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赴山海》:画不出的江湖,放不下的古偶,拍不出的侠义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赴山海》:画不出的江湖,放不下的古偶,拍不出的侠义

来源:文汇报2025-09-28 09:58

  作者:张学谦

  三亿元投资,温瑞安原著改编,以及前作《莲花楼》的人气,武侠新剧《赴山海》终究还是“爆了”。不过,却是口碑爆裂,而非成为新“爆款”。

  纵使有着千万粉丝托举,各大平台首页强推,《赴山海》如今已成为“吐槽”的标杆,热度也日趋下滑。

  《莲花楼》的火爆,开辟了一条新的武侠剧创演路径。《赴山海》便是在此路径之中,试图延续武侠剧成功的剧作。然而,其今日口碑之告急,恰好揭开《莲花楼》中潜藏的武侠小说新式改编的创演困境——经典武侠文学、网文式编剧与古偶式演绎之间的消长难调。

  格格不入:“松弛”的主角们与残酷的江湖世界

  《赴山海》的主角肖明明是一个被现实磨平棱角而又喜欢“爽文”的现代人。慵懒、有气无力、松弛、无责任感大都可以视为肖明明的特征标签。而他穿越进小说之后,却成为了视忠义如性命,且胸怀江湖大志的萧秋水。这种强烈的人物反差,本应该能够呈现一个现代人经验江湖、见证忠义、重拾责任的成长过程,然而,过分“松弛”的演出以及剧情,不但无法展现温瑞安笔下残酷的江湖世界,同样也无法有效呈现主角的成长过程。

  《神州奇侠》系列之正传是《赴山海》改编的情节基础。温氏小说,文笔尤近古龙——既多“文青”式短句,强调氛围,又多大段独白,描摹内外心境;情节则似卧龙生——高手层出不穷,如下水饺,情节不至结局,则反转不停。《神州奇侠》更是典型,小说几乎是过五页必出新高手,过十页必死旧高手,阅前页刚为兄弟两肋插刀,翻后页兄弟间便已相互捅刀。这便呈现了温瑞安对江湖几近乎残酷的理解。江湖的底色是欺骗与背叛,是尔虞我诈与朝夕不保。因此,在这险恶江湖之中能够贯彻“侠”与“义”的人方显得崇高。也因为此,侠义之人,大都是宁折不屈,不为瓦全,已几近刻板之态,同时近乎处处碰壁,多遭暗算。小说中的萧秋水便是这样一个人物。

  在如此残酷的、被动性的江湖世界里,肖明明的行动却是因为“系统”所迫而不断推进的。“系统”的使用固然使改编更符合现代网文读者的穿书爽文的心理期待,然而却割裂原本紧张的武侠江湖。来自系统的任务与现代人身处古代而独有的优势感,消解来自强压迫环境的被动性,用现场调制的无冰鸡尾酒征服了古代的酿酒大师,堪称这种现代人“松弛”感自我表达的极致场面,不但消解原著中严肃正经的萧秋水形象,更让“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严肃性在这种“迷之自信”中俨然成为一出笑话。

  《赴山海》在其已播出的剧情之中,一边用着温瑞安笔下角色间时时刻刻相互背叛的剧情设计来凸显江湖残酷,侠义应显,另一边却又处处扬洒着这种几乎是现代轻喜剧式的“松弛”感,导致了角色与他们身处的世界底色格格不入。对观众们来说,角色是理解影视剧的重要切入。如今大多数观众都已经没有温氏小说阅读的基础,这样的改编不但未能建立起经典武侠世界与现代观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反而使观众无法理解角色在江湖中行为逻辑,导致既无法理解江湖之残酷,也无法共情这些角色,更遑论那些剧情演出中莫名自我感动的侠义之举了。

  似侠非侠:理不清的“大男主”与剪不断的“古偶剧”

  众所周知,在经典的武侠文学中,故事的核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男性为主,虽然不乏《荒江女侠》之类的女性主角作品,但无论在数量,还是在人物表现上,男性角色始终都是理所当然的中心。《赴山海》作为新式武侠剧,亦将“大男主”视为其宣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以此使自身区别于当下颇流行的以女性观众为主的古偶剧。

  然而,在见惯了大女主、古偶言情等剧集的当下,如何想象“大男主”反而成了一个困难的问题。在《神州奇侠》原作之中,大侠萧秋水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形象,并且贯穿全书。萧秋水的成长更多依赖在江湖阅历的锻炼,其赤诚之志与刚毅之气是从未曾改变过的。相比之下,穿书而来的肖明明,无论如何都无法称得上是侠。《赴山海》试图将肖明明描摹成一个最终成长为萧秋水一般的大侠的“大男主”,但是无论是在剧情设计层面,还是在主角的演出层面,都透露出全剧上下对“大男主”的陌生。

  穿书后的肖明明身上淡粉色的纱制古装,配合着各类闪光装饰,再加上由母亲亲手为其编的细长发辫,配上演员堪称粉嫩的妆容,即便是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大概也不会有任何关于“大男主”的联想。配合着剧情中萧秋水母亲对萧秋水的过分溺爱——是的,在一个长幼有序、尊卑有位,同时又尔虞我诈的江湖之中,萧秋水的母亲对穿书而来的肖明明有着堪比现代人的溺爱,这种溺爱已经超脱了过去任何经典武侠文学中偏爱的程度。实际上,编剧在剧本后期也多少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在剧情中更强化了肖明明“大侠化”的过程,但是却依然没能理解萧秋水的大侠本质——并非为了个人复仇,而是纯粹的侠义精神。尽管编剧试图给穿越前的肖明明增加上了具有家国情怀的情节来呈现其“义”,然而剧集的整体风格却让这种改编沦为增加戏剧性的附庸情节,失掉了应有价值。

  或许,可以以《神州奇侠》是上世纪60年代的小说,大家不熟悉为借口来开脱一下,然而细观《赴山海》的剧情,便知其是有意如此设计的。在理不清“大男主”为何物的背后,是整个剧组对于“古偶剧”获取流量与聚拢粉丝的高度依赖。最典型的就是在情节之中大量地安排了萧秋水与柳随风之间,明显让人展开联想的台词。实际上,B站已经有了关于萧秋水与柳随风的“嗑CP”混剪视频了。这样,也就更容易理解,为什么《神州奇侠》小说中充满阳刚之气的“神州结义”到了《赴山海》之中,便成了围绕萧秋水的偶像天团了。青年侠客之间没有共同的江湖理想,亦没有对江湖侠义的担当,有的只是青年偶像之间的互撩与互戏的轻浮之感。

  显然,在经典武侠文学的框架之下,“大男主”的孤绝与意气是无法兼顾作为流量密码的“古偶”设计的。不然,经典武侠剧也不会落得鲜有问津的地步。

  不见江湖:仙侠虚景的滥用与江湖实风的隐匿

  与古偶式剧情设计一致的就是整部剧集中无处不在呈现的由特效制作的仙侠风格的景观。较高的色彩饱和度以及宏大错落的建筑场景,固然是流行的布景设计与滤镜模式,但是却显然不适合江湖基调。

  经典武侠文学的江湖世界,虽不乏花天酒地,挥洒千金的豪情故事,但是大侠们的生活底色大都具有一种堪称“清教徒”的严苛性。尤其是在温瑞安小说中,父子亲人之间、叔侄姑嫂之间都有着近乎严苛道德责任与礼仪关系,与之相伴的便是更为简洁、便利的生活场景。这种几乎写实的江湖世界与浮华的仙侠景观之间有着很强的割裂。在浣花剑派被权力帮围剿的剧情之中,原著中浣花剑派是一个精巧设计,步步机关,易守难攻的门派庄园,而在《赴山海》之中,变成了只能在门口你来我往,诺大一个剑派毫无御敌之力,彻底失去温氏煞费苦心所勾勒的江湖景致。

  此外,《神州奇侠》本身有些公路小说意味。萧秋水的足迹遍及四川、两广、云贵、山陕等地。各地奇峰异景,往来车马、俚俗文化都有不少涉及,以此来呈现整个江湖的庞大与错综。虽说《赴山海》将整个世界架空,但是萧秋水依然还是经历广袤的江湖。可惜的是,由于大量使用室内拍摄加后期制作以及并不高明的实景拍摄,导致无论是在与剑王对峙,与李沉舟对决,还是八老穿功等情节场景中,不仅缺乏江湖场面应有的气魄,而且因为过于明亮、干净和色彩饱和,使其太过美艳而远离了江湖味道,更未能呈现温氏武林江湖的恢弘与背后人物关系复杂。可以说,无论萧秋水身在何处,剧中所有场景的设计都是为能够突出萧秋水,江湖失去了自己的厚重。自然,没有江湖依托的侠客们也成了无根之木,看起来也就变得不武不侠了。新式武侠剧首先应当是“武侠”。

  《赴山海》使用网文叙事的穿书、系统、游戏等要素重新改编经典武侠文学的做法本应是一次好的尝试。以新式叙事带旧时故事,由此产生的强烈的反差感正是改编的看点所在。然而,过分地去迎合古偶与仙侠的流量式制作,以及对成功路径高度依赖,不仅没能够将这种新旧反差呈现出来,反而变得不伦不类,既失掉了武侠的底色,也没能占到古偶的便宜,堪称赔了夫人又折兵。

  《赴山海》目前的口碑下滑,并非是武侠文学不适应观众与市场——毕竟前有《莲花楼》成功的范例,而是由于无法理解在当下的影视剧审美环境中如何有效地重现武侠叙事所导致的。当红明星的参演以及对流量的追求,或许是导致制作不得不遵循流行制作轨迹的原因。然而,事实再次告诉我们,影视剧的优劣始终都是以内容为王道,武侠剧无论被冠以什么样的名头,像一部武侠剧,有江湖的味道,才是理所当然的核心所在。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捕风追影》:犯罪动作电影如何找到个性化的叙事路径

  • 陆玄同:秦腔该以怎样的姿态前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上合组织必须坚持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开放包容、公平正义、务实高效五项原则,这是对“上海精神”的治理化表达,是将价值共识转化为可操作准则的关键一步。
2025-09-03 15:23
二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的堵点,引领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2025-08-15 15:58
面对“内卷”困局,平台经济已经走到了必须转型的十字路口,而转型的主题词应该是“创新”和“价值”,它们是平台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自救之路,更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2025-08-05 14:49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