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谢伟锋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艺术作品是人类心灵的映射与写实,从构思之初,就被创作者赋予了它启迪思想、温润性情、陶冶人生的诸多心思。不过,最初的梦想总是好的,但如何流传于世间,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则是考验艺术作品打造和琢磨的功底。
近日,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滚动资助大型剧目锡剧《三三》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部根据著名文学家沈从文老先生的小说改编而成的锡剧,是一部集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身的舞台作品,有着较高艺术水准、时代精神和正确导向。《三三》从2015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到今年获评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这一路走来,不乏对国家艺术基金对文艺作品“抓精品、攀高峰”的要求的渐进渐悟,并以此为目标,锤炼出自家作品的韧度和强度。
文艺作品的反复锤炼,很多时候,要借助于外力的作用。文艺作品初创者纵使有过人的天赋,也终究是“一家之言”。从文艺作品的进化论而言,是需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多角度围观与论辩。即便是一件已成气候的文艺作品,但并不意味着它就此关上升级创新的大门,尤其在很多细节上,其实更有“捋一捋”“顺一顺”的腾挪空间。这种语境,我们也可以在《三三》专家研讨会上管窥一二。
“该剧对女主角三三的二度创作缺乏具体的刻画”“人物桃子的转变稍显突兀,和作品的总体风格反差较大”“强烈的戏剧冲突后缺乏巧妙过渡”……没有泛泛之谈,也没有点到为止,在《三三》专家研讨会上,提意见、找毛病是与会者的主基调。到场的,无不是国内文艺创作的成名成家者,作为“专业的事就应该找专业的人”,他们更能够直入主题,对《三三》的故事主线、叙事节奏、人物形象予以细节的斟酌和打磨。这种众人拾柴,是让《三三》能够拾级而上,从此把作品整个立意和境界更上一层楼。如此精益求精,不啻是文艺作品之福祉。见功底的是,对于《三三》的集体琢磨中,都在于抽丝剥茧之间的推敲和论证。譬如对《三三》中一些非主角的小角色该如何回应进作品主线,与会者都给予了心境转化的延伸想法,从而让故事演绎到“举轻若重”。这种“小”处见真章,恰似“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比一目十行的通篇审阅更加考验人心与眼力。
不放过文艺作品里的“小”,才能见到作品意境里的“大”。这种维度,就正如空政文工团编导室主任、国家一级编剧王俭寄语《三三》时所说的:“小人物折射大时代、小情怀搅动大波澜、小格局渗透大气象、小清新蕴含大意境”。对文艺作品中“小”的落笔和着墨,看似不如把作品推动重来的大开大阖,但推敲其中的每句话、每个动作,都是成就大作的基本功。而在当下,这种“以小见大”,反而成了稀缺资源。
美玉都是琢出来的,好文都是改出来的,好的作品都是精雕细琢的,而这就是文艺工作者的工匠精神。《三三》这场专家研讨会上,对于作品细枝末梢小小的“望闻问切”,给我们输出了一场文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现场写实,凸显出国家艺术基金对于文艺繁荣的责任和担当。优秀文艺作品就应该这么来的。而这也是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作品所必须秉承的初心。(谢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