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罗怀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艺术总监、一级编剧):
感谢国家艺术基金对《水莽草》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个剧目的期许。对国家艺术基金来说,《水莽草》所获得的,绝对不是一笔资金,更重要的是一种标准,让他们把自己放在全国第一流的作品上来要求自己的修改和提高,我是见证了这个戏从创作到演出到修改的全过程,当国家艺术基金没有介入的时候,这部作品最高的极限就是一部优秀制作,国家艺术基金介入以后,从资助到验收,做了大幅度的修改,验收之后又进入八台,他们对自己又新的要求,又有新的提高。到昨天晚上这台戏已经有了精品的品相,这是哪儿带来的?我也要说一句感谢国家艺术基金的话,这正是国家艺术基金所期待的作品,最需要的一个优质标本,如果我们每一个受到资助的剧目都能像《水莽草》剧组这样认真对待,一点不造假,包括四十场演出,实打实的,而且把剧种发展、梯队建设、剧目修改,都融在演出之中,那作品就会更加优秀,因而,我觉得应该好好剖析这个标本,好好总结。
这部戏是最有品相、最有含量,也最有风格感,这个风格感是那么恰如其分,适合这个剧种,又适合戏曲,同时又弥漫了一种现代气息,让我们现在的观众欣赏没有障碍,我从主创角度来谈,是一个代表作,但从滇剧的剧种发展来说,它是在一个交汇点上,地域和传播的空间、剧种和当地的审美,它找到了一个恰当的交汇点,也就是这个剧组的作品,当之无愧进入新时期来的代表作,不仅是玉溪滇剧院,是整个滇剧,甚至可以说云南的戏剧。我们可以回溯云南省30年的戏剧创作,前面有很多剧目,在各个角度有突破,但这样完整、这样整合,并且形成一种当代的美感,在美感当中地域性和它的传统韵味丝毫没有丧失,所以我觉得它是滇剧和云南省戏剧创作的新收获。它应该代表云南省去更大范围、更辽阔的赛场去争金夺银,包括今年第十一届艺术界,它需要这样具有鲜明地域感、时代感的作品。
当然,作品还有提升的空间,因为这个作品更多的是带有心理剧的特点,至少有三个地方觉得不顺畅,包括表演、音乐等,要通盘考虑。比如:首先关于婆婆49天自然死亡的这么一个赎罪心理,这个心理如果出于表面,就削弱了这个作品,净化人心善的品格,这49天应该是丽仙自己的决定。我不能说,但我剩下的就是49天,我这49天还要缔造什么呢?但生活是非常具体的,当有刁难的时候,她不舒服还是有的,但是她就会用这个49天来说服自己,会跟一个误食误喝水莽草,本来是我应该喝的,那还能跟婆婆计较什么呢,跟一根草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这个心理要调整过来,调整过来对下面整个戏剧进度会有深度,生活是这样的自然、这样的和谐,到意识到时日不多的紧迫,想再拉住生活,乃至要最后第49天,我愿意用我的命去换婆婆,人有一个爬坡的过程,生活情趣所感染的,但我们没有进戏,这个要调整。因为我们戏做的就是用善完成对生活和情感的过滤,进而上升为美。我们美感是通过善,有很多是真的想死,绝望也是真。因为这样上升的美更加纯净,希望考虑。
其次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下。要下地狱,不是你想去就去,你想去就去了,这有点儿戏了,这是以前那传统戏演出留下来的痕迹,到今天应该让人过去,49天,天哪,我应该怎么办。然后你就演了一个戏,观众更明白,神游了一下地府,这都真实,你大脑想是不是到哪儿办一个签证,跟谁到庙里烧一点香,谁都不相信你可以下地狱,但你先演,演完了有一句解释,吓死我了做这个梦,手上还抓着什么东西,就像杜丽娘,到底有没有柳梦梅,就相信她去过了。还有什么一个气息,还历历在目,这就完成了。
第三,就是判官,那里有一个好的煽情点,那个地方泪点到了,但是泪没下来,笑声到了,但没有洋溢出来。就判官说来一杯水莽草的时候,丽仙拒绝,想要马上死,因为她的心理是你们懂不懂什么叫感情,49天的日子我怎么过,我每天跟我相爱的人、相亲的人,我舍不得的人不能说真相,每天都领教这样的感觉,那是什么滋味,人都希望有感情。但这种感情对我们每天都是伤害,每天都是痛苦,来一段抒情可能掉眼泪,这要感动整个地狱,整个鬼类都感动了,所以大剂量让她一下死掉。
这三点都和心理有关系。另外,我对编剧有一个新要求,就是语言朴素的风格要保留。但是朴素不代表没有诗意,再朴素的语言,里边都有韵味,都有诗意,大剧种就要有戏曲的味道,什么叫千锤百炼,就是我没事就把那一段唱词放这儿,提炼它的韵味和诗意。
再一个我对梁先生说的,你觉得哪儿可以写出一两段可以传唱的经典唱腔地方,主动拿意见,跟编剧、导演一起来做,跟他们一起设计。希望下次到这的时候,很多人,包括观众,在剧场里会有哼唱,主题歌也好,重点唱腔也好。这部作品已经打响了,一定能站住,传得开没有障碍,现在传之久远,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希望一部精品在我们的见证下诞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