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独具美学品味和历史品格的佳作
——在话剧《成兆才》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仲呈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话剧《成兆才》是一部独具美学品味和历史品格,为评剧奠基人树碑立传的成功之作。它既是话剧又向戏曲借鉴,堪称中国话剧民族化、现代化道路上一部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它是继田汉的《关汉卿》之后,剧作家写剧作家的丰硕成果。编剧孙德民在仔细研究成兆才其人其事的基础上,塑造了一个典型的舞台艺术形象。那么,之间的转化和飞跃是怎样完成的?孙德民以敬畏的心情写成兆才,创作过程可谓两位剧作家心灵的交流、灵魂的对话。作品超越了传记性质,写出了人生哲理,写出了事业与爱情的关系,写出了成兆才独特的事业观、爱情观。
目前,话剧《成兆才》的基本框架已经站住脚了。接下来,需要在精准化艺术表现方面下足功夫。
首先,是丁香的人物定位。她的身世、性格是怎样的?个人认为,丁香和成兆才的情感关系,有两种处理办法。一种是超越生活真实。成兆才作为戏曲界的翘楚,婚后应该有一种处事智慧。他很可能向丁香坦白,自己有心上人。那么,后面的剧情就顺畅多了。丁香受到了冷落,在庆春班的生活中,逐渐爱上了任小山。最后,成兆才或许是为了回乡养病,把戏班交给了最信赖的任小山。丁香的离开,可能不是被迫的,而是愧疚之下的主动选择。这样,或许更合情理。成兆才叶落归根,有两个好处:一是完成了与心上人灵芝的团聚,二是营造了民间艺人回归民间的一种意境。
另外一种,是剧情梗概不变,只在必要的地方添加几句解释性的台词,不要让观众觉得成兆才是个麻木的人,是在摧残丁香。否则,就会损害人物形象。反过来,如果成兆才和丁香如胶似漆了,对灵芝也是一种摧残,因为他对灵芝是有过承诺的。希望把事情的因果、脉络交代清楚,用一些语言缝合得更严密。
其次,作品宣传语中这样写道:“成兆才关注百姓命运、肩负社会责任,有一个艺术家的良知和情怀。他的艰辛为艺、草根生涯和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带给我们深刻的人生启迪。”事实上,我们不需要表层地、刻意地强调这种思想意义。《杨三姐告状》《傻柱子接媳妇》等许多剧本,本身就取材于生活。成兆才的艺术创作,一直走的是来自民间服务民间、为人民鼓与呼的道路。这一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的,“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再次,希望继续挖掘成兆才的精神世界。例如,被骂是戏子时,他该怎样回应?他甘愿把一箱子的剧本交给任小山,只为了开拓庆春班的未来。他为何那么爱自己的事业,把戏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希望在成兆才的台词里,加入自尊、自重、自信的意思。在主题深化上,成兆才的人生况味留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人活一世,最理想的状态,是像成兆才那样,做一个有诗意、超功利的人,一个在文化上有所建树的人,一个为后世留下文化遗产的人。
最后,讲述和演绎一位剧作家的人生故事,展示其代表作是十分必要、至关重要的。这个问题,需要认真考虑并引起重视。在话剧《成兆才》中,5个戏曲唱段都是成兆才的作品,与剧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但严格来讲,还有精炼的空间。例如,如果唱四句就行,就不要唱八句;唱一句不够的,可以延伸到四句。简言之,希望根据剧情发展、人物塑造的需要,进行合理调整。尾声部分,应该有几句带劲的唱腔,来总结主人公的一生,让观众在脑海里,留下一个久久难忘的成兆才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