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送我上青云》:由死观生,飞上青云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光明观影团 > 正文

《送我上青云》:由死观生,飞上青云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8-27 11:2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郑睿

  《红楼梦》第七十回中,时值暮春之际,大观园众姝以“柳絮”为题,抓阄填令,所作之词,皆有悲戚之意。唯独薛宝钗,偏要不落俗套,高度称赞柳絮,甚至还以柳絮自比,“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后人皆将此视为薛宝钗野心勃勃的表现,但导演滕丛丛并不这么认为,她对薛宝钗极其欣赏,称此举乃是“看透生活的本质依然可以热爱生活的豁达”。并借用这句词,作为她电影处女作的片名,《送我上青云》。

《送我上青云》:由死观生,飞上青云

《送我上青云》海报  

  “姚晨主演”“女性视角”是电影《送我上青云》在宣传过程中反复出现的标签。诚然,影片确实较为细腻地描摹了女性的情感,但从深层次而言,与其说本片是部“女性主义”电影,不如说是一部“公路电影”。全片近两个小时,用极具风格化的镜头语言,流淌着无限诗意的画面、布景、灯光,纪录了盛男的“生灵之旅”。

  影片多次出现这样的场景:辽阔的瓮安江界河江面被如梦如幻的雾气笼罩着,四周万籁俱静,水面上漂浮着一具棺材。棺材这一意象,隐喻着女主角盛男即将来临的“死亡”,卵巢癌始终像是悬挂在她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敦促着她求生,也敦促着她求爱以及求解生死奥义。

《送我上青云》:由死观生,飞上青云

《送我上青云》剧照 

  首先,盛男开启这段旅途的最初诉求是为了“求生”。盛男是名记者,在传统媒体式微的当下,她既没有获得多少社会认同,也没积攒多少财富。即便不得志,她对待这份工作仍极其认真,风餐露宿、半夜赶稿、被疯子袭击也不曾放弃。

  突如其来的癌症却把这位理想主义者打回原形,她就此陷入了矛盾之中:由于卵巢癌急需手术费30万,为了“求生”,经搭档四毛介绍,接受一份并不喜欢的差事——给暴发户李平之父著书立传。也就是说,如果选择肉体的“生”,她将不得不背叛所坚守的“生”之原则、信条与尊严,向暴发户李平为代表的金钱势力低头。最终,在李平自诩为她的“衣食父母”,并践踏盛男的尊严时,盛男不惜放弃“生”之机会也要奋起反击。沉重的肉身与自由的灵魂背后,是盛男无法弥合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送我上青云》:由死观生,飞上青云

《送我上青云》剧照

  其次,在这趟“生灵之旅”中还有“求爱”的主题。盛男一旦接受卵巢癌手术,将再也无法体验性爱,所以她希望在有限时间内找到一个喜欢的人,并和他一起体验性爱的美妙。刘光明,像是能够让盛男可以获得一份浪漫爱情而出现的完美人选。影片前半段,用大量笔墨将刘光明塑造为一个文艺、多情的“理想情人”形象。两人相识于江边,志趣相投、三观相近,再次相约在图书馆后,情到浓处,二人更是敞开心扉,肆无忌惮地探讨理想、时间、生死、灵魂等形而上的话题,这也是他们之间最接近爱情的高光时刻。可刘光明并不是盛男的拯救者,在得知盛男患癌真相后,刘光明的爱意转瞬即逝,并且落荒而逃。更为荒谬且幻灭的是,两人接下来还有尴尬的重逢,盛男发现她以为的“理想情人”,只不过是土豪李平的宠物女婿,毫无尊严可言,唯一的用途只是当众背圆周率。“理想情人”与尴尬现实形成鲜明的对照。当盛男退而求其次,放弃了寻求真爱的幻想,只求体验一次单纯的性爱时,她可悲地发现,四毛也好、“性感裸男”也好,她始终无法从中获得一次完整的性爱体验。

  导演在这里也强调,在她看来,实际生活当中遇到爱情的几率是很小,所以在拍摄过程,是在有意祛除影片中“粉红色泡泡的爱情”,其目的是直面都市女性孤独状态的现实处境。只有在这种设定下,盛男才能真正发现爱并非必须来自另外一个人。

《送我上青云》:由死观生,飞上青云

《送我上青云》剧照

  影片最后,生欲让她矛盾,爱欲也无法获得出路。盛男却在“求生”“求爱”均不得的情况下,意外地“求解了生死奥义”,获得了真正地解脱,从而“上青云”。在没有拯救者、没有主角光环、无所依附的残酷现实下,深山修道的李老,成为女主角悟道觉醒的重要人物。盛男此次旅途因为李老著书而起,也以李老的葬礼而终。

  李老已是古稀之年,辟谷于深山中,他与盛男一样,同为将死之人,不同的是,他是“寿终正寝”,而盛男是“飞来横祸”。他在盛男的“生灵之旅”中,充当了灵魂导师的角色,化解了盛男与母亲、与原生家庭的心结,还解答了她许多关于死亡的困惑。在他生命将尽之时,给盛男留言“爱欲是人的生死之门,我从哪来,还从哪去”。“爱欲”是盛男在旅程中非常重要的题眼,也是她觉醒并参透生死奥义的关键点。这种死亡观,与道家的“生死齐一”“重生轻死”观点有类似之处,死亡并不是终结,应该将生死融入天地万物生灭变化之中,赋予死亡一种超越的意味。

  盛男不再纠结于“求生”,也不再执着于“求爱”,她对带铁锅的疯子说了“我爱你”;学着李老大笑三声“哈——哈——哈”,这也是她与自我、与世界的和解,做到了“看透生活的本质,依然热爱生活”。故事最后的盛男,由死观生,心无挂碍,便无惧生死,也正是在这一刻,她才卸下沉重的肉身,灵魂获得真正的逍遥,飞上青云之端。

  (作者系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专职研究员)

 

  《送我上青云》:由死观生,飞上青云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