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悲惨世界》:现实导向与秩序建立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重温经典 > 正文

《悲惨世界》:现实导向与秩序建立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05-12 16:2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李雪蓓

  19世纪,雨果曾在《悲惨世界》里写“本世纪的三大难题——使男人潦倒的贫穷,使妇女堕落的饥饿,使儿童孱弱的黑暗”。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导演拉吉·利在前人写下著作的巴黎93省,拍出了电影《悲惨世界》。该片是拉吉·利自编自导的长片处女作,先后获2019年度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奖和2020年初法国凯撒电影奖最佳影片。影片讲述了发生在导演成长地巴黎93省圣德尼的暴力执法事件,藉此展示生活在此街区的黑人族群和警察间的复杂关系。

  影片以欢庆法国赢得世界杯冠军的群众游行开场,象征“自由、平等和博爱”的蓝白红国旗飘扬,凯旋门前各色族裔人群相拥呐喊,此时出现的片名却是“悲惨世界”。手持摄影的在场感从一开始便单刀直入,记录了巴黎的狂欢,也逼近着车内警察三人组的微妙关系;快速变焦镜头对众多人物状态的关注和放大,有助于迅速勾勒人际关系,进而展示整个街区的日常生态;随后无人机视点出现,并被赋予了无人机操作者的主体意识,为后续矛盾的展开建立了合理的空间。至此,影片前十分钟便极为高效地呈现了全片所有的亮点元素,这些在初始短片(2017年导演的同名短片《悲惨世界》也曾入围第二年的凯撒奖)中都已具备,而长片在保留了短片优点的基础上,重新对一众元素进行了更为高级和精致的编排。

  记录性摄影的在场实感

  本片的剧情编排具有好莱坞类型化创作的倾向,无论是冲突的层层递进,如从“找狮子”到“找存储卡”的矛盾升级,还是功能性人物的设置,如警察三人组过于工整的族裔搭配,手持摄影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剧情走向的设计感,从一个面部近景迅速甩到另一个面部近景的快速变焦镜头,也使信息的获取充满不确定性。观众与摄影机同步找寻和获取街区的信息,并需要做出即时反应,无疑加剧了紧张感。

  无人机视点为观众提供了上帝视角的宏观叙事,伪纪录片式的航拍也制造出足够的真实感。有别于许多电影中航拍的风光展示功能,本片中的无人机视点与操作无人机的男孩巴滋的视点是同构的,无人机偶然介入事件现场,参与叙事并使矛盾升级,男孩巴滋的视点随事件进程不断变化,从事件现场无人机的全知视角,到片尾孩子们聚众反击时猫眼的偷窥视角,巴滋作为事件的见证者,为观众巧妙制造出间离效果。视角的收紧伴随着观看者心态的逐渐失落,观众与摄影机一同见证冲突的激化,哪怕纪录性摄影已提供最大程度的在场实感,我们却仍因置身事外而感到无能为力,充满虚无和困顿感。

  街区日常下的情绪累积

  影片用前半个小时向观众展示了巴黎93省街区的日常,虽与剧情无直接因果关系,却为我们揭示了此地恶劣的生存环境,也让观众理解影片后段黑人警察所言,“不全副武装就得不到尊重”。

  以生存环境做背景铺垫,此后争夺“狮子”和“存储卡”时多方势力的较量便有迹可循。宗教、帮派与法治共存于此,它们有赖彼此间的合作与制衡保持效力。当另一股新生力量出现,无论是小如偷狮子的玩乐,还是大如集结年轻人的行动,都必然打破街区原有的平衡。受到挑战的权威与新力量之间的对峙,关乎的不仅是种族歧视、公正执法这类非黑即白的问题,更解构了团体势力、舆论导向等复杂议题。

  全片最后一场戏依然在看似平静的街区日常开场,以孩子们的戏水打闹掩盖表象之下的暗流汹涌,警察甚至故作亲昵地与孩子们“叙旧”。随后,车内逼仄环境的近景与车外一呼百应势力的频繁跳接不断积蓄紧张感,直到追随几个捣蛋的孩子进入大楼,警察们仍未意识到这是一场有组织、有蓄谋的反击。楼道激战引爆了全片累积已久的矛盾,狭窄的空间和视线盲区强化了困境,伊萨与警察的对峙终于将双方推向对立的极端,影片至此戛然而止。

  关于冲突与秩序,混乱与文明的分界,《悲惨世界》中提出的问题或许从未得到解答。一百多年过去了,人类文明仍未告别贫穷和饥饿,种族歧视和暴力事件亦时有发生。本片直面了这些复杂议题,虽至影片结尾仍未给出答案,但记录和思考已然珍贵。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研究生)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