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山东省文化厅原副厅长、研究员 陈鹏:
这部戏从第11届艺术节上第一次看,到滚动评审,直至现在已经看了好几遍了。按照要求,我提三点建议。
一、解决风格作品两重性的问题
我觉得这部戏的前半部分写得非常好,像一个现代寓言,尤其在《月亮粑粑》乐曲的笼罩下,把月亮、母爱、老师这些元素都融为一体,构成了一个意境。这部戏的韵味是少有的,所达到的审美境界也是现代戏曲中很难做的。多少人想写一个教师的故事,但是因为离不开现实生活的羁绊而陷入了困惑。这部戏的前半部分恰恰超脱了这种羁绊而进入了非常好的意境,我觉得这是最难得的。
但不足的是,从第三幕开始,意境转变了。前两幕时,剧作者是在很优雅、很沉静地书写,但到了第三幕,心态就发生了变化——我甚至感觉有一点逆反心理,把对这一题材的压抑和收敛的表达变成了宣泄,把前两幕对人物的同情变成了补偿,把忧伤变成了欢乐,把精神变成了世俗,把月亮变成了太阳。作者甚至带有一点狂欢式的满足在欢唱——孩子们县长也当上了、仪仗队也当上了、科学家也当上了、后来还当了舰长了……这种反差太大了,一下把前面很淡雅、很美好的意境打乱了。所以,我觉得作者的风格要统一起来。
二、加强人物塑造的内容和体量
所谓内容和体量不够,主要是秦雅云这一人物塑造得不够丰满,情节显得单薄。我觉得应从四条线上加强:第一条线是师生线,第二条线是转正线,第三条线是家庭线,第四条线是人物心理线。
首先是师生线。师生线应该是在持续中的,但现在的师生线中只有唱歌、救孩子等情节,甚至于小学之后秦雅云和学生都没有了联系,师生线没有了持续性。我在想,有没有可能在孩子们小学毕业进入中学后,让秦雅云继续关心他们、继续教育他们,告诉他们要不断地探求知识、不断地追求人生、不断地完美精神、不断地延伸生活……师生情需要不断地往前延伸和持续关注,才能够在最后学生学成回来感谢秦雅云的时候,构成充足的理由和这种对人生整体的关照体现。
其次是转正线。秦雅云转正的事情不断在说,一会儿迫不及待、一会儿又说让出去了——脉络不清晰。我觉得这一情节应该在关键的时刻出现。比如,姜明科等学生小学毕业要上镇中学了,考试考得很好,但按照村里分配的名额,他们入不了学,可能没有机会再继续读书——在这个时候,有没有可能让老师秦雅云用自己的转正名额换取一次让村里多数学生都可以上学的机会、继续深造发展的机会。这次出让转正机会,可能是别人都不知道的,但一定是可以感动观众的。师生情的不断延伸就是这个意思。另外,这些农村孩子要走向社会,考研究生、考军校等,我觉得应该在这些人生的关键时刻点上,体现对孩子的人生关照。也就是说,一是要把转正线脉络理清楚,二是要把转正线与对孩子们的奉献结合起来,就会更有意义。
第三条家庭线。其实这也是爱情线,我觉得发展得不清晰。一个知识女性和一个农村青年结合,肯定是有特殊机缘的。这个机缘是什么?应该是“用我的命换了你的命”。但这个重要的、可以决定爱情的起点,在戏中表现不明确。表达清楚这个起点后,他们的爱情后来在山里汉子的背上说了出来:一个说我只剩脑子和嘴了,一个说我有身体和腿;一个问,你能背我一辈子?一个答,我真想背你一辈子。他们间的感情是这么建立起来的,而且男人令人信服地背了媳妇一辈子。现在戏中这条线,房倒屋塌的时候没有铺垫好,两人就在一起了,让人感觉不搭。郑昌生和秦雅云之间的爱情也缺乏交流。如果表现好了,会是一段很有特色的爱情家庭戏。
第四条线就是主人公的内心成长线。现在的主人公没有内心的痛苦和折磨。其实这恰恰是主人公最大的苦闷与奉献。比如,马上要面临高考了,秦雅云可能和秀儿、姜明科说你们要好好学习、要走出去,谈人生、理想等,谈着谈着主人公控制不住自己而放声大哭……她给学生指出的路、她希望学生要走的路,恰恰是她为了山里的孩子而无奈放弃的路、是她心中憧憬却不得不牺牲的生活之路。如此,从内心的悲苦与成长来进行刻画,可以帮助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丰满。
三、加强精神力量的支撑
我觉得整个作品缺少精神支撑。如何走出大山、如何融入新时代?教书育人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现在这个时代,教育已经不仅是传授知识了,更重要的是教育做人。最后,大山随着学生们的改变也改变了,这种象征意义是要有的。注重精神引领应该成为这个作品的一个象征点。当然也不要刻意说教,而是让时代与理想在戏的精神品质上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呈现得更丰满、更具有象征意义和前瞻性。
另外,阅兵式的使用,在艺术上有点“客大欺店”的感觉,怎样处理还没有想好。
期昐一部中国舞台剧的“山村女老师”诞生,祝这部戏越来越好,谢谢。
(光明网记者贺梓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