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教师 刘长宇
《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以来,票房突破25亿,成为中国动画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过去,一提起动画电影,美国迪士尼动画与日本动漫,更能吸引观众眼球。2015年,一部《大圣归来》打破了固有观念,让中国动画电影重获生机。之后,《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作品相继问世,中国动画电影逐渐形成了独特风格。
成功的背后,有着哪些必然因素?这一问题,值得思考。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汇集了音乐、动画、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从《大圣归来》开始,中国动画电影的导演们,积极思考和调整突破方向,开启了“中国风+时尚”的创作模式,以动画的方式向经典致敬。
首先,是中国经典神话的改编。近几年,票房较高的国产动画电影,几乎都有选材神话和改编经典两个共性。首先,中国神话有着几千年的文化根脉,形成了一种集体认同。故事中,不同的神仙佛道使出的神奇法术仙术,营造出唯美的意境,使观众暂时忘却现实的烦恼,获得一种精神上的缓解。经典作品,通过一代代人的传播,在中国人心中埋下了集体共识印记。冠以《西游记》《白蛇传》之名的系列新电影上映时,每每可以勾起观众对经典作品的碎片式回忆。紧接着,出于好奇心理,便会很想看看新片和经典之间的差异。所以,改编经典往往容易吸引眼球。
动画电影是一种镜头戏剧,要充分考虑戏剧创作元素。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将“思想”作为戏剧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年,中国动画电影创作者在思想上下了不少功夫。中国人重视精神和思想,从古到今崇尚“道”的领悟。导演们纷纷抓住这个关键点,将自强、奋斗等时代精神巧妙融入电影中。例如,《大圣归来》中的“只要你梦想够坚定,理想够远大,一定能到的”,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态度、不屈的意志。《白蛇•缘起》中的“人生苦多乐少,多记些美好的事,痛痛快快活一回”“无论他在世间何处,无论他是何模样,无论他还记不记得我,我都要找到他,因为我记得”,将白素贞和许宣对生活乐观、对爱情坚守的态度传递给了观众。《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生而为魔,那又如何,若命不公,便和它奋斗到底”,体现出一种不服输的奋斗精神。
由此可见,重视思想内涵,体现时代精神,生动展现主人公内心矛盾、挣扎、涅槃的过程,成为中国动画电影改编经典神话的成功要素。
其次,是中国传统元素的融合。将传统元素融入中国动画电影的视听符号中,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视觉符号在观影中最为直接,可以辅助电影的情节叙述,增强典型的个性塑造。
例如《大圣归来》中,市集上的那段皮影戏,以传统民间艺术来表现齐天大圣故事之家喻户晓,恰到好处。《白蛇•缘起》的整个画面,有着浓浓的中国风。3D画质,也将国画山水风格融入其中,给人清新自然之感。人物造型上,小白和小青的眼睛都是妖精系的画法,衣着则符合传统戏曲旦角中的青衣扮相。“河中孤舟”的剧照里,一叶扁舟悠然前行,河面映出两岸高山,搭配几缕水雾,可谓虚实结合、耐人寻味。《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画面,采用水墨重彩风格,亦可圈可点。
听觉符号,主要从音乐和语言这两个方面突出中国元素。《大圣归来》中,孙悟空出场时,以及准备去救江流儿时的伴奏,是民族舞剧《小刀会》的配乐《小刀会序曲》;大闹天宫时的背景音乐,是民族管弦乐合奏曲《闯将令》;在河边和群妖混战时,配乐是古筝曲《筝锋》;山妖入侵和江流儿被追逐时,奏的是高亢的民族配乐。电影当中,还不时穿插着京剧鼓点、唢呐吹唱。这些,都很好地烘托出当时的紧张或激烈气氛。《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考虑到太乙真人的道场在乾元山金光洞,坐落在今天的四川省江油市附近,所以给太乙真人配上了一口带有四川味的普通话,在增添诙谐风趣的同时,强化了地域特色。
最后,是当下时尚元素的插入。在动画电影创作中,时尚元素的展现也很重要。《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三部动画电影,较好地表现了后现代元素。后现代风格,打破了传统中国动画审美造型的欣赏认知,将中国元素注入无厘头的对话和嘻哈风格,形成了变形、夸张等效果。随着剧情发展,剧中人物在批判和戏谑中,逐渐获得了自我洗礼和认可。人物塑造上,中国风和时代性相互渗透。
《大圣归来》中,孙悟空的形象和古典小说《西游记》里那个美猴王有很大出入。片中,孙悟空没有了过去俊美的光环,脸型变成了马脸,眼睛和嘴巴之间的距离拉开了,增加了沧桑感。而江流儿,就是原著《西游记》里的唐僧。他从往日柔弱、喋喋不休的老和尚,变身为执着、坚强、勇敢、可爱幽默的小和尚。《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魔丸孕育出的哪吒,一改过去可爱聪明的形象,呈现出一种丧萌的混世魔童气质。性格上,增加了桀骜野性与放浪不羁的特点。相反,东海龙王的儿子敖丙,在传统动画电影里,是一个欺压百姓、胡作非为的反面形象。而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变身为心地善良,对朋友忠诚,肩负家族重担的乖孩子。许多人物,从造型到性格,都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向经典致敬,是完成一次对经典的突破和超越。具体来说,是选取经典中的优质元素,融入新的故事骨架中,跳出已有的框架,合理地建构新的结构,为神话人物注入新时代精神。新的作品,可能在某一瞬间让观众感受到经典的余味,但仔细研究,又发现和经典迥异。改编不是对经典的机械复制和模仿,或者依葫芦画瓢式的续写,而是注入清新活力的崭新生命体。只有把握了这样的创作思路,才是真正的向经典致敬!(刘长宇)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