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博士 汤雪灏
哪吒,是梵文Nalakuvara(哪吒俱伐罗)的音译,起初哪吒神作为一个神灵的形象跟随佛教传入中国,但随着佛教众神在中国的“本土化”,如观音菩萨有了“鱼篮观音”的化身、文殊菩萨选择九华山作为道场等,哪吒逐渐变为中国的“本土神仙”。及至宋代,《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的哪吒形象,已经初具模样。《搜神大全》中的哪吒,本为“玉皇驾下大罗仙”,因“世间多魔王”,玉皇才令其“托胎于托塔天王李靖妻子之腹”行惩恶扬善之责。此时,哪吒“浴东海”“杀龙子”“射石矶”“剔骨肉”的故事雏形已经出现。哪吒形象的成型,归结于明代小说《封神演义》对其进一步丰富,《封神演义》的第十二回至第十四回,用很大的篇幅扩写了哪吒的身世、经历等内容。至《西游记》成书,哪吒的形象进一步丰满,如添写了哪吒在修成正果之后与孙悟空对战、帮助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的哪吒形象
自电影流入中国,哪吒的形象不再拘泥于文字与绘本,开始走上银幕,但是,关于哪吒身世经历的描述变化不大,均为“天神”受命脱胎于李靖妻子之腹,后“闹东海”“析骨肉”与“道成藕身”。但在诸多影视作品中,哪吒的“前世”和“师从”都有不同的解释,多数影视作品都选择灵珠子转世与师从太乙真人作为主要前提设定,但也有部分影视作品“另辟蹊径”,将其前世设为“魔珠”,并加入《三教搜神大全》《封神演义》与《西游记》中未曾出现的情节,如“大战红孩儿”“劈天救母”等。更有甚者,还将“自刎陈塘关”“拆骨析肉”的经典剧情进行改写。
动画电影《哪吒闹海》中的哪吒形象
上世纪70年代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动画电影《哪吒闹海》(严定宪等,1979)横空出世。在拍摄整部影片的高潮——¬¬哪吒自刎一幕时,导演吸收了“十七年电影”的经典镜头语言,以交叉蒙太奇、镜头角度渲染烘托气氛,让哪吒在仰拍视角下展现出一种“高大全”的气魄。电影中哪吒自刎的情节不仅仅是为父亲解围,也是为陈塘关解围,即哪吒作为李靖之子,在“大义”面前,不仅要保全父亲的形象,更要保全陈塘关全镇百姓。与原著不同的是,哪吒在“自杀”前并不知道自己死后可以保全魂魄,这种“崇高式”的死亡,使得哪吒成为那个时代中重要的文化精神注脚。影片中,太乙真人为哪吒“再塑藕身”,并配得“红缨枪”“风火轮”与“三头六臂”。与原著中哪吒将父亲李靖视为仇人不同,电影《哪吒闹海》的矛盾在哪吒与东海龙王之间展开,最终,哪吒降服了为患一方的龙王,让陈塘关得以风调雨顺。哪吒虽始终无法跳脱宗法观念的束缚,却另辟蹊径地“逃离”身体的约束,寻找到一条代表人民同皇权、神权斗争的路径。此后,大型系列动画片《哪吒传奇》(2003,张藜)的开播,更是在无数观众心目中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权的“少年英雄小哪吒”的形象。
大型系列动画片《哪吒传奇》中的哪吒形象
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再度复苏,产生了一批如《大圣归来》(2015,田晓鹏)、《大鱼海棠》(2016,梁旋、张春)、《白蛇:缘起》(黄家康,赵霁,2019)等“叫好”又“叫座”的作品。这些国产动画电影借鉴中国传统文学名著的故事桥段,并积极吸收当下文化语境中阐发的新意味,为国产动画探索出了一条可借鉴学习的路径。《哪吒之魔童降世》(饺子,2019)便是在这样一种“国漫复苏”的电影文化语境中走出来的一部动画电影。作为80后新人导演,杨宇(艺名饺子)在这部影片中融入了许多当下年轻人心目中经典的影视元素,如影片中“脚踩灭火”与“一人顶天地”,可以看出是对《大话西游》(刘镇伟,1995)经典桥段的模仿与戏谑,而众人被冻成冰块的剧情,则能在《哪吒闹海》中寻得踪迹。作为观赏“日漫”“美漫”成长起来的“80、90”世代,杨宇的作品中都透露着些许经典漫画的影子。敖丙的形象塑造明显可以看出是对《千与千寻》中“小白龙”的形象与功能的借鉴,与原著及诸多前作中将敖丙塑造为“恶龙”不同的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将其设置为哪吒的“双生”,并在某种程度上还出现了“耽美”倾向。其次,在人物美术形象的塑造上,《哪吒之魔童降世》摒弃了自《大闹天宫》(万籁鸣、唐澄,1964)以来中国动画片所追求的“装饰性”与“水墨意境”,而是学习《玩具总动员》式的皮克斯三维立体动画。再次,在身体表现上,过去哪吒的身体成长是通过“再塑藕身”而形成,《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却能“自如”地掌控自己身体的“大”与“小”;不仅如此,影片中的“哪吒之死”被改写为受天雷,同样是“慷慨赴死”,与“拆骨析肉”式的自刎相比,却少了许多“悲愤”之情。从“自杀”到“他杀”的转变,实际上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影片营销词是错位的,“甘受天雷”本身就是一种宿命论极强的语调。作为“封神榜宇宙”的开端之作,《哪吒之魔童降世》身上所肩负的不仅仅是一部动画电影这么简单,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系列续作的“命运”,在将“哪吒”转译至当下文化语境的进程中,主创们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文化元素的干扰,选择“杂糅”的方式看似给影片带来更多的文化内涵与解读空间,但实则有可能丢失经典人物最重要的精神内核。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形象
哪吒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代表“反抗”与“正义”的形象,千百年来广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脱胎于多种文学底本中的哪吒,虽然其形象与孙悟空相比不甚明朗,但这种“多语义”同时也为其带来多重角度解读的可能,“儒”“释”“道”三种思想在哪吒看似“弱小”的身体中交绕,并在不同文本中阐发出不同的意味。对哪吒形象的影视开发与解读,不仅要做到“常述常新”,还要从深层次的文化意味中对哪吒的形象进行把握。(汤雪灏)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