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中国动画电影创作,贵在保持一颗童心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光明观影团 > 正文

中国动画电影创作,贵在保持一颗童心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8-15 15: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基础部原教授 雷军

  儿童生活,并非揠苗助长的战争,而是一种慢生活的艺术。中国动画电影,不应成为角斗士的修罗地,而要用艺术光晕,消灭观众心中的“伏地魔”,化解对生活的困惑和忧伤

中国动画电影创作,贵在保持一颗童心

  今年以来,《千与千寻》《狮子王》《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陆续上映,中外动画电影共同在逐鹿资本市场。那么,究竟鹿死谁手?是怀旧的经典能够成为王者,还是横空出世的新作品更能吸引眼球?最终,各方都分到了一杯羹,然后热闹离场。不过,跨时代、跨国界、跨文化的动画电影撞车,还是为中国动画电影提供了横向对比、审视自我的机会。

  从2015年的《大圣归来》,到今年的《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国动画电影在国内上座率都不错。但喧哗之后,这些作品在儿童心灵上留下了多少滋润的雨滴?毕竟观赏主体是孩子们,不是陪伴孩子们的成年巨婴。对于动画电影创作者来说,给永远长不大的神改头换面,是否就可以一劳永逸,不被一代代儿童观众所抛弃?让他们吮吸着翻版的经典奶嘴,是否就可以幸福地度过童年?

  中国神话《山海经》《搜神记》《西游记》《封神演义》等,有着对“怪力乱神”认识的渴望,也带着与神秘力量的对立情绪,以征服与被征服的方式求得人神共处。《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三部动画电影,明显承袭了人神或神妖“斗”的理念。当然,“斗”也是故事矛盾点,是观赏的噱头。但是,有个问题值得深思。儿童电影,为何不是“最强大脑”的表演场,而成了角斗士的修罗地?始终纠缠打斗的绚烂,丝毫不顾给儿童观众留下的心理阴影面积。打斗不免滋生戾气,再加上迷失自我的烦恼、恶势力的霸凌、长生不老的追求等,都造成了动画世界中的慌张、恐惧、不安与不信任。

中国动画电影创作,贵在保持一颗童心

  现实生活中,校园霸凌屡屡突破公众心理底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焦虑四处弥漫,学校师生关系之弦不断收紧……社会聚焦的热度,已让广大少年儿童心灵倦怠、面容憔悴。那么,在动画梦工场里,为何不能用巧妙智慧解决现实的困难,用淳朴信念坚守成长的阶梯,用和谐谦让消弭打斗的戾气?儿童群体,不需要在腥风血雨的江湖里见证自己的成长,而需要一个温馨的“天空之城”来安抚现实中疲惫的身心。

  作家严歌苓说,电影是用提纯后浓度最高的方式,来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情感,是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最简便的方式。儿童电影,理应是儿童展示自我情感的最佳方式。可实际上,长期以来,我们的动画电影习惯于模拟着童音、戴着儿童面具,来讲述成人的想法,作着成人化的选择。《大圣归来》——理想够强大,一定能做到;《白蛇缘起》——浮生如梦,多记些美好的事,痛痛快快地活一回;《哪吒魔童出世》——我命由我不由天。诸如此类的训导,虽然充满正能量,但又是何等苦涩?!儿童世界,不是装载成人理想的筐,也不是私人订制的成长标本。儿童就是儿童,他们应该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生活,而不是提前学会读懂萨特、加缪和卡夫卡的孤独。儿童生活,不需要成人眼光滤镜,也不要网络语言的插科打诨。相反,应当避免过早进入成人状态,避免成人文化的污染。

  我国早期的动画电影《金刚葫芦娃》《天书奇谭》等,以柔美的画面、简化的剧情、朴素的伦理,回应着儿童的想象;国外动画电影《千与千寻》《狮子王》《天空之城》《蜡笔小新》等,表现的也是脉脉的情感、狡黠的智慧、柔顺的童心、平和的面孔与坚韧的眼神。成人生活的压力和焦虑不应传导到儿童身上,让他们未老先衰。儿童对现实的复杂性,应当有着懵懂的理解。换言之,他们的世界应该简约。

中国动画电影创作,贵在保持一颗童心

  然而,近些年来,在资本力量的驱动下,国内动画电影开始偏爱游戏世界的裸奔,而不愿在现实生活中开掘。现实问题深度干预艺术,容易误伤社会家庭的苦心。但生活问题游戏化的艺术呈现,拉大了儿童与现实的隔膜。虽然借神话附体,来缓冲与现实的矛盾,每每可以稳赚不赔,但尊重经典而不以经典为永动机,才是中国动画电影从高原走向高峰,走向国际电影市场的正途。

  上世纪90年代,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取材国内文化资源,充满了现代感和生活气息,令人耳目一新。周星驰版的《大话西游》,从妖的野性呐喊到至尊宝的人性复苏,再到孙悟空的神性炼狱等一系列蜕变,成就了典范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在经典中打墙隔离自我,集体逃避现实的病灶,空喊自强的口号,自娱自乐地完成灭霸任务,玩的不过是制作套路。而从现实出发解构经典、回归生活,回到儿童的真实情怀,才是可贵的创新方法。儿童生活,不同于只有虚拟娱乐的游戏世界,而是有着真实的笑声与眼泪;儿童生活,并非揠苗助长的战争,而是一种慢生活的艺术。动画电影,是横亘在儿童与生活间的楔子,要用艺术光晕消灭他们心中的“伏地魔”,化解对生活的困惑和忧伤。从而,让他们在银幕中看到自己平凡而美丽的样子,品尝梦想的甜味。

  卢梭说,人类正因为从孩子长起,所以人类才有救。中国动画电影,要保持童心状态进行生产制作,不要以“赢”为教育目标在魔兽世界厮杀;要学会直面现实,修剪现实的复杂,在现实性与娱乐性的平衡中,给儿童提供真实的满足感;要为儿童营造属于人而不是神的粉红色银幕,也为自己在未来市场站稳脚跟积蓄思维能量。(雷军)

 

  中国动画电影创作,贵在保持一颗童心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