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舞台的主体形象,强化“铁炉”的象征意蕴
——在话剧《开炉》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廖向红(中央戏剧学院原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应该说,辽宁人民艺术剧院佳作频出、好戏连台,不愧为中国话剧的领头羊、排头兵,多年来一直以创作实践来推动中国话剧事业的发展。
《开炉》作为该院的新作,已进入国家艺术基金的滚动资助项目,研讨会上专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很多好评。我也本着期望该剧通过修改能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的良好愿望,提几点修改意见。
剧作家在写作《开炉》的剧本时,时空处理非常自由,如:仅仅数页剧本,就从铁炉,转到茶园、铁匠铺大门外,再转到茶园……写实生活空间频繁的转换,编剧写起来轻易,但给导演和舞美出了难题。从某种角度上说,自由有好处,同时也带来了难题。导演和布景设计为该剧找到了一种样式,即将“铁炉”作为全剧的主体形象,永久地立在舞台上,用两个车台左右横移,辅之于一些写实的大小道具,来勾勒、点明剧中人的生活空间。但我作为观众,感觉还是不太满足。
首先是关于主体形象——铁炉。作为生活场景的空间,铁炉在剧中是能够打造一万副马蹄铁的。但舞台上这个铁炉的造型、样式、材质等,令人难免怀疑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只有几个工人,这一铁炉能否完成一万副马蹄铁的制作。更重要的,铁炉的熄灭、升温和冷却、燃烧,是与戏剧情节密切联系的,与人物的情感心理也是直接挂钩的。尤其剧中前一组人物的打铁,应该带有表现意味,升华全剧的象征意蕴。
现在的铁炉占据了很大的舞台空间,舞台前部车台的空间被压缩了很多,无论是茶园、铁匠铺大门外,还是女主人公的卧室空间等,都显得非常局促。导演对舞台调度的处理,有些施展不开的感觉。关于铁炉形象的物理时空和立意的象征时空,如何处理好这一主体形像,还需要再进一步推敲、构思和创造。
另外,女主人公的服装在剧中有些过于鲜亮俏丽。因为她毕竟是一个打铁铺的掌柜,要跟煤火打交道,大红大绿、大红大紫的服装与剧中的时空不是很合适,应该更加质朴。
关于冯二孩的表演,已经非常出彩了。怎么让他和戏剧情节衔接得更加合理,不要让观众觉得篇幅过长,要更聚集其中的精华。
戏中的主人公完成度都很好,最关键的在于群众演员的角色。他们在舞台上的表现有些冷漠、消极,并没有完全进入到规定情境中,更多的只是上台完成一个应景、完成一个龙套任务。群众演员也是这部戏的一份子,本来群众场面并不是很多,更需要演员以一当十地进行表演,所以他们怎么入戏、怎么来创造群众场面,还需要再努力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