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有效表达出内容
——在舞剧《杜甫》“二改”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田湉(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
昨天看了舞剧《杜甫》的现场演出后对导演特别佩服,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做出如此行之有效的修改,这不仅需要导演的能力,还需要团队的执行力和配合。
下面我谈谈我的感受。
第一个感受,“二改”完成了由“形式大于内容”向“形式表达了内容”的转变。也就是,让形式表达了“故事”,有效推进了情节的发展。上一次研讨会的时候,不少专家都提到了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其实我个人是特别喜欢形式上的探索。剧中很多舞段都用了不同的新招,比如丽人行的服饰、田园部分用的拖布、兵车行用了两个轮子等。而且在形式上面又让它表达了内容,从上一稿的形式大于内容,变成现在形式有效表达出了内容,并且推动了情节发展。
以兵车行为例,在表达大写意的同时,增加了老太太托着一碗水的情节,通过这个情节建立兵与民的关系。加上杜甫与“权”在兵车行群舞外相向站立,“权”的咄咄逼人,建立了两层关系:兵与民,杜甫与权贵。从美学角度来讲,要从“在场”中看到“不在场”,这样的舞蹈,就能让观众看到背后的东西。真正的东西实际上并不是有形的,兵车行的舞段让我看到了美学的质感,从兵车行简单的动作里看到了整个画面,回归到唐代兵荒马乱的时代,特别成功。
第二个感受,结构上面有很大的突破。此前的版本是以杜甫的个人形象出现,而昨天修改过的版本则是以群像出现,让杜甫这个人物处于与权、民、家、国之间互相交织的网状关系,更为立体。并且在结尾部分让这些人物再一次出现,在结构上做到了很好的首尾呼应,同时也让杜甫的人物形象更立体,层次更丰富。
第三个感受,舞美特别美。采用符号化的宽衣薄袖,用简单的锦片挂在舞台上,在上、下半场分别出现,上半场是红色,下半场则变成灰色的框架。让观众能明显感觉到从盛唐到衰落的过程,舞美设计非常准。
第四个感受,上一次研讨会时我曾提出下半场弱的问题,修改后有了明显的改善。昨天在现场观看演出的时候,下半场有两次掌声。第一处是将士和吴俑,这样的形象与丽人行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对比。此前并没有把两者放在一起穿插,而修改后将舞俑放在拿弓箭的将士中间,让这些兵将去围剿,由此代表曾经富丽堂皇的贵族现在的状态。这一点改得很好。第二处是“春夜喜雨”的环节,让杜甫从悲怨、压抑中得到发泄,形成强烈反差的性格,表现出杜甫不羁的一面。不过,作为一名汉唐舞的研究者,我从这段舞中也看到了“谢公屐”的影子。
最后,多媒体的应用恰到好处。我此前看了很多剧,有大量运用多媒体的,但是多媒体往往减弱了舞蹈本身,让人看不到演员和舞蹈,或者多媒体与演员缺乏很好的关联性。《杜甫》就将多媒体应用得很好,比如结尾部分,杜甫在舞台并没有动,通过多媒体将文字从背景上飞出来,就让观众明白这是他在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