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棒!少年》:用棒球迎击现实困境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光明观影团 > 正文

《棒!少年》:用棒球迎击现实困境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12-29 14:1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孙鹏

  2020年几近尾声,回顾本年度的电影市场,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全球电影市场七损八伤、一落千丈,中国电影也未能独善其身;得益于我国对疫情的有力管控,下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表现让观众看到亮眼的一面,其中有两部纪录片颇受瞩目和好评——《掬水月在手》和《棒!少年》。前者是一位诗词大师飘零坎坷又隽永淡然的个人传记,后者是一群棒球少年躁动不安又彷徨无助的热血青春。一个阳春白雪、仰望星空,一个热血激昂、脚踩大地。从豆瓣评分来看,《棒!少年》更胜一筹,观众喜欢《掬水月在手》的历史厚度、文化温度和生命高度,更喜欢《棒!少年》刺破现实的关怀力度。

《棒!少年》:用棒球迎击现实困境

  少年:双虎生威

  《棒!少年》中的少年有30多个,他们是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困境少年,一群在田地里野蛮生长的男孩,是孙岭峰口中如果没有棒球就会变成流氓的半大小子。一部院线纪录电影不可能把所有孩子都作为主角,导演许慧晶选了性格反差巨大的小双和马虎。

  来自河北涞源山区的梁正双“蔫得像猫一样”,细腻敏感,有着和年龄不相衬的沉稳和内敛,人们喜欢称呼他为“小双”。比小双大一岁的马虎来自宁夏西吉县干旱的黄土高原,与猫一样的小双相比,马虎对得起自己的名字,性格虎得很。他像焦躁、易怒的虓虎,桀骜不驯、好勇斗狠。棒球赛中最重要也最激烈的环节是击球手与投手之间的较量,小双是一名投手,马虎则是一名击球手。投手是防守方决定胜负的灵魂人物,击球手是进攻方拿分获胜的核心。小双和马虎,一个善于掌控,一个长于爆发,性格、角色和身体条件的冲突与互补构成了纪录片的主要动力。

  小双和马虎所属的球队名叫“强棒天使”,突出的是进攻方的锐势,片中强调的也是马虎的野性,甚至“师爷”张锦新也偏爱马虎“打架就没怕过”的骁勇。从观赏角度来说,外向性格的被拍摄对象更能激发矛盾,带动节奏。但笔者能理解小双令人心疼的懂事,他想为家庭讨回公道,为了亲人放弃棒球,长大以后想寻找被人收养的双胞胎哥哥。然而,懂事的小双背负了太多包袱,这是他需要努力克服的障碍。小双和马虎是少年性格的两端,而成长意味着向中间和对方靠拢。

《棒!少年》:用棒球迎击现实困境

  成长:咬牙坚持

  说到成长,导演用英文名做了另一番诠释。《棒!少年》的中文名有些“中二”气质,也许是为了和《摔跤吧!爸爸》《翻滚吧!阿信》《奔跑吧!兄弟》等大热的作品名形成互文,容易让观众形成与运动相关的思维反射。然而,这部纪录电影的英文名比中文名更接地气,更符合作品的主题表达——Tough Out。Tough Out有逆境中坚持、忍受苦难和不愉快等意涵。

  对这样一群底层少年而言,除了咬牙坚持并学会享受棒球运动带来的快乐,似乎也别无他选。离开球队意味着无食、无衣、无家,无未来和希望,只有坚持下来的才可能成为职业运动员、教练员,进大学念书。对于他们而言,强棒天使项目是最好的,可能也是唯一能改变命运的选择。

  整部电影围绕困境和坚守展开。爱心棒球基地的创业人孙岭峰融资用光、场地被拆、惨淡经营的坚持,“师爷”张锦新确守初心、老当益壮、燃烧余热的坚持,男孩们逆风挥棒、叫板命运、挣脱循环的坚持。导演特意使用了体育类故事片的结构:生于困境—遭受挫折—变故触动—忘我训练—赛场争雄—收获成果。球队去美国打比赛之前,事件似乎一直按照“剧本”的设定走,甚至孩子们还在洋基队的主场看了比赛,也像普通孩子一样在海边奔跑嬉戏,享受着没有烦恼的时刻。。

  “强棒”因为实力的绝对差距,输得一塌糊涂。小双哭着说,“机会只有一次!你知道这次机会有多难得吗!咱们对得起关心我们的人吗?”。小双害怕关心、支持他们的人坚持不下去了,害怕自己连坚持的选择都没有了。于是,他自己先放弃坚持。

  这也是导演的困惑,肾上腺素的快感被拦腰斩断之后,纪录片该如何结束。对体育精神和逆境成长的呈现在遭遇现实的打击之后还能否废墟重建。

  彼岸:废墟之光

  《棒!少年》的主打海报有两款,一款是公映时使用的,一款是宣发时使用的。公映海报上,跑垒员在红土球场上滑垒,形成了《棒!少年》的大叹号,而宣发海报则凸显了灰色的钢筋水泥丛林的一个棒球场地。如果说第一款海报与电影前半段的激情和高歌相符,那么后一款海报则映衬着电影中的无奈和创痛。

《棒!少年》:用棒球迎击现实困境

  院线纪录片一方面要让观众体验到观影愉悦,另一方面又不能放弃纪录片应有的现实观照。在面对孩子们的入学问题、场地拆迁问题、俱乐部发展模式问题以及地方民政问题时,导演浅尝辄止。这种犹豫和尴尬造成影片的时间线不流畅,结构缺乏同一性和整体性。

  对于小双和马虎们而言,球场之外的世界没有颜色,是光芒无法照进的现实。好在还有球场,球队在中山棒球小镇集训时,每次训练结束,全体队员都要向球场鞠躬致谢。棒球场是照亮他们人生的高光,是现实废墟中的彼岸。

  不久前,马虎和小双亮相央视新闻《相对论》。我们欣喜地看到,马虎从顽劣走向成熟,电影中不爱说话、试图放弃的小双也变成队友口中的“皮不拉唧”,而一群来自大凉山彝族的强棒少女队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未来,希望中国的贫困儿童都有突破阶层的通道,一如痛痒乐队为“强棒”拟的主题曲所言,可以“相约未来齐聚梦想天堂”。

  (作者系上海戏剧学院博士后,鲁东大学讲师)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话剧《西迁》:以人物弧光映照恢宏历史

  • 陈林侠:古装剧如何走出“爽文”怪圈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