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高级编辑刘玉琴:
好作品都是“磨”出来的。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锡剧《三三》的研讨会已经开了两次,这种抓作品、促精品的力度,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和对优秀作品从高原走向高峰的深切期盼。
这部戏的二度创作可圈可点。原著是沈从文的同名小说,带有散文诗化的文学风格,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和复杂的情节设计,清纯自然,带着淡淡的哀伤。将这样的题材转换为大型舞台剧目,而且转换得与剧种特点贴切、相宜,小说中主要人物青涩蒙胧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的向往与梦想,也被创造性地呈现于戏剧舞台上——剧团对题材的选择和舞台呈现,体现了艺术的眼光和勇气,也是一种智慧和自信,体现了张家港锡剧艺术中心的艺术实力和对艺术理想的追求、坚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
文艺作品既需要“大江东去”的气势磅礴,也需要“小桥流水”的幽幽静静,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才是一种健康、正常的文艺生态。人们内心的情感,爱恨,梦想,以及冲突和挣扎,应该成为舞台艺术反映真善美价值追求的重要内容。这部作品的题材和呈现样式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今天的座谈会是对再次修改之后的精益求精,是在鸡蛋里面挑骨头。上次研讨时,提到了关于“桃子”的形象、舞美风格、设计样式等,这次演出都有了很大的改观。
这次仅说几点个人想法供参考:
首先,人物的形体动作多一点灵动性。“三三”的扮演者董红表演细腻,每个动作都很讲究、有程式感,很耐看,背后应该是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但也因为设计感很足,有时觉得缺少了一种现场的灵动感。因为动作都设计好了,到了某个节奏、某个音乐、某个画面时,演员仿佛就在等着做那个动作一样,有时好像是为了做而做。其实每次演出都是演员的一次再创造,演员的每次上台都有进一步加工、提高的尝试。在这方面,演员自身的创造性和灵活性,以及根据现场和艺术规则自由动作的空间,还可以再发挥一下。既保持程式美,精巧性,又能在规则下自由发挥,表现出自然而然、自由创作的灵活性和常演常新之境,对演员是挑战也是刺激。
第二,桃子的形象究竟说明什么。原先感觉桃子的形象与整部作品的气质和风格不是很协调,现在改得顺多了。但还有一个问题,桃子的隐喻性到底是什么?她自己追求幸福而不得,所以疯了,这是她自身的内在逻辑。但是,对三三来说,桃子的存在是为了隐喻什么?三三对少爷说,“桃子姐姐真可怜啊,喜欢一个人而又得不到”——这其实是三三借桃子姐姐的事说出了自己内心的忧愁,对爱情向往而又无望,这一点上三三与桃子是有关联的。此外,三三还有自己的读书梦和对城市文明的向往。这几个层面,如何更有机、更有逻辑地梳理清楚?通过桃子,折射什么,观照什么,创作者自己心中有数,然后再有机融合,超越性思考,创造性呈现出来,这样是不是会更好?
第三,场景的气息连贯性加强。在转换场景时,有时有冷场的感觉,气息上不是太贯通。可能与暗场的次数多有关系,与音乐和演员情绪的调度,也有关系。有时前面演得火热,到暗场等待下一场景时,气氛变冷了,如何把气息的热度贯穿下去,需要在音乐等方面琢磨一下。
第四,现场演出有些唱词没有听清,可能是因为乐队声音过高把演员的声音盖住了。
最后,结尾三三穿的红围裙,好像并没有比前面出现的服装更好看,还可以再设计一下,结尾应该在审美品格上有一个形象提升。
锡剧《三三》,无论是内容题材的选择,还是艺术形式的呈现,都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祝贺张家港锡剧艺术中心。
(光明网记者贺梓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