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邢 晨
从《凡人修仙传》《全职高手》《超级神基因》《我真是大明星》到《诡秘之主》,越来越多的中国网络文学作品进入北美市场,这不仅是故事本身的走红,更是文化符号和叙事逻辑的跨界旅行。也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我们才能更清晰地看到中国网络文学如何在北美逐步生长,并完成从零散传播到体系化传播的历程。
其实,中国网络文学从发源至成熟,各个阶段的成长经验都与北美有着密切联系。1989年,中国留学生在北美创建了“中国电脑新闻网络”,被认为是中文网络文学最早的组织之一。两年后,《华夏文摘》在北美创办,被普遍视为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中文电子周刊。进入21世纪,随着国内网络文学的快速成熟,其海外传播首先在北美显现。2014年翻译平台Wuxiaworld的建立,以及《盘龙》的现象级出海,成为中国网文早期“走出去”的关键事件。2016年时,创立于美国、专注翻译中国网文的网站Gravity Tales的总点击量突破2.5亿。
当下,网络文学在北美的传播不仅停留在文本层面,更延伸至IP层面。最初,中国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作品进入北美市场只是个例,如改编自流潋紫作品的《甄嬛传》被剪辑成短剧并加入主角的老年形象,以美版形式登陆美国,成为首部在美国主流电视台播出的中国电视剧。这一事件为中国网文改编作品打开了进入北美主流媒体的通道。随着全球IP生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作品进入北美市场,如《天盛长歌》获得美国权威电视媒体TV Guide推荐,被评价为“东方《权力的游戏》”,IMDb(全球知名的影视信息与分析平台)评分超过8.6。《庆余年第二季》则成为迪士尼首部面向全球同步发行的中国内地电视剧,并在Disney+平台的中文剧集中取得了最高的热度排名。这些频发的影视作品传播现象表明,中国网络文学IP已经进入北美主流流媒体平台的推荐体系,并在内容分区上取得突出位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的第四届中加国际电影节上,由中国网络文学IP改编的大电影《全职高手之巅峰荣耀》与电视剧《将夜》分别获得“最佳动画奖”和“最佳电视剧奖”。从电视台到主流流媒体平台,从观众数据到国际奖项,中国网络文学IP以多种形式进入北美,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传播景观。
影视改编为中国网络文学进入北美提供了一种视觉化的通道,而竖屏短剧的火热则代表了中国网络文学面向北美市场的新一轮传播风潮。全球性的移动应用商业情报分析机构Sensor Tower的《2025年短剧出海市场洞察报告》显示,在全球短剧出海市场中,美国已经成为消费能力最强、付费规模最大的区域市场。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短剧的叙事逻辑本质上是网络文学的一种“泛化叙事”,其核心的“逆袭”“爽点”结构正是网络文学的精髓所在。作为网络文学传播逻辑的一种新延伸,短剧通过将网文中的叙事元素、情绪逻辑与爽点机制转化为短视频化的表达方式,使其得以在北美市场获得新的受众基础与文化影响力,完成从文本到视频的再一次跨媒介传播。
当下,中国网络文学正与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比肩,成为世界四大文化现象之一,通过叙事输出及其影像衍生,北美观众不仅消费了一种新颖的文学样式,更在潜移默化中体验着另一种文化价值观与情感逻辑,从而推动文明互鉴。可以说,中国网络文学在北美的传播,是一场跨越文本、媒介与产业的文化实践,其持续性的出海成绩不仅印证了中国故事的全球吸引力,也标示出中国网络文学正在全球文化消费格局中逐步确立更为独特的位置。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理论评论支持项目《中国网络文学对美传播研究》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