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词一定不能产生歧义
——在越剧《屈原》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范小宁(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社编审):
我个人觉得,《屈原》这部戏对越剧这个剧种和演员的意义应该更大一些,它体现了剧种和演员的突破。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越剧这个剧种大多表现才子佳人、后花园相会的爱情故事,涉及宏大的历史叙事,宏观地表现历史题材的戏则相对比较少。《屈原》是一部历史剧,表现的是真正的大历史,这个戏的演出对越剧剧种来说,是一个挑战,是一次突破;其次,对演员吴凤花来说,是一个突破,她带胡子了,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一个剧种在继承的基础上需要突破,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同样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
过去,对中国戏曲,我们谈的更多的是创新和突破,当下对中国戏曲的再认识,对戏曲艺术本体认识上的回归,是我们对自己传统文化自信的一个提升。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个剧种要想往前发展,继承当然是最主要的部分,但要不要在继承的基础上,适当地做一些尝试呢,我认为,一定是需要的。
越剧《屈原》对宋玉和婵娟这一对人物的塑造是加入了一些新的思考的,作者是将这一对人物对比来写的,通过婵娟的坚定,宋玉内心的犹豫,对比展现,使人物的性格表现得更加充分,更加鲜明,更加淋漓尽致。
另外,作者的有一点处理我觉得是需要再斟酌的,就是渔夫这个人物的塑造,以及关于水至清则无鱼、水清鱼都跑走了这样一类的台词。以我的理解,渔夫在这个戏中不会是一个简单的渔夫,作者让他说出关于水清水浊的道理,并在剧中重复出现,且在戏的关键节点时刻出现,并且他所表达的意思在不断深入和递进,这让我感觉到,渔夫在戏里似乎是一个隐士,是作为一个智者的形象出现的。因此,渔夫的台词,决不能让观众内心产生歧义或负面的理解。如果让观者产生了歧义或负面的理解,那不但没有达到剧本本来想要达到的目的,对戏本身是会有损伤的。在这一点上一定要再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