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越剧《屈原》是一部兼具历史性和现实性的作品
——在越剧《屈原》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陈鹏(山东省文化厅原副厅长):
应当说,屈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人物。这样一个清正廉明的形象在新时代下有何特殊意义,他的思想有何独特的视角,艺术上有何闪光之处,都是需要艺术工作者不断进行深层次挖掘。
越剧《屈原》是一部非常完整的剧目了。主创力量很强,演出阵容很整齐。一个县剧团竟然如此藏龙卧虎,拥有这么多出色的演员,让我感到非常吃惊。下面我想讲讲“但是”以后的话,为这个剧目提一些建议:
第一点,关于“水至清则无鱼”歧义性。剧中多次提到了“水至清则无鱼”这个艺术意向,尤其就渔夫说出“不清不浊鱼儿肥”,好像通过一系列的重复之后,隐约让人感受到,这句话更像是一句至理名言,并且似乎是作为一种不可违背的规律而存在。但是这样的暗示,恰恰把作品想表达的意思给抵消了。假如真是“水至清则无鱼,不清不浊鱼儿肥”的话,那么屈原所坚守的政治理想和处世原则就会显得是另类。美政吏治对腐败的零容忍会显得不实际,这是有问题的。另外,“水至清则无鱼”最早出自《礼记》,大意是说统治者要尊重子民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不能以统治者的意志和想法去要求别人。所以,追溯这句话的出处,就应该知道与主人公的理想信念连在一起是不妥帖的。建议把这个说法只是作为靳尚等人为自己的腐败进行辩解的理由,而不是美政吏治的目标,更不是人民(渔夫)的意愿等。
第二点,我认为剧中关系国之存亡的两个重大矛盾转折,从理由上讲不够充分。一是张仪游说楚王,在关键时刻可以说,听说楚国与齐国联盟子兰公子也寝食不安了;二是楚王出兵伐秦,一定要是听说子兰公子已被捉捕,危在旦夕。这样会更符合人物逻辑性。
第三点,从戏的审美上讲,《屈原》这部戏做得比较纯粹。但是太纯粹就让人觉得审美的丰富性弱了一些,包括生活的情绪、情感的放浪、人物形象的丰富、舞台处理色彩的差异等方面会让人更期待。当然,越剧在追求美的形态上有自己的规律和方法,但我还是希望可以呈现出更丰富的内容,在整部戏的审美上加点小佐料,比如让渔夫这个形象调侃起来。这样看起来可能会丰富一点。另外,对婵娟的塑造也可以再开放一点,尤其是对先生的情感可以再高级一点。可以没有结果,但是希望看到让人难忘的行动。
第四点,缺乏对屈原内心情绪的挖掘和表达。目前的屈原仿佛就是一个没有内心冲突的形象,他的坚守是那样的坚定。其实人们更希望能看到这种追求的内心冲突,加入一些屈原因不被理解而郁闷的情节,包括表现屈原有时候也会撑不住痛苦,以及内心的矛盾和煎熬,让他的思维逻辑点更靠近老百姓一点。这样就会让屈原这个角色看起来更真实。不要把屈原写成一个“冷伟人”,要体现出他温暖的、常人化的一面。
第五点,就是“屈原”到底要往哪儿去。现在整部剧的结尾很悲,编剧把屈原扎扎实实地写成了一个悲剧人物。可以肯定地说,屈原确实是一个悲剧人物。但是,对于屈原这样一个难得的历史人物来说,只有悲剧性是不够的。我们概括屈原的主题思想,可以落到一个“清”字上。“清”是什么?清就是天空的晴朗、政治的清廉、社会的清明、人性的清正、社会心理的清爽。也就是说,从屈原始,中华民族一直延续着清正、清廉、清明的梦。回看我们的历史,真正具有这种品德的能够为今人广泛接受的人物并不多。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屈原的清正、清廉、清明会成为今天我们这个时代一个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艺术形象。在这个意义上,《屈原》这部作品显示了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光明网记者刘冰雅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