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作者:李勤余
导演罗兰·艾莫里奇说得一点也没错,拍摄一部战争大片实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战争片既不存在续集一说,也没有多少“戏说”的空间。能获得满堂彩也就罢了,如果效果还无法让观众满意,那可就真让投资方欲哭无泪了。
电影《决战中途岛》剧照
因此,《决战中途岛》的上映不只是一部美国大片的常规引进,而是老派电影在新时代的一次重新上路。尽管,它未必能受到所有人的欢迎。
说《决战中途岛》老派,当然是有道理的。电影讲述的是真实的历史事件,通篇采用平铺直叙式的白描手法,没有炫技和花招。以上述方式拍摄的电影,将要承担不小的风险。
对于电影的不满,主要来自于两种声音:有观点认为电影的枝蔓过多,尤其是前一小时的铺垫过于冗长,讲述了太多与中途岛之战关系并不密切的事件。出场人物众多、角色关系复杂也被人广为诟病,观众还没认清人,镜头就已经转向下一处场景——冗长的前半程在影迷群体里并不讨巧,只会让人反感。另外一种批评源自电影的拍摄方式——一招一式都很中规中矩,像是对历史事件的纪录片式再现。往好处说是四平八稳,实际上是导演缺乏创新、影片缺乏内涵的表现。
这两种观点说得都有道理,但也都没有摸准本片拍摄的门道。导演罗兰·艾莫里奇并非对当下电影拍摄规律一窍不通,而是要反其道而行之,在这个老派电影早已失宠的年代,认认真真拍一部主旋律电影。
所以,该片板起了面孔,将中途岛之战的前因后果老老实实地交代清楚,一点也没有偷懒。导演有意展现了美国海军在当时的不利局面,玩出一手先抑后扬的妙招——毕竟,前半段让观众看得越是郁闷,后半段的大决战就越是让人振奋。这样一来,好莱坞主旋律的“教育意义”就在不言中了。
正因如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导演为什么要在本片中安排众多真实历史人物出场。从王牌飞行员到情报收集者再到战略指挥家,本片群像戏的意味是很明显的——中途岛之战,这场堪称二战关键转折点的大捷,靠的不是某一位或几位孤胆英雄的超凡能力,而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团结和协作。
《决战中途岛》中的日本军官
另一方面,本片对日本军官的刻画也让人印象深刻。无论是山本五十六、山口多闻还是南云忠一,都没有被表现为面目狰狞、凶残无比的野兽,反而被刻画成理性、让人感到敬畏的冷面军人。而山口多闻在战败后与战舰共存亡的决定,也为他增添了几分悲壮的色彩。
这样处理并非是本片的历史观出现偏差,导演的处理正衬托了主角的伟岸——对手越是强大,越能显示胜利的来之不易。能够正视敌人、拥有欣赏对手的雅量,自身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或许,这正是本片给中国主旋律电影留下的最深刻启示。《战狼2》《红海行动》等一系列影片虽已获得观众高度肯定,但作品中的反派还是脱不开脸谱化、模式化的表现形式。能否塑造出一个可敬的对手,对创作者来说,同样是一大考验。
《决战中途岛》的最大亮点,无疑是片尾的战机俯冲轰炸桥段。导演通过对诸多细节的真实还原,营造出绝佳的视觉效果。本片既没有夸大美国飞行员的操作技术,也没有贬低日本海军的作战能力,这就使《决战中途岛》不至于沦为另类的“抗日神剧”。即使是本片主角光环最强烈的迪克·贝斯特的“临门一炸”,也要归功于队友的前赴后继。和好莱坞一水的超级英雄电影相比,本片还真是另类得可以。
本片票房成绩平平,似乎也预示着老派电影只剩下“回光返照”,很难再拾昔日辉煌。擅长营造大场面的罗兰·艾莫里奇,如果还不能在未来想出一些新点子,怕是迟早会被唯利是图的投资方抛弃。
只是到时候,愿意扎扎实实地拍一部历史战争电影的导演,恐怕又会少了一位。我们又将在电影里一边吃着爆米花,一边看着超级英雄们飞来飞去,不知道,这到底是喜是悲?(李勤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