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今夜,我在浪浪山,只关心无名之辈的冷与热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今夜,我在浪浪山,只关心无名之辈的冷与热

来源:文汇报2025-09-10 08:57

  作者:刘诗宇

  躯壳欢喜,灵魂悲伤

  1991年,陈佩斯与朱时茂的小品《警察与小偷》登上春晚舞台,千家万户都记住了这个既让人欢笑,又让人叹息的故事。

  小偷穿上警服给正在盗窃的同伙放风,偶遇真警察。攀谈之间,小偷从派出所到法院再到监狱的经历,莫名与四处调动的警察身份契合。恍惚间小偷逐渐忘了自己是谁,开始扶盲人过马路、指挥交通,甚至亲手抓捕了同伙和自己。他忘情地扮演好人,享受沐浴阳光与正义的快乐,直到最后被戴上手铐,他才梦醒——自己原来是那个坏人。

  我认为这个小品的成功,绝不仅仅在于剧本巧妙的矛盾设置,或陈佩斯巅峰期的表演技术。它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其实是喜剧当中埋藏的悲剧内核——如果能做个好人,有意义地活着,谁又愿意做坏人呢?

  2025年上映的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以下简称《浪》),是一部让人心潮起伏的作品。这部电影有绝妙的喜剧节奏与配音演出,朴素却不失精巧与生动的视觉效果,兼具哲理、催泪的优秀台词,但我认为比这些更触动我的东西在于,它把《警察与小偷》以喜剧形式承托的悲剧内核进一步具体化了:

  ——究竟是什么,剥夺了“我”成为好人的资格?

  ——身边所有人都视好人之“好”如愚蠢,我该怎么办?

  ——如果“我”要燃尽仅有的一切才能成为一个好人,值得吗?

  ——最后的最后,“我”历经八十一难,成为一个好人,又有什么意义?

  喜剧乃至各种体裁的叙事艺术,都已经有多年未讨论这些问题了。

  取经之路,闲人止步

  《浪》的剧情相信很多人已经了解,在此不再赘述。

  影片感人之处起始于小猪妖明明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却屡遭“上面”的刁难与白眼,混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这一部分表现出了鲜明的现实批判意味,妖怪盘桓的大王洞,其实就是现实中的社会与职场。这个既现实又抽象的场域,如紧箍般笼罩在每一个如小猪妖、蟾蜍精一般的“打工人”与“牛马”头顶——你的成功与失败、幸运与不幸,都不完全由你朴素的勤奋与专注决定;你要去理解那名为“现实”的荒诞性,并将自己以合适的形状嵌入其中。《浪》讲出了现实诸多面相中的一种。

  而影片感人之处则升华于四妖一路上因为扮演取经团队、意外行善,才发现自己既有匡扶正义的能力和意愿,也享受着被人尊敬的快乐,一旦跳出形式性的内卷与内耗进入广阔天地,自己原来也可以很有意义地活着。

  “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去取经呢?”这句话既是曾被生活磋磨得垂头丧气的小妖开出的奇怪脑洞,说的也是银幕前面你我的不甘——是谁画下金光闪闪的取经路,又是谁让我只能困在荒山野岭一辈子刷锅倒灶,眼巴巴看着别人取经?

  生命不能承受的轻与重

  在观看《浪》的过程中,我第一次落泪于小猪妖带着因行善得到的贡品“衣锦还乡”。光着屁股的弟弟妹妹们只顾哄抢素包子,年老的母亲眼中却只有阔别经年的儿子。

  儿子的头怎么有点秃了,一定是累的。

  累,说明平时工作忙,领导器重。

  领导器重就是好事,年轻人就该累一点。

  光累也不行,还是要保重身体……

  小猪妖的母亲,仿佛任何一个空巢老人的化身,他们对生活的全部憧憬,就在于对孩子的事业和健康做现实范围内最浪漫的想象。“你们四个在外边呀,要相互照顾,一定要按时吃饭,多喝水。”取经、成佛、长生不老,孩子焦虑的那些事他们不懂,他们只是一边希望孩子成长得越快越好、走得越远越好,一边又希望他们永远都能像童年那样健康、快乐。

  相比母亲,小猪妖的父亲揭示出了命运更骨感的一面。这个已经因为酗酒瘫痪在床的老妖,在听说儿子正假装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时眼中竟燃起炽热、癫狂的火焰。“我这一辈子,活得太憋屈了!”父亲用仅存的力气喊叫着。面对困窘的妖生,这只妖怪明明有一生只能使用一次的强力“大招”,但他不愿毁灭任何人,而宁愿用酒精毁灭自己对未来的期待。

  理想这种东西,是踏实的母亲不能理解之轻,是失败的父亲不能承受之重,小猪妖只能用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最朴素的道德观——不偷不抢、任劳任怨,去试图达成最“不切实际”的人生愿景——实现自我,让这个世界因为有“我”的存在,而显得有些许不同。这样的人生怎能不矛盾、怎能不流离、怎能不痛苦?

  无名之辈的唯一选择

  对于《浪》中的大多数妖怪来说,阿谀奉承、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才是“正途”。这是它相比1991年的《警察与小偷》更加现实的地方——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想做好人;又或者说,有那么一部分人为了更舒适地生存、达到自己的目的,会放大自己坏的一面。

  因此,影片在剧情演进的过程中其实面临一个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分岔路。

  前半段,无论小猪妖在大王洞卖傻力气、在父母面前掩饰生活之艰难,还是一行四妖在取经路上以招摇撞骗来行善积德,其实都是高度现实主义的,里面大量细节可以与现实一一对应。

  但是当他们在小雷音寺遇到同样造假的黄眉一行,并被要求加入队伍一同围猎唐僧时,选择就在小猪妖们以及电影的主创团队面前展开了。倘若小猪妖无视黄眉暴行,就此成了“有编制”的妖怪,这就是个略显浮夸的现实主义故事——小猪妖和故事中的大多数妖怪(亦即现实中的很多人)一样,选择践踏曾经维护的道德,以换取他人许下的、有可能只是虚无的功名利禄。

  然而《浪》选择了另一条路,理想主义的路。小猪妖与伙伴们悬崖勒马,誓要用自己低微的修行与黄眉一较高下,救下被掳走的童男童女。至此电影进入理想主义段落,而伏笔了大半部电影的、小猪妖父亲传授的“大招”也浮出水面——没什么稀奇法宝招数,所谓“大招”就是“拼命”而已。无论是贫是富、失败者还是成功者,命都只有一条,而身为小猪妖、蟾蜍精这样的小妖精、小人物,即电影海报上醒目的“Nobody”,倘若他们想维护自己心中的热血与正义,想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就只剩这一种选择——匹夫之怒,血溅五步,打不赢你,也溅你一身血。

  四个小妖怪哪怕散尽修行,重新退回不会思考不会说话的动物原形,也要维护自己心中的道义,此时他们无论是救了十个还是一百个童男童女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创作者借主人公们的热血行为,表达了超越现实的理想主义态度,并且在影院中飘洒的笑与泪中,这种态度有效地进入了无数人心中。

  热血与冷血的辩证法

  让《浪》以六千多万元投资就收获了超过十亿元票房的关键原因,正是它对于超现实的理想主义道路的选择,及其迸发出的巨大精神力量。

  现实中很多人可能尚处在想要委身小雷音寺而不得的情境中,但是他们又都愿意花真金白银去看小猪妖对抗命运。不仅《浪》如此,近两年在大众文化市场产生统治力的产品如《黑神话:悟空》《哪吒之魔童闹海》,又比如在文学市场整体萎靡的情况下逆势而行的马伯庸《长安的荔枝》《太白金星有点烦》等,无不是以大众立场的批判性与理想主义思维吸引无数人的热爱。

  我们是否可以据此断言,一个以“热血”为文艺审美主流的时代已经到来?

  且让我们回到《浪》的结尾:小猪妖们修行散尽,在交换姓名以求来世再见之前就全部失去记忆、相忘于江湖;而被暂时击败的黄眉却毫发无伤,未来佛弥勒现身,不仅未处罚他加害童男童女的罪行,更赏赐金铙与人种袋,让黄眉变得更加强大,以和真正的取经团队周旋。这是《西游记》原著早就揭示了的残酷真相——所谓西天取经、所谓降妖除魔,不过是灵山主导的一场大型表演罢了。至于影片留下的一些悬念,比如孙悟空将救命毫毛赠予四小妖,黄狗大王喝了蟾蜍精的洗澡水就疑似获得不死之身(证明四小妖才是真正的取经人),不过是主创们留下的温情“谎言”。

  而当我在电影末尾的决战痛哭流涕后,看着片尾那如经文般漫长的演职员表、制作方、出品方等名单,走出电影院看着门口小店已经开始铺货小猪妖、猩猩怪的玩偶周边时,也不由得陷入沉思。这些匹夫之怒,这些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终究还是高度组织化的资本主导的经济行为——而刚刚感动我的事,是否与西天取经同质?马克思说“资本来到这个世界,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日常生活中的人们态度也许温和得多,但也大多同意资本因为逐利而冷血。由此,所谓文艺中的热血,和资本的冷血正在一种独特的辩证法中形成复杂而微妙的共生关系:不热血不足以感人,不冷血,热血的东西不足以面世。

  总而言之,从《哪吒之魔童闹海》到《浪》的成功,已经可以让我们对国产动画电影的崛起作出更乐观、更确凿的预估。而究其内核,关于热血与理想主义元素的应用和呈现,也提醒我们对于当下文化场域的判断已经足以发生一些新的变化。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浪》都是一部优秀的、发人深省的作品,而我们也在期待无论现实中还是文艺场域,都能有更多人像坚强的小猪妖那样踏上征途,维护自己心中的热血与正义,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翻过这座山,可能还是山,但不翻过去,你永远不知道山后面是什么。”所谓浪浪山里小妖怪的那些事,说的既是我,也是你。

  (作者为中国作协创研部副研究员,辽宁作协特聘签约作家)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重见天日》:构建面向未来的历史共识

  • 《浪浪山小妖怪》:“无名之辈”的挣扎让位于英雄套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上合组织必须坚持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开放包容、公平正义、务实高效五项原则,这是对“上海精神”的治理化表达,是将价值共识转化为可操作准则的关键一步。
2025-09-03 15:23
二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的堵点,引领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2025-08-15 15:58
面对“内卷”困局,平台经济已经走到了必须转型的十字路口,而转型的主题词应该是“创新”和“价值”,它们是平台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自救之路,更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2025-08-05 14:49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