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边演边改边提高 打造精品是目标
——湘剧《月亮粑粑》二改研讨会在长沙召开
光明网讯(记者 付双祺)10月27日,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湘剧《月亮粑粑》“二改”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召开。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秦文,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张帆、艺术处处长倪文华,湖南省湘剧院党委书记张克浪、院长王阳娟、副院长周亚男,国家艺术基金和湖南省湘剧院邀请的专家、观众代表,以及湘剧《月亮粑粑》部分主创人员一起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就该剧“一改”首演的整体效果进行总结,并探讨下一步的修改打磨方向。
10月27日,湘剧《月亮粑粑》“二改”研讨会在长沙召开
提高效建议 推优质作品
湘剧《月亮粑粑》由著名剧作家盛和煜担任编剧,杰出戏剧导演张曼君担任导演,湘剧表演艺术家王阳娟主演。该剧根据真实人物原型创作,截取三个不同时期的历史片段,讲述了山村代课教师秦雅云在一个贫困小山村30年坚守与奉献的动人故事。该剧于2014年11月入选201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经过反复打磨,该剧于今年4月又成功入选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目前,该剧已在全国各地演出120多场,每一次演出、修改,都牵动着国家艺术基金和无数观众的心。
早在今年六月,国家艺术基金就专门组织了专家组,召开剧目研讨会,就如何将此剧打磨成一部时代精品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会专家提出了许多富有真知灼见的意见和建议,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为这部剧在品质上的飞跃打下了基础。
据王阳娟介绍,回湘之后,湖南省湘剧院便立即组织主创人员着手修改事宜,根据专家对戏剧文本、内容、音乐、舞美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及建议,做进一步的修改、完善。例如,修改了《月亮粑粑》童谣唱段,并将其加入到了第一幕开头,与第三幕结尾形成首尾呼应;郑爹、昌生营救秦雅云的一段,音乐和灯光方面都有加强,并更加突出了房屋倒塌后昌生对秦雅云的积极抢救,为两人之后的情感发展进行了铺垫;给秀秀送鞋一事做了调整,使秦雅云的举动更合理化;在“香港回归”一幕中,剧组请专业人员为扮演军人的演员进行指导,使角色形象更加突出;缩减了个别人物,如县长等角色的台词,语言变得更加精炼……“虽然做了很多修改,但还是有很多不足,请各位专家继续给这部剧‘把脉’。让《月亮粑粑》这部剧成为精品,从而流传下去。”王阳娟诚恳地说道。
10月26日晚,《月亮粑粑》“一改”首演在湖南戏曲演出中心进行。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秦文回顾总结了“一改”研讨会上专家们提出的意见,肯定了湘剧院的用心和努力,同时代表国家艺术基金对《月亮粑粑》的进一步修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月亮粑粑》成功塑造了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希望该剧能够继续追寻这个方向,为社会扬正气,传播正能量;二是,《月亮粑粑》的故事取自人民,来自真人真事,要坚持将人民作为文艺作品讴歌的对象和表现的内容;三是,希望湘剧院能够珍惜滚动资助的机会,戒骄戒躁,继续努力,精益求精,不懈追求,争取进一步把这部戏打造成为经典之作。
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张帆表示,《月亮粑粑》是个新剧,从创排至今不过两年的时间,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希望主创团队能够虚心接受、充分消化吸收专家们的意见,努力修改完善,力争将该剧打造成一部精品。”
艺无止境 勇攀高峰
10月26日晚,经过了四个月的打磨修改之后,《月亮粑粑》在湖南戏曲演出中心进行了“一改”首演,收获了现场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在次日召开的研讨会上,专家们在充分肯定该剧的思想性、艺术性的同时,又提出了新的打磨方向。
与会专家认真准备发言内容
“《月亮粑粑》是一部为人民代言的好戏,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的滚动资助实至名归”,原总政艺术局局长汪守德毫不掩饰对这部戏的喜爱,但谈到剧目首尾出现的两段《月亮粑粑》的童声唱腔,他建议去掉后者。汪守德认为《月亮粑粑》的唱段此前已经出现多次,且在不同的场景中表现出喜悦、向往等不同情感要素,合唱之后紧接着又出现童谣就显得比较多余。
山东省文化厅原副厅长、研究员陈鹏认为,相较“一改”前的演出效果,此次演出最大的改变是该剧的艺术意境和艺术意向变得更加统一和完整。同时,他也指出目前该剧的主要问题仍集中在第三幕。他建议应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国家背景进行适当的描述和表现,例如秦雅云最终得以转正,应该得益于国家的相关政策——对常年坚持在一线的民办老师给予脱贫支持和优化待遇,并非是秦雅云的学生当了县长的缘故。
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高级编辑刘玉琴表示这是她第二次观看此剧,剧中的很多细节都有了明显的优化和修改。同样,她也指出了目前的剧情还是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表现秦雅云被告知其转正通知出来了的时候,秦老师的反应和回复都显得太仓促,这个细节需要好好打磨、处理。“这是秦雅云苦苦期盼了30年的结果,突然接到这样的通知,应该有一个变化的过程。目前的状态,不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当时的背景。”
湖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陈涌泉是第一次观看《月亮粑粑》,他在研讨会现场表示“我觉得后面的戏写跑了,或者说游离了。学生庆祝秦老师从教30年,很热闹,但是风格与前面不搭。”他建议,把剧情的重点更多地放在秦雅云身上,着重表现主人公30年的命途坎坷,通过对这一个人的描写,可以反映整个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从而将该剧的厚重感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湘剧《月亮粑粑》剧照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王评章表示,《月亮粑粑》作为一部湘剧,但其湘剧特色体现得不鲜明,一些传统服饰等的出现,起到了一定的烘托作用,但在突出表现湘剧特色方面,还远远不够。“我们要增加一点地方特色,强化对湘剧的定义。” 王评章说。
湖北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一级作曲李道国表示,相比“一改”之后的音乐,他更喜欢改之前的。虽然修改后的剧目强化了主题音乐的使用,但他建议与其单纯地重复主题曲,不如进行变奏式的改变。“剧中不断重复演唱‘月亮粑粑跟我走’,可能会让观众记住几个乐句,但如果没有富有变化性的主题音乐的贯穿,整部剧目会显得很单调,不丰满。”
济南市京剧院院长、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于鹤咏指出,黄荆树小山村作为演员们的主要活动场所,其陈设应随着时代的推进而产生一些细微的变化,在不同时期融入一些典型的元素。在舞台形象选择、样式构建等方面应充分运用戏曲舞台的假定性原则,以剧中人物所处的具体时代,来进行气氛的烘托和营造。
“虽然没有面貌一新的感觉,但实事求是地讲进步很大。”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中国剧协《剧本》月刊原主编、编审黎继德如此评价湘剧院的“一改”成果。他也表示该剧目前需要重点修改的地方仍然在第三幕。在谈到黄荆树小学撤并的剧情设计时,黎继德认为,从秦雅云的人设角度考虑,她非但不该反对学校的撤并,还应当支持此举。他建议在情节设置方面,可以让秦雅云每天送孩子们去遥远的新学校上学。这样不仅更能体现出秦雅云老师的胸怀,也符合我国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实际情况。
“艺术无止境,我们永远在攀向高峰的路上。”湖南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倪文华听完与会专家的意见后表示,湘剧院主创团队会充分吸收专家们的意见,并整合、梳理此前北京研讨会上专家们提出的意见,继续进行打磨,争取把湘剧《月亮粑粑》推向一个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