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AI文泛滥与网文平台“攻防战”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AI文泛滥与网文平台“攻防战”

来源:文汇报2025-08-29 08:29

  作者:李重阳

  “兄弟姐妹们,如何应对AI潮流啊,还要继续发文嘛……这本小说已经五万字了,要停下来吗?是不是签约都别签啊,存稿有60万字,我怕首秀直接被AI弄没了。”2025年3月7日,一位新人作者在“番茄小说吧”如是说。这条不温不火的求助帖,反映出同时期大多数基层网文作者的焦虑。帖主说的“首秀”,是番茄小说平台独有的推荐制度,指新书发布满八万字后作者可以主动申请平台推荐,找到作品受众。而据数据网站追踪,2025年2月前后,番茄小说的首秀作品数量一路高涨,“从2月8日开始,男频的首秀数据就达到1000+,女频446”,直至3月1日,男频首秀作品达到3549本,创下历史新高。这不是因为今年作者的创作欲望激增,而是AI文在背后兴风作浪。

  AI文,顾名思义,即依靠AI工具创作出来的小说。具体而言,是指利用现有的大语言模型(如ChatGPT、DeepSeek、Gemini等),通过输入提示词来生成作品人设、世界观、剧情等内容要素,形成完整的小说。随着大语言模型的普及,许多便捷的AI创作工具接连涌现,进一步降低了AI文的创作门槛。

  按理来说,AI写作的发展对网络文学而言是一件好事:平台无须忧虑书库空乏;读者可以尽情阅读;原创作者虽会受到冲击,但也可以凭借已有经验,利用AI工具自我打磨,积极转型。

  然而,当海量AI文席卷网文市场后,人们发现AI写作并不如预期一样利好行业。冗余数据野蛮生长,反而使得真正的好作品被埋没。究其原因,现行的AI文存在着内生缺陷,尤其在长篇小说写作上表现不佳——而网络小说却往往以超长篇为主流。现行AI文的缺陷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长线创作逻辑混乱,前后矛盾。当篇幅拉长,AI容易首尾不顾,推翻先前的情节和设定,只根据新的提示词另设新篇,故事的连续性较差。其二,内容注水,节奏缓慢。常常表现为在主线剧情之外插入大量无意义的环境和场景描写,人物对话生硬刻板,小说情节原地打转。其三,文风古怪,用词生僻。大多数AI文的文风是杂糅各家得来,常常运用不合时宜的高级词汇和术语,给人观感较为机械僵化。

  老牌网文平台多以真人编辑把关,AI文很容易在签约环节就被验明正身,踢出场外;即便过签乃至于上架,多年付费的资深读者也能够分辨这些小说,及时止损。纯粹的AI文赚不到订阅分成,自然难以为继。以番茄小说为代表的免费阅读平台则受到更大的冲击,表现为首秀作品数量的不断飙升。师出同门,AI文为何破不了“起点”系的“防”,却能在“番茄”系收割流量?这要从番茄小说独特的生产机制讲起。首先是“免费”,免费不是没有成本,而是将成本由读者端转移至广告商,这意味着小说只需要读者点击阅读即可获取收益。其次是由去中心化的算法驱动,采取个性化的推荐模式,小说只要字数达标就可以被相对公平地推荐和分发。

  两相结合,造就了适宜AI文倾销牟利的宽松环境。在此机制下,追逐热点的AI文被大量制作投放,薅取分成——这恰恰会破坏平台原有的创作生态。因为番茄小说的推荐算法需要大量用户数据作为支撑,低质AI文被过度推荐,可能导致算法对用户画像的描摹出现偏差,效能下降。其次,AI文占用了平台有限的推荐资源,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影响。

  作者、读者的流失,是平台的不能承受之痛。为此,番茄小说早在2024年末就着手应对AI文的冲击。2024年12月5日,番茄小说官网发布《2025年番茄作家福利,亿级现金扶持优质内容,单人奖金超百万》,明确提到“经审慎考虑,为打击恶意刷取听读收益/刷数据作弊以获得平台福利的行为、抵制恶意水文/重复章节/旧稿挪用等低质创作行为,对全勤奖、星火奖的福利规则做出调整,并下线连载奖”。其中最重要的改动就是将全勤奖门槛从200元听读收入上涨到500元,这事实上提高了AI文的获利成本,是一次借助市场反应过滤低质量AI创作的有效尝试。

  2025年2月,AI文在番茄小说进一步泛滥,官网也随之祭出对策。《2025年2月番茄平台账号违规处罚公告》公布“因恶意发布水文内容被封禁处罚的部分作者账号”,矛头直指AI写作乱象,表明官网开始着手对低质AI文进行明确的界定、鉴别和处罚。

  紧随其后,4月7日,番茄小说发布《番茄签约流程优化说明》,表示“平台出现部分作品,其全篇或大篇幅内容存在情节叙事不清、结构混乱、转折生硬、逻辑割裂等现象,严重影响读者阅读体验和作者创作积极性”。申明要开展长期治理,增加新的签约审核机制。说明涉及两项重要改动,一是坚决拒签低质内容,二是不再给予多次发表低质内容的作者签约机会。前者意味着有AI味的小说更难过签,后者意味着批量生产AI文的账号本体有望被肃清,滥用行为可以从源头被抑制。

  作为目前平台公开治理AI文的关键一着,提高签约门槛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5月,番茄小说的首秀作品数量比起3月份大幅下滑,作者群体的创作信心迎来回升。回望这一博弈过程,番茄小说应对AI文的举措实可分为两大方向:一是提高创作门槛,包括提高签约门槛和全勤门槛,降低AI文的经济效益,将其排除在商业生态之外。二是识别和总结AI文的固有缺陷,以此为基础,建立高效精准的审核封禁机制,如官网公布的“恶意水文”定义,就显示出平台对AI创作认识的不断深化。这两条路径在本质上互为犄角:只有精准识别和把握AI文的原生缺陷,才能有的放矢,把“提高门槛”的举措落在实处,在不折损腰尾部作者创作热情的前提下,荡涤数据洪流泛滥的网络文学环境。

  (作者系中山大学文艺学硕士研究生)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詹 丹:从高考题看阅读理解的精准性

  • 从《沙尘暴》到《扫毒风暴》,看时空艺术的圆与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二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的堵点,引领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2025-08-15 15:58
面对“内卷”困局,平台经济已经走到了必须转型的十字路口,而转型的主题词应该是“创新”和“价值”,它们是平台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自救之路,更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2025-08-05 14:49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