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开栏语】
为切实加强网络文艺评论工作,积极推动网络文艺发展,建设主流网络文艺评论阵地,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与光明网共同主办“网络文艺观察”(原名“网络文艺评谈”)网报联动专栏,针对当下网络文艺领域的热点话题积极开展评论。现面向社会征集优秀网络文艺评论稿件,择优刊登于光明日报。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期待您的原创来稿!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唐宏峰
1992年,图像理论家米歇尔宣称“图像转向”到来。此后,图像转向、眼球经济、图像时代、视觉文化时代的呼声不绝于耳。人类的经验更具视觉性或更加视觉化,不可见成为可见,视觉真实尤为凸显。若问什么是最具代表性的图像,盛行于各种网络媒介尤其是社交软件中的自拍图像尤其值得一提。
朋友圈:图际取代人际
自拍真正大规模地出现,并成为重要的图像类型,源于高像素摄像头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随身携带的手机摄影,使得图像的生产前所未有地方便、快捷。数字图像时代的人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是图像的使用者(既是主人,也是奴隶)。
海德格尔曾判定“现代世界的图像化”,认为“世界作为图像出现”,而现在更发展为个人生活的全面图像化。人们随时随地举起手机拍照,包括美食、美景、新衣、新物、天空、花朵,还有自己。一键收纳世间万物,记录人生百态。而更关键的是传播,建立在移动互联网基础上的社交软件,使得图像生产的同时就是传播。拍照是为了“秀”和“晒”,为了被他人看到。这是一种图像生存。人们在微信上随时展示自己的生活状态,将自身变为图像,并用图像与他人的图像交流。如是,图像与图像的关系取代了人与人的关系。
微信朋友圈中的图像世界五彩斑斓,图与图之间问候、私语,人际的亲昵变成了图像之间的随机关系。我的图、你的图和他的图,被名之以“朋友”。现在,我们熟悉朋友的图像要远胜于熟悉他或她本人。朋友圈中的图像随时在生产,随时被传播,也同时被以主题、作者、类型或其他任何标准来归档。
自拍与摄影视觉性
自拍图像具有高度的同构性,这主要是手机摄影条件和当代美人观念影像的结果。手机摄像头通常不具备广角焦距,难以把握全景,而擅长拍摄局部。这在自拍时特别突出。手机自拍只有一种连贯动作——伸出右手、面朝手机、作出表情、轻触拍照键,因此,一臂的距离和胳膊之于人脸的角度,从根本上限制了自拍人像的构图。自拍几乎都是半身像、头像、大头像。而像45度侧脸、剪刀手、嘟嘟嘴等特定角度、动作和表情等,则是当代年轻女性美(甚至也包括男性)的流行观念。不得不说,那无数闪烁、夸张变异、漂白的脸,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典型的人像图像。
自拍当中,甚至出现了由各式各样生动夸张的表情图像组成的“表情包”。表情何以成为当代最主要的图像?在漫长的古典图像文化史中,人在特定情绪下的表情从来都不是造型艺术呈现的重点,甚至恰恰是需要规避的。莱辛在《拉奥孔》一书中回答了为何拉奥孔在史诗中放声狂叫,而在雕塑中仿佛是微微张口叹息。他认为这与古希腊人的品性无关,而是来自于造型艺术形式美的原则要求:雕塑中大张的嘴巴像黑洞一样并不美。造型艺术以美为最高原则,激情体现于外表的扭曲是破坏美的。后来,经由浪漫派的思想洗礼和艺术自律的美学建构,现代人的主体性被建立起来,自然情感的正当性被接受。激情的表现成为艺术的主要内容,夸张变形的人脸表情才得以进入艺术,就像蒙克的《呐喊》。
然而,与当代表情图像构成直接来源的倒不是现代绘画艺术。那种抽离出来的、特写的、放大的、瞬间的表情,是摄影照片的贡献。摄影术出现后,人像迅速成为摄影的主要题材。但摄影照片的真实性根本上并非来自于与对象严丝合缝的相似,而是它与对象的同一,它分享了对象的真实性,它是对象物自动的光影产物,它的真实来自于对象物的真实。因此,再失真的摄影照片,真实性也高于最逼真写实的肖像画。
人的脸孔和表情成为摄影视觉性的最佳体现,这一方面是由于上文所说之摄影分享对象的真实,另一方面则是摄影对瞬间、断片、局部和细节的捕捉。因此,运动的身体、瞬间的表情等正是摄影本性的体现,摄影擅长捕捉某种情绪条件下的表情,并将其突出、凝固。摄影视觉更可以特写,将对象从环境中截取出来,取其最具吸引力的部分,不计其余。本雅明曾用巫师和外科手术医生之间的差别来比喻绘画和摄影:前者与病人身体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后者则探入人体内部。本雅明如此敏锐,摄影术后的图像文化充分证明了这种瞬间的、断片的视觉组织方式如何改变了人像传统。
自拍将“木乃伊”式的摄影真实属性发挥到极致,现在人人都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再现、复制、保存和传播自己的影像。我们经常具有一种特殊身份——被拍摄的人或摄影镜头前的人,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罗兰•巴特非常敏锐地提出了这个问题,指出摄影行为使被拍摄者处于一种非常规状态,照片中的人是另外一种存在。现在,当我们举起手机、睁大眼睛、伸出剪刀手,我们已经提前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扭曲的影像。这个影像是拍摄者从自己身上主动提取出来的,并用它取代自己的肉身。照片比本人更真实,我们以此影像进入人际,与他人形成关系。
现在,人与图像的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密程度,我们是那么渴望将自己变成一个虚假影像,让它代替自身进入“无地”的恒久流通之中。携带自拍杆旅行的人,仿佛与鬼魅同行,她从来没有看向风景,而是永远望向手机,随时准备将自己化为一个影像。换句话说,“我”不重要,我的照片才重要。轻触拍照键之后,“我”消失了,而那个影像获得了生命,在朋友圈里闪光,图像与图像之间相互密语和点赞。
图像的物化景观
在自拍头像的周围,是大量与其风格类似的图像,即各种局部的、特写的“物”的图像,例如新买的杯子、带了戒指的手、鞋子、脚、腿、大头、半张脸、新做的菜品、咖啡、咖啡馆的角落,等等。在社交媒体中,浅焦特写的局部图像远远超过全景完整的图像,笔者称之为一种“物化景观”。在网络上传播的图像丰富多样,我们从中看到了一种“物”的凸显。这类图像,似乎才能满足“晒”“秀”的需求,呈现给人看。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将对象呈现为“物”,以“物”的方式呈现一切对象,而非表现自然、完整的生命形态。朋友圈里的物化景观,正是我们当下最大的现实。(唐宏峰)
【相关阅读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上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