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送你过江》的创作意义极为深远
罗怀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艺术总监、一级编剧):
淮剧《送你过江》的创作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创作意义极为深远,引人期待。作为一部现代淮剧,该戏的前三场都很不错,非常新颖,但到第四场却又回到了传统戏的格局中。
女主角江常秀和解放军郭逸夫有感情基础,二人属于自由恋爱,所以他们应该有冲破世俗的藩篱,走向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勇气,但是,目前的剧情设计过于简单、一笔带过,非常可惜。司令员这一人物设计颇为巧妙。以女主人公直率的性格,她就应该去找司令员,使其直面婚姻自主与婚姻包办带来的思想矛盾,如果女主角做不到这一点,该剧就仅仅停留在外在行为的“过江”,内在的思想观念并没有“过江”。现代戏的审美追求要符合当下青年观众的审美需求,希望在后续的修改中,这部剧可以完成创作观念的转型。
艺术整体可圈可点,人物形象还须打磨
刘玉琴(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高级编辑):
《送你过江》在艺术上可圈可点,从文本到二度创作相得益彰,呈现出质朴、大气、清新的艺术特质。这部作品以男女主角情感取舍、命运起伏为主线,以情感写信仰,从而完成了对英雄主义的书写。剧中呈现的一波三折是在情感的纠缠和流淌中自然生发、逐步升华的,最终向我们呈现了渡江英雄的精神境界。但仍有几点不足:
一、郭逸夫的戏剧动作还缺少行动性,后续处理中可以增加其情感取舍的张力;二、江老伯的形象亲和力不够,可以在保留其个性的基础上,为他的固执和私心增添一些人情味;三、开场处郭逸夫和王科长的对话需要做调整,王科长的台词应当更加符合其人物身份定位;四、郭逸夫、江更富以及江常秀的心理动作表达得不够明晰,应搞清三人戏剧动作的先后关系,让表达更准确、更有层次;最后,在表现过江的寓意上,可以在思想、人文等方面进行更深入地挖掘,使作品更具文学和艺术的气派。
提升主题立意,撑起淮剧高地
黎继德(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社原主编、编审):
淮剧一直是国内现代戏中的创作高地。《送你过江》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的滚动资助,体现了这部作品的艺术水准。但是还有一些可以提高的地方:第一,在主题立意方面,需要明确过的什么“江”,不应该仅仅将其处理为渡江的故事,还要上升到“观念的江”“情感的江”“心理的江”;第二,该剧名为《送你过江》,因此,要进一步明确“送”这一动作。我认为,这个动作应明确的体现在女主角身上,通过江常秀送郭逸夫的过程,促进郭逸夫的改变,让人物关系变得更丰富一些。另外,在情节设置上,可以增加司令员或者其他人物的思想变化,让这些人的思想回归到我们提倡的观念和情感中。此外,郭逸夫这个角色一定要完成舍弃“小我”,走向“大我”的转变,实现人物思想的升华。
实现凄美向壮美的转化
单跃进(上海京剧院原院长、一级编剧):
淮剧《送你过江》的主题宏达、思想深刻,但在剧本的处理上没有完成从艺术的凄美向历史的壮美的转化,缺少了一些感动;其次,剧本在人物行动线、主动性,情节的关键点上交代的还不够清楚,比如从演唱的量上看,主要人物是江常秀,但从叙事的推动力来看,主要人物却不是她;第三,在舞台美术方面,舞台上的芦苇形象应该遵照历史原型,渡江战役发生在春天,芦苇应当是蓬勃的样子,而不是现在一片苍茫的景象;最后,是服装设计的问题,渐变色的服装设计显得不够庄重,也不符合该戏质朴的视觉语言定位。希望该剧在后续的排演中继续打磨,有更大的提升。
重新定位人物身份,塑造丰满人物形象
冉常建(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教授):
淮剧《送你过江》在弘扬革命理想信念的同时,不忘注入普通人的情感与思想,拓宽了该类题材戏剧作品切入生活的视角,增添了人物形象的新意。尤其是在男主角郭逸夫的塑造方面,使革命英雄人物更加丰满、生动,有血有肉。
但是,在塑造女主角江常秀这一角色时却回到了传统套路之中,需要再做剧作上的加强。另外,剧中江老大是阻碍江常秀和郭逸夫实现婚姻自由的重要阻力,因此,剧中应该点出这一点,即并非是郭逸夫和江常秀放弃了自由婚姻的理想,而是江老大的封建思想有所改变。所以,我建议江常秀和江老大这两个人物应重新定位,要有更深刻的表现和描写。
丰满人物形象,深挖故事内涵
王俭(原空政文工团编导室主任、一级编剧):
淮剧《送你过江》切口小、内涵深,起点低、立意高。我认为该剧在现有基础上可以走得更远一些,下面说说我的想法和建议。
首先,可以增强精神过江的艰巨性,可以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完成,突出主人公人性深处柔软的一面,允许其表现出在巨大压力下的妥协和退缩,但不能仅停留在这一点,要继续深挖,表现出人物在升华前后的变化;其次,要突出郭教员的思想引领作用。江更富的主动退出使江常秀获得解脱,而郭教员又回到了战斗岗位,对于这一情节的处理,没有体现出郭教员的作用,也削弱了故事的内涵。
增强戏剧节奏,优化音乐搭配
谢振强(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主任、教授):
淮剧《送你过江》的唱腔和音乐有机地形成一个体系,戏剧结构的音乐化程度也较高,一些段落的戏曲、乐队和编曲的结合也比较协调。
但有些细节稍显不足,主要是戏剧节奏的问题。首先,在以战争为背景的现代戏中,《送你过江》的整体节奏偏向平淡,缺乏对比力度;其次,在乐队组成上,该剧的声部比较多,既有西洋音乐的弦乐,又有民族音乐的弦乐,在主奏乐队中还有穿透力比较强的弦乐,三组弦乐的叠加容易造成杂乱不和,我建议只选一组弦乐;然后,作为民族管乐的管乐,其厚度还不够,应当加强;最后,乐队声部众多,但缺乏引领,音乐高潮部分难统一,建议乐队编制再进行一些优化。
适当调整感情戏,处理唱词要谨慎
龚孝雄(上海淮剧团团长、一级编剧):
淮剧《送你过江》的题材视角比较特别,既描写了渡江战役,也书写了军民关系,还表现了爱情故事,把这些内容放到一起,比较新颖。另外,人物的塑造比较可信,对淮剧的表现也很到位。
但是在两个地方还是欠缺了一些:一是在爱情戏的处理上过于柔和细腻,不太符合当时的背景;二是在洞房段落中,小叔子对嫂子的唱词要修改一下,我认为江更富对江常秀的情感应该更像弟弟对姐姐的情感,而不是像对待母亲一般的感情,这部分的唱词从传统审美角度让人难以接受,我建议在后续的调整中对该段唱词做些修改。
整体把握现场表现,突出演员感受性表演
陈明矿(江苏省淮剧团团长、一级演员):
淮剧擅长表现悲剧。《送你过江》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造成了故事的悲剧基调,但是,该剧没有局限于表现悲,最终以主人公的勇敢抗争,提升了该剧的精神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悲剧基调下,如何把握剧目的整体表现。比如结尾处郭逸夫的一段表演,需要结合实际演出中的各方因素,如音乐伴奏、灯光塑造等等,现场营造的氛围会让所有问题迎刃而解。另外,在表演方面,演员应尽量避免淮剧轻喜剧的传统表演模式,减少动作的辅助表现,突出感受性表演。
幕后再做提高,表演也需努力
蓝玲(杭州蓝玲艺术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一级舞美设计):
淮剧《送你过江》以人物表现时代,有比较高的立意,通过渡江战役中的一段感人的故事,演绎了一出英雄史诗。我提一些建议,希望这部剧目有进一步的提升。
第一,感情戏的篇幅过大,削弱了对送你过江的原因、过程、结果等重点内容的表现;第二,识字本作为贯穿全剧的重要道具,应该再放大一些,突出道具对人的作用;第三,在舞台调度方面,群众演员的舞蹈处理采用了戏曲舞台的表演风格,如何让传统戏曲风格的表演同现代戏的形式更好地结合,这方面还需要再进一步探讨;第四,该剧的舞台美术干净大气,但对芦苇场景的表现还不够到位,缺少了战争氛围的表现;第五,在服装设计上,剧中人物的服装颜色明度偏高,缺少历史的厚重感和战争的沧桑感,渐变色的处理也显得轻佻,还需继续斟酌打磨。
舞台美学语言戏曲化
蔡体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送你过江》是一部以渡江战役为背景的现代戏,因此,在舞台表现和思想观念的表达上都融入了一些现代元素,这是该剧不同于传统古装戏的地方。
目前,大多戏剧都存在过分包装的问题,然而过分包装不符合戏曲舞台的美学语言定位。我建议《送你过江》在舞台呈现上可以更加“戏曲化”,多借鉴戏曲艺术的写意语言。
(光明网记者张义文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