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创:战神》的突围与好莱坞科幻的困局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创:战神》的突围与好莱坞科幻的困局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5-11-07 11:34

从荧光网格到存在深渊

——《创:战神》的突围与好莱坞科幻的困局

  作者:刘健

  国庆档之后,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略显冷清。当此之时,打造出赛博战士阿瑞斯穿越虚实边界的视觉奇观、延续“创”(TRON)系列四十年叙事脉络的影片《创:战神》,本可为电影市场带来一丝活力,却暴露出好莱坞科幻电影在创新与保守之间左右摇摆的结构性矛盾——相较于前两部作品对数字空间的先锋探险,新作本可承载更深邃的赛博哲学思辨,却终究未能打破好莱坞的叙事茧房。

《创:战神》的突围与好莱坞科幻的困局

  1982年,《电子世界争霸战》(TRON)以“荧光网格”初绘数字空间的朦胧轮廓;2010年,时隔28年的续作《创:战纪》则试图搭建连接虚实世界的桥梁。两部前作的价值在于,为“赛博存在”这一命题埋下了思想种子:前者以“用户与程序”的二元对立,折射出冷战后技术扩张带来的社会焦虑;后者借角色奎拉的现身,探索了跨次元的可能性。然而,这两部作品的探索,本质上仍停留在好莱坞早期科幻电影中常见的“技术奇观”与“个人英雄主义”叙事框架——视觉层面过度依赖光轮美学的符号化表达,叙事层面囿于“反抗科技垄断,继而成为新的权力掌控者”的循环。这也为后续作品的保守化走向,埋下了伏笔。

  值得深思的是,前两部作品暴露出的问题,恰恰是好莱坞早期科幻电影的缩影:过度依赖技术奇观来填补思想深度的不足,并习惯性地运用个人英雄主义叙事来简化复杂的科技伦理议题。《创:战神》作为该系列的第三部作品,本应肩负起突破这一框架的重任,却最终在“锐意创新”与“墨守成规”之间踟蹰不前。

  作为系列作品的转折之作,《创:战神》打破了前两部作品中“单向入侵”的模式,构建起虚拟与现实双向干预的全新叙事范式——阿瑞斯驾驶着光轮在洛杉矶高速公路上飞驰,将程序武器转化为现实世界中具有破坏性的力量。这一设定已不再是对数字世界的简单描绘,而是对人工智能技术与元宇宙时代的一次直接叩问。阿瑞斯这一角色的塑造,更堪称点睛之笔。这位觉醒了自我意识的数字生命,以“如果我能流血,你们会承认我是生命吗?”的诘问,延续了弗兰肯斯坦的现代寓言,将“赛博存在”的哲学思考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然而,这些闪光点很快就被好莱坞程式化的叙事套路所消解。反派朱利安将数字生命武器化的设定,本质上延续了《异形》系列中威兰德公司技术垄断的叙事逻辑,未能深入探讨AI军备竞赛背后更复杂的伦理困境,而这一探讨明显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形式上,尽管电影保留了工业风配乐和经典的光轮美学,但这更像是对系列元素的直接挪用——例如蓝色代表秩序、红色暗示强权,其视觉符号体系与《创:战纪》相比几乎没有提升,缺乏新意。在叙事上,影片依旧困于“英雄觉醒、对抗反派、拯救世界”的固定模式,阿瑞斯的自我探寻过程被处理得如同游戏任务,导致深刻的存在主义思考被表面化的视觉特效淹没。

  这种既想突破又不愿意冒风险的“叠加态”,恰恰是当下好莱坞科幻电影所面临的集体困境:试图借助前沿科技议题来彰显作品的深度,却不敢脱离业已成熟的商业框架,最终只能在“创新”与“安全”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用套路包裹微弱的突破。

  回溯好莱坞科幻电影的黄金时代,《银翼杀手》对“复制人伦理”的深刻探讨,引领了后工业时代人们对自身存在的重新思考;《星球大战》以恢宏壮阔的太空歌剧,重构了科幻电影的叙事边界;《黑客帝国》更以“模拟现实”的超前命题,领先时代近二十年。那时的好莱坞科幻电影,是引领思想解放的先锋,是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典范。而如今,其引领性正在日益被“保守化”取代,这种趋势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其一,内容层面的思想收缩。当下的好莱坞科幻电影,不再敢于触碰尖锐的科技伦理议题,转而过度依赖“反乌托邦”“技术垄断”等反复使用的陈旧命题。《创:战神》本可以对“存在本质”进行更深入的追问,却最终简化为“反抗邪恶反派”的表层叙事。类似地,近年来涌现的《银翼杀手2049》《沙丘2》等作品,虽在视觉层面有惊艳的奇观呈现,但思想深度远不及前作,更像是对经典的怀旧式复刻。

  其二,形式层面的程式固化。影片视觉风格呈现出高度的程式化:赛博朋克题材必是霓虹闪烁的雨夜,太空题材必是冷色调的金属质感,光效与配乐沦为吸引流量的工具,而非服务于叙事的载体。《创:战神》的光轮美学虽然堪称经典,却未能融入新的视觉语言,与前作相比甚至显得有些僵化;叙事结构更是过度依赖IP续作与改编,原创力匮乏,即便有新IP出现,也难以跳脱“个人英雄+家族恩怨”的窠臼。

  其三,价值表达的单一化。长期固守西方个人英雄基调,忽视多元价值立场。《创:战神》中阿瑞斯的觉醒,本质上仍然是“孤胆英雄拯救世界”的传统模式,未能真正触及“集体与个体”“技术与人文”之间更为复杂和多元的关系。在面对全球化背景下日益凸显的科技伦理议题时,好莱坞的电影创作者们仍惯用西方中心主义的视角进行解读,难以引发广泛共鸣。

  当《创:战神》的橘色光轮最终在洛杉矶的夜空中消散时,它所留下的不仅仅是对赛博存在这一哲学命题的深刻追问,更是对好莱坞科幻电影保守化趋势的深刻警示。中国科幻电影不必亦步亦趋地追随好莱坞的老路,而应扎根于本土文化土壤,以独特的东方视角、多元化的价值表达、锐意创新的形式语言,走出一条去程式化的全新道路。毕竟,科幻电影的核心从来都不是技术奇观的堆砌,而是对人类未来的多元想象——这份想象,绝不应被任何既定的套路束缚。科幻的本质,终究是借未来之镜,照见人类文明的永恒诘问。

  (作者系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刘 健:《创:战神》的突围与好莱坞科幻的困局

  • “牛王本是心猿变”:孙悟空的自我斗争与超越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根本举措,更是打通文旅消费堵点、提升消费质量、激发消费潜能的“金钥匙”。
2025-11-05 10:52
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持初心使命,在宏伟蓝图指引下不断增强国家实力、丰富国际理念、落实行动计划,以中国式现代化开辟民族复兴新境界,铸就了中国国际地位历史性提升的坚实根基。
2025-10-31 09:42
上合组织必须坚持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开放包容、公平正义、务实高效五项原则,这是对“上海精神”的治理化表达,是将价值共识转化为可操作准则的关键一步。
2025-09-03 15:23
二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的堵点,引领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2025-08-15 15:58
面对“内卷”困局,平台经济已经走到了必须转型的十字路口,而转型的主题词应该是“创新”和“价值”,它们是平台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自救之路,更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2025-08-05 14:49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