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年代剧要有时代感、人情味和反思性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年代剧要有时代感、人情味和反思性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3-07 15:3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龚金平

  3月5日,2019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成功举行。会上,SMG东方卫视总监、影视剧中心主任王磊卿以《拥抱春天•2019请回答》为题,探讨了中国电视剧“破局”需跨过的四道关卡,包括打破泡沫惯性、拒绝观望等待、完善评价体系、拓宽创作格局等。

年代剧要有时代感、人情味和反思性

  篇幅上的巨大体量,使得电视剧在展现宏大的时代背景、庞杂的人物关系、曲折的情节内容时,相较于电影有着明显的优势。这种优势,通常也伴随着一些代价。例如剧情的拖沓,或是以对话推动剧情的生硬,人物之间因“强行冲突”而导致的枝蔓丛生。这就需要创作者在情节设置、人物塑造方面,以更为凝练和自然的方式,更为扎实的现实逻辑、情感逻辑来吸引观众。尤其对于年代剧来说,如何捕捉真实的时代脉搏,如何刻画当时的社会人心,如何在个体命运、时代变迁之间找到精妙的呼应与互文关系,如何使特定的时代气息、人物沉浮与当下的观众产生深远的共鸣?这不仅是艺术问题,也是创作者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

  遗憾的是,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年代剧创作并不理想。电视屏幕上,常见的是扭曲了时代真实甚至现实逻辑的“抗日神剧”,架空了历史与空间、热衷于呈现抽象的爱恨情仇的玄幻剧,或是专注于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宫廷剧等。在这种情况下,《平凡的世界》《父母爱情》《芝麻胡同》《老中医》《大江大河》等一些优秀年代剧的出现,让人如沐春风,像是雾霾散尽,重置于久违的清新与蔚蓝之中。在这些作品中,个体有着真切的生命欲望和具体的生存苦恼,同时又在时代风云的拨弄中不屈不挠地抗争,观众也在个体的悲欢离合中,得以感受人生的诸般况味。

  本文试以《大江大河》为例,来解析优秀年代剧的“创作配方”。

  首先,年代剧要体现对于年代的准确描摹,以及对于历史脉搏的精妙捕捉。

  历史从来不是空洞的,也不是云遮雾罩、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其内在的脉络与逻辑。对于年代剧创作者来说,如何在情节中展现有历史质感、烟火气息,以及高度概括性、洞察力的历史真实,是作品成功的基本前提。

年代剧要有时代感、人情味和反思性

  《大江大河》的开头部分,中国社会刚刚结束“文革”,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需要在时代转型期进行艰难的调整与适应。对于这种浑沌中又隐约透着一线光亮的社会状态,电视剧通过主要人物在绝境中的挣扎,进行了真实描摹与再现。尤其是宋运辉执拗又顽强地在公社办公楼前背诵《人民日报》社论的场景,令人动容,又令人心酸。这个细节,让观众看到了特定年代普通个体试图主宰自己命运的卑微与无助,也看到了恢复高考对于个体,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意义。或者说,宋运辉的抗争是时代变迁的一个注脚,是个体通过努力可以冲破外在种种禁锢的希望之光,预示着人心的觉醒和中国社会的转机。

  雷东宝回到小雷村时,几个“光棍”聚在一起的无奈与苦涩,以及面对生活的麻木与绝望,使观众重返历史时有了鲜活的承载物。农民必须为了生存和繁衍的权利而求新求变,这是改革的内在驱动力。这样,观众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解,就不再是空洞的,不再是机械照搬中央文件的解释,而是因有了对“历史在场”的细致触摸而感同身受。

  其次,年代剧要敏锐地找到个体命运与时代变迁的互文关系。

  在年代剧中,个体的生存背景并非只是有限的生活空间,而是在整个时代气候影响下的历史风云。而且,我们不仅要看到时代变幻对于个体命运的深刻影响,也要看到个体挣扎对于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

  《大江大河》聚焦于宋运辉、雷东宝、杨巡等人的人生起伏,从国营企业、乡镇企业、个体户等三个角度,向观众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勾勒了身处风起云涌的变革年代的个体命运轨迹。作品具有身临其境的历史质感、打动人心的情感力量、富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也不乏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幽默感,并在许多场景中直接呼应了当时的历史语境。

  如果说,1977年恢复高考改变了宋运辉的命运,农村改革裹挟着雷东宝的人生轨迹,市场经济的发展直接成就了杨巡的精彩人生,那么这三个人在各自舞台上的拼搏与努力,又是时代风云里中国传奇的一个侧影。尤其是雷东宝,带领乡镇企业的一次次探索、改革,既是时代风气使然,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的社会气候。

年代剧要有时代感、人情味和反思性

  再次,人物塑造的首要目标不是大智大勇,而是至性至情。

  叙事艺术,都是关于人物命运的书写。因为,人物行动是情节得以展开的契机,而人物行动中遇到的障碍或者冲突,又是情节得以发展的直接动力。曾经,我们以为人物塑造应该专注于大智大勇,也就是突出英雄气概、英雄事迹,进而有意无意地弱化了正常的人性人情,导致人物因只能仰视而失去了亲和力、感染力。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当年之所以令观众耳目一新,就是因为他是个有点暴躁冲动、桀骜不驯,但又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物。

  在人物塑造上,《大江大河》成就斐然。雷东宝、宋运辉、杨巡因不同的出身和人生际遇,性格上也迥然不同:雷东宝强势霸道,但又不乏乐观宽厚、执着坚韧;宋运辉平和淡然,但又目标坚定、热情真诚;杨巡看起来油腔滑调,实则热情而精明、善良而倔强,不失可爱之处。对于这三个主要人物,电视剧没有过分美化,而是让观众看到了他们身上的光彩与阴影,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感人。

  而且,《大江大河》不仅将雷东宝塑造成一个改革先锋,更是通过道德煽情的方式,大力渲染他对亡妻宋运萍的坚贞与深情。电视剧用了大量篇幅来表现雷东宝追求宋运萍的过程,也用了大量细节来呈现雷东宝对宋运萍的思念。这样,就用至性至情的因素,适当削弱了雷东宝过于突出的大智大勇,使人物形象更接地气。

  最后,年代剧不仅要表现特定的时代风云以及时代风云中的人物命运,更要引起观众深远的历史感悟和现实反思。

  如果年代剧只追求真实,包括历史的真实和人物的真实,那说明创作者还没有真正理解年代剧对于观众的意义。观众不仅需要通过年代剧完成对历史幽深处的回顾与凝望,更希望通过这种回顾、凝望,来完成对当下的承接和启迪。

  《大江大河》第47集,雷东宝收购了江阳市电线电缆厂之后,带领小雷村的村民开着卡车和拖拉机去搬机器,却遭到了厂里工人的暴力阻挠。雷东宝拿出文件,并许诺接收部分工人。那些工人,只能黯然神伤地看着一个时代的落幕。拆卸完机器并装车之后,雷东宝在众人注目下走出来,摄影师用一个仰拍近景镜头,突出了雷东宝刚毅而冷峻的面容。其时,我们隐约可以看到,后景处作为江阳市电线电缆厂“厂训”的红色标语:以信为本,以德治厂。

  我们无意细致、全面地分析江阳市电线电缆厂在市场竞争中全面败北的原因,但墙上“以德治厂”的标语,似乎埋下了许多历史败迹的草蛇灰线。在人际关系中,也许可以以德服人,但在管理一个企业时,应该是制度和法律优先。在这点上,电视剧创作者的态度是矛盾的,他们一方面冷静犀利地审视国营企业的僵化与保守,另一方面又高歌了雷东宝以德治厂的许多感人时刻。

年代剧要有时代感、人情味和反思性

  雷东宝在小雷村赢得的声望和地位,除了来自于他的能力和闯劲,更因为他能以德服人、一心为公,带领全村人共同致富,甚至为老人发放养老金和医疗费。回顾雷东宝一路劈波斩浪的征程,可谓波澜壮阔、步步艰辛。他的成功,固然有顺应时代的天意,更有许多令人心有余悸的惊险时刻。例如,杨巡向雷东宝以赊款3个月的条件购买8000捆电线时,雷东宝在杨巡巧舌如簧的攻势下点头同意。出村时,遇到有人打招呼,雷东宝才猛然醒悟:自己是小雷村的书记,不能拿全村人的利益去冒险。后来,他拿出自己的1万元借给杨巡作为预付款。

  再如,杨巡为了买下扬子街电器市场,而准备找登峰电线厂挂靠时,雷东宝两次摇摆于杨巡和杨巡母亲的以情动人之中。最后,他被杨巡声泪俱下的“尊严”论所感动,当场拍板同意。但是,雷东宝这种过分相信个人决断的行事方式,过分依赖以德服人的管理理念,以及简单粗暴的操作流程,其实埋下了无数隐患。换言之,雷东宝的成功大部分要归功于德行和品质,而非来自于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民主的决策方式。

  例如,杨巡想挂靠登峰电线厂,雷东宝虽然也说要查账,但只是在柜台里草草翻阅了账本,就被杨巡极具感染力的演讲所折服。这实际上,是将登峰电线厂的命运全部维系于杨巡的道德水准和个人管理能力。万一杨巡进行了财务造假或者隐瞒了巨额债务,登峰电线厂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进一步假设,杨巡如果是奸猾之人,他只要向雷东宝进行利益输送,就可以和雷东宝里应外合,将集体资产进行侵占和转移。

  将雷东宝进行道德美化之后,固然使他的事业可以在曲折中一往无前,但可能并未意识到背后的危险之处。我们当然希望德才兼备的干部立于潮头,但更希望这些干部能够有人提点和告诫,有制度和法律来规戒。因为,不受监督和管束的权力难免走向腐败,而人性之恶更是经不起诱惑和腐蚀。这时,我们再回想江阳市电线电缆厂“以德治厂”的口号,实在是一声悠长而浑厚的警钟。

  概言之,《大江大河》的“创作配方”耐人寻味。今天,在“收视为王”“炒作赢天下”的商业化浪潮中,电视剧创作并非一个单纯的艺术问题,但也绝不是纯粹的商业买卖。这种创作,杂糅了艺术探索、社会效益和商业诉求。其唯一的坦途,是创作者用诚意和思考来交换观众的感动与尊重,进而赢得人心与市场。(龚金平)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