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春秋二胥》的启示与思考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国家艺术基金 > 正文

《春秋二胥》的启示与思考

来源:新民晚报2019-12-09 11:1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唐燕能

  近期,上海京剧院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艰苦打磨,继《曹操与杨修》《廉吏于成龙》《成败萧何》,又打造了一出有浓郁海派京剧特色的新编历史剧《春秋二胥》,在逸夫舞台与观众见面了。这是上海文艺界值得庆贺的喜事!

  该剧是写伍子胥为报楚国暴君楚平王杀害其父——谏臣伍奢全族三百余口之仇,历尽艰险,19年后,终于从吴国借兵杀到楚国郢城之下,平王闻讯惊吓猝亡,楚国上下一片恐惶。楚国新君楚昭王从死牢中赦出曾为伍奢鸣冤的申包胥,指望他能劝退伍子胥的虎狼之师。楚昭王此时得知当年先王父纳子妻、残杀忠良的无道行为,深感愧疚,毅然为伍奢平反,昭雪沉冤,并颁诏谢罪,并以后辈之礼祭伍奢。楚昭王的举动感动了申包胥,他仗着与子胥金兰之交,只身去吴营劝子胥退兵。子胥进城亲见昭王,提出交出平王棺椁,让他鞭尸解恨,才肯了断吴楚宿怨。倘若不依,兵戎相见,破漳水之堤淹城。申包胥闻言,大惊,力阻子胥勿挟一己之仇祸害楚国百姓。于是两人的矛盾就此展开,最终割袖断义,不欢而散。

  笔者以为,《春秋二胥》的意义具有普世价值,剧中通过申包胥突出一个“仁”字,也就是讲人道。报仇有个“度”,超越过度,物极必反,必然造成更大的伤害。

  戏中扮演申包胥的老生演员傅希如、扮演伍子胥的花脸演员董洪松,在台上都有上佳表演,他们的新腔唱得既有新意,又不失传统的范儿,高低自如,且充满激情,博得观众的阵阵喝采。扮演昭王的杨楠、扮演阖闾的吴晌军与扮演孟嬴的高红梅,对各自扮演的人物性格都拿捏得很有分寸。尤其是昭王的先恭后威,孟嬴对伍子胥从理解、同情到最后行刺子胥,并以身殉国;阖闾的阴诈、狠毒的狼子野心,都刻画得十分到位。

  凡新编剧目,不管是历史剧还是现代戏,都必须根据剧作家的创作意图、剧情与人物的性格特点,从人物脸谱造型、服装、舞美及唱腔设计、到舞台调度、演员动作包括武打动作及现代化电子灯光的运用,大型乐队总谱的编写与配器,都必须白手起家,一切都得从头做起,借用传统程式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继承、创新与发展。《春秋二胥》能达到如此演出的可喜效果,实属不易,倘能继续加工,相信它能成为当今海派京剧的精品剧目之一。

  为了使《春秋二胥》,更臻完美,笔者以为在大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倘再两次略作小改,将使剧情更显合理,并可消除观众观看剧情所产生的疑问:

  一是伍子胥提出只要新君交出平王棺椁,让他鞭尸解恨,即可了断吴楚宿怨,撤兵返吴。但昭王听了,宁可亡国,坚决不从,其理由是“死者为大”。我以为这句台词分量太轻,缺乏说服力,远远不够。新君不交暴君的棺椁,致使伍子胥退兵不能,一旦破城,将致楚国上下生灵涂炭;以一己之私,置百姓生死于不顾,那就显得没有道理了。所以,这里要写出一句令观众震撼的台词,反衬伍子胥显得理屈词穷。

  二是水淹郢城的计谋非改不可。郢城难攻,并非不能攻破,事实上也确实被攻破。决堤淹城的情节设计,无非想说明伍子胥为报一己私仇,竟不惜牺牲家乡父老的凶残。若改用强攻破城,同样说明伍子胥的残忍无道。这样在没有水患的场景下,后面两场戏的演出就不会遭致观众的疑问与诘难了。

  这两处虽是小改、属于微调,却关系到整出戏剧情的合理性。(唐燕能)

[ 责编:产娟娟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漫美学再塑:看三维浪潮下的二维困境与突围

  • 从《聊斋:兰若寺》谈谈拼盘电影如何超越简单拼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上合组织必须坚持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开放包容、公平正义、务实高效五项原则,这是对“上海精神”的治理化表达,是将价值共识转化为可操作准则的关键一步。
2025-09-03 15:23
二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的堵点,引领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2025-08-15 15:58
面对“内卷”困局,平台经济已经走到了必须转型的十字路口,而转型的主题词应该是“创新”和“价值”,它们是平台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自救之路,更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2025-08-05 14:49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