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彩记录城中村的变迁
——访青年艺术家宋宗爱
夕阳下,遍地红砖被阴影隔成冷暖两色调,在近处的冷色调中,你能看到掺杂在拆迁废墟下的生活印记,绿漆门框和彩塑招牌散落在角落;远处,红砖山丘染了金色余晖,水泥墙面质感如雪,点缀在暖黄色的金山上。城中村的拆迁场景,在青年艺术家宋宗爱的笔下呈现出一种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美感。
宋宗爱作品《城中村系列之重生》
这幅命名为《城中村系列之重生》的纸本水彩作品,色随水动,松紧相兼,虚实俱佳。它是宋宗爱立足于当下生活,从城中村的视角来关注和表现当今城市化快速发展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巨大变迁,以及对城市化论题中人文现状问题的深入观察与思考。
“我希望我的作品可以体现出一个典型城居者在面对城市变迁时内心的彷徨与期望,也希望借此引起观者的关注和思考。”
宋宗爱近照
对事物有情结,作品自然有温度
宋宗爱从小就喜欢绘画,2008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学习水彩画,2012年在该院就读水彩画硕士研究生,2015年毕业后回到家乡,任教于湖南科技学院美术系,目前主要从事水彩画教学与创作研究。
宋宗爱的作品视角独特,时代特征鲜明,多是以城中村为主题创作的。为何一直关注城中村这个题材?宋宗爱回答:“城中村就像一个生活的大舞台,人物角色形形色色,舞台上呈现的内容也丰富多彩。”城中村对于他有一种特别的情结,如儿童乐园一般饱含温暖的记忆,而周围的高楼大厦对他而言只是灰色的印象。
求学期间,宋宗爱也居住在这样的城中村里,他时常穿梭在筒子楼中,走街串巷逛菜市场,或者伫立在加层楼顶上观看这片城中村的景象,他熟悉城中村里面的角角落落。目睹城中村的日异变化,他心中不自觉涌起了要用绘画记录和表达的冲动。2016年,他的作品《城中村系列之重生》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城中村系列之红墙》《城中村系列之余晖》《城中村系列纪事I》等作品,也都获得过重要奖项。
艺术作品若拥有共情能力,带来的触动不只发生在展厅里。在宋宗爱创作《城中村系列之重生》这幅作品的过程中,几次前往西安的城中村进行实地考察采风,有一个片段他至今念念不忘。
宋宗爱清楚地记得“那是11月一天的下午,前往城中村拆迁现场写生,气温有点低但天气很晴朗……拆迁现场空无一人,只有漫天盖地如同山丘一般的建筑垃圾和废墟。”在他手冻僵停笔活动时,发现身后站了一位身材矮胖的中年男子,该男子已经看了好一会儿了,却没发出一点声响。宋宗爱以为他是拆迁工程的负责人,但谈话间了解到,他是一位创业者,曾在这里生活过一段时间,因为听说拆迁了所以特意来看看。就是这个平常的午后和平凡的人,一下触动到了宋宗爱的城中村情结,他们津津有味地聊起关于城中村的一切。而这些也都成为他日后画中抹不去的一笔印象。
写实,带有很强的学术专业思考
作品《城中村系列之重生》画面采用写实的艺术风格体现了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绘画平面性,“意在进一步打破大众对水彩画只是描景怡情小画种的误解”。写实,不再是简单地再现客观现实,而是带有很强的学术专业思考。
在这幅作品中,宋宗爱强化了拆迁废墟的画面,砖石细节运用了水性坦培拉技法,非常细腻地刻画了建筑垃圾的形象特征;他还将画中的待拆建筑物缩小了比例,“使其成为画面的点睛之处,以起到提升画面的作用”。同时,考虑到让比例缩小的待拆建筑尺寸符合观众的视觉习惯,他又将废墟的形体大小,由下至上地进行了三维透视处理,让比例缩小的待拆建筑合理地存在于画面之中,而在细节虚实的表现上又让画面废墟上下两部分趋于等同,削弱了三维空间,使得绘画的平面性表达隐含于观众的视觉经验之中。除了画作的主体部分,宋宗爱还利用水彩语言,对天空云彩进行了平面化处理,进一步明确了画面中当代艺术语境下绘画的平面性表达。
建筑垃圾、待拆建筑和起重吊车等形象共同出现在画面中,以此纪念即将消失的城中村,表示对未来城市建设的美好期盼,这种重生场景带来的差异碰撞,为观者带来了较强的临场感和视觉冲击力。
敢于打破传统,努力创造创新
宋宗爱对绘画的孜孜追求和不断进步,一方面来自生活,“艺术源于生活”,另一方面来自大家和大家的作品,“三人行,必有我师。”
宋宗爱十分喜爱中央美术学院徐冰的《天书》《鬼打墙》《地书》《尘埃》等作品,“他的这些作品让我感受到了艺术创作的魅力和人类创造表达的本能。”他说。另一位对他有着重要影响的人是导师吕智凯,“研究生期间,是他言传身教,教会我对学术严谨,对艺术真诚的态度。”也因此,宋宗爱一直将“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囿于既有经验和规则,立足于生活和真实生命体验,敢于打破传统,努力创新创造”作为目标。
加强艺术理论学习、研究国内外大师作品、不间断地绘画写生,宋宗爱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我的艺术修养。“绘画创作的过程实质上也是自我认识的过程,在了解自我内心、性格和情感等方面的基础上,努力对绘画语言进行取舍,以期更加符合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情感。”他说。
“得到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在专业领域是极高的荣誉。”宋宗爱说,“这是对我以往艺术创作实践研究的检验和肯定,使我更加坚定自己的艺术创作道路。”(光明网记者刘朝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