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童话的主角——读《长翅膀的小孩》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童话的主角——读《长翅膀的小孩》

来源:文艺报2025-09-24 09:29

  作者:吕 涛

  《长翅膀的小孩》是天天出版社“小孩”系列童话的第四部,适合各个年龄段的读者阅读。故事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段“与众不同”的心灵成长历程。在这本妙趣横生的“超级小英雄成长史”里,不仅有鲜活的人物、充沛的情感,还有精彩的矛盾冲突和深刻的反思意识,探讨了成长、接纳、包容与勇气等主题,并对“什么是真正的勇气”展开了深度追问。

  主人公飞飞一出生就带着与众不同的标志——他长着一对翅膀,可以自由在天空飞翔。这对翅膀,让他的生活充满了惊喜与挑战,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温暖治愈、充满力量的成长故事。就像每个普通孩子所经历过的一样,飞飞的成长中有悲伤、迷茫,更有幸福与快乐。

  该书作者迟慧延续了一贯的思考模式,以跌宕起伏的故事、生动轻灵的文字和略带深沉的笔调,刻画了孩子们隐秘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每个孩子可贵的独特性,引导孩子们对身心成长、人格完善及人生意义等问题的主动探索。

  纵向来看,飞飞的心灵成长历程,呈现为一条阶段曲线:自我接纳——自我怀疑——全面自我认同。

  第一阶段是自我接纳的波峰,这是种自然状态。儿童对新奇事物充满兴趣,对与众不同的存在怀着包容之心,这是人类的天性。飞飞的翅膀是与生俱来的“魔法天赋”,他从出生就意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是有一种超越常人的能力。

  第二阶段是痛苦的波谷,他人的负面评价让飞飞陷入孤独和自我怀疑。飞飞是个异于常人的孩子,爸爸对他的翅膀态度复杂,既心疼他,又忍不住嫌弃、疏远他,内心绝望而分裂;妈妈则慈爱许多,但态度也总是摇摆不定。飞飞爸妈常因此争吵。上学后,飞飞又面临同学们的好奇、排斥甚至恶意对待。如总爱捉弄、奚落他的金虎、金超兄弟;因为羽毛恐惧症,对他避之不及的欣然。当“禽流感”谣言四起时,飞飞几乎被全校师生孤立,连最好的朋友小远也在压力之下暂时躲开了他。

  飞飞爸爸以及部分医生、老师虽没有主观恶意,甚至心怀爱意,但受世俗偏见影响,失去了恰当爱人的能力。顽皮的金虎、金超兄弟则代表了普通孩子的正常反应,他人的这些负面评价,源于人在社会异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标准化”评价体系。大多数人被既定的价值判断裹挟,习惯用统一标准衡量他人,很少有人能像郭校长那样去思考这些“统一标准”是否合理。

  第三阶段是飞飞重新回到全面自我认同的波峰。飞飞在妈妈的悉心呵护、郭校长的大力支持以及月月、小远等朋友的陪伴下,努力适应校园生活,充分发挥飞行能力帮助老师和同学,在童话剧表演中大放异彩,逐渐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在燕子山郊游时,他勇敢地救下金虎,翅膀因此受伤,面临被切除的危险。幸运的是,在家人和医生的努力救治下,他保住了翅膀,并收获了更多的理解与友谊。这是一次螺旋式上升的回归,意味着更彻底的自我接受和更广泛的社会接纳。那些对飞飞有着重要影响的人,都是飞飞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无论他们起初给予的是包容还是排斥,最终都在接纳他人的过程中,走向了自我内心的成长与人格的完善。

  飞飞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与众不同并不可怕,每个人都有独特的“魔法天赋”。翅膀虽然给他带来不少麻烦,却也成为他帮助他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工具。面对生活的困难和他人的偏见,飞飞始终选择保持善良乐观,勇敢做自己。同时,书中用大量笔墨描绘了亲情、友情和良好教育的力量,展现出成长环境对少儿身心发展的关键作用。

  这是一部充满关怀与力量的童话。在传统童话中,“怪物”形象通常被塑造得丑陋可怕,因巨大的差异性承载着人类对未知的恐惧。在当下的文学语境里,“怪物”常代表少数群体。当代童话一直在重塑“怪物”形象,这实际上是对多元文化的隐喻性表达。在更加包容的创作理念下,迟慧将“怪物”和“超级英雄”这两个看似对立的文学形象巧妙融合,让飞飞最终获得了较为彻底的身份认同:成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生。

  差异不再是缺陷,而是独特性的源泉。解决身份焦虑问题的关键是“求同存异”,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飞飞从遭受身份焦虑到获得身份认同的过程,也是两个形象的界限模糊化的过程,人物的独特性则是形象融合的桥梁。迟慧在故事里发挥浪漫想象,将这种独特性具象化为一对翅膀,让飞飞人如其名,在天空自由翱翔,通过优异表现,赢得了人们的认可和赞美,让“怪物”享受到“超级英雄”般的待遇。

  真正的勇气不是砍掉翅膀、消灭“怪物”,而是包容和接纳所有差异性,欣赏丰富而绚烂的不完美。当我们学会从飞飞的心灵历程中汲取力量,发现并珍视自己和他人的独特之处,便能真正拥抱生活中的不完美。从这个角度看,每个与众不同的孩子都能成为童话的主角,他们的独特之处是让世界变得更加多彩缤纷。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捕风追影》:犯罪动作电影如何找到个性化的叙事路径

  • 陆玄同:秦腔该以怎样的姿态前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上合组织必须坚持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开放包容、公平正义、务实高效五项原则,这是对“上海精神”的治理化表达,是将价值共识转化为可操作准则的关键一步。
2025-09-03 15:23
二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的堵点,引领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2025-08-15 15:58
面对“内卷”困局,平台经济已经走到了必须转型的十字路口,而转型的主题词应该是“创新”和“价值”,它们是平台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自救之路,更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2025-08-05 14:49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