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她的生存之道》:人设亮眼、叙事失败的类型大杂烩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她的生存之道》:人设亮眼、叙事失败的类型大杂烩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5-08-08 13:47

  作者:王玉玊

  由李孟桥导演、窦靖童主演的都市题材电视剧《她的生存之道》,讲述了拥有做菜天赋的女拳手刘盐在被俱乐部开除后,孤身前往异国加亚寻母,在陌生国度艰难求生的故事。作品开篇几集就令人眼前一亮,成功塑造了一个在国产电视剧中久违的、如野草般坚韧的女主人公。这个在北京胡同里长大的姑娘,从小跟着赌徒母亲躲债,又在体校中被磋磨打压了十二年,她简单、冲动,也有着即使身处绝境亦绝不放弃的坚韧。“走投无路,先吃一顿”,这是母亲江芳的名言,也成了刘盐的人生信条。十二年艰苦的拳击训练生涯亦赋予她与命运抗争的坚定底气。

《她的生存之道》:人设亮眼、叙事失败的类型大杂烩

  “走投无路,先吃一顿”这句话,或许是让许多观众喜欢上刘盐这一角色的重要理由。饮食是维生的最后底线,只要还能在饮食中获得力量,人们就还能继续活下去。活着便有可能性,可能性的前方或许就是希望。享受食物就是享受生命本身,这是失去一切社会性的生命所拥有的最后的权利。刘盐就是靠着这句话,在举目无亲、身无分文、不得不赌命还债的异国他乡,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拳击生涯则赋予刘盐一股敢上刀山下火海的莽劲儿,她的血液中奔腾着暴烈的生命力,不稳定、不优雅,亦学不会世故圆滑,却绝难被摧毁。其实很多女性在青少年时代,都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这种暴烈,渴望成就一切的野心与渴望摧毁一切的愤怒交织在一起,在漫长的青春期的躁动中激荡回响。然而,这样的性格侧面很少在今天的影视作品中得到呈现。2020年的网剧《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中的女主人公李进步是有这一特质的,《她的生存之道》中的刘盐也有,这是很难得的,对于打破固化的影视剧女主人公形象有着建设性意义。

  除刘盐之外,剧中落魄律师陆天驰与江芳继子李瓒这两个男性角色也塑造得可圈可点,但《她的生存之道》的优点几乎也就仅止于此了。整部作品显现出一种表达上的混杂:想要表达得太多,但每一种意图都无法贯彻到底,最终导致精致的画面与流畅的叙事都无法掩盖作品内核上的缺失。

  在《她的生存之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多种叙事类型的杂糅:

  刘盐初到加亚,母亲留下巨额赌债下落不明,而自己又突然多了个法律意义上的弟弟。为了养活弟弟,她想尽办法接近黑社会教父罗老,恳求他宽限还款时间,最终在一场地下拳赛中侥幸获胜,才拥有了一线生机。这一段故事紧凑而精彩,穿插点缀的喜剧成分也颇有看点。由于这段情节极具传奇色彩,完全跳脱于日常经验之外,尽管缺乏现实感,但并不会因此显得失真。如果整部作品照着这条路子拍下去,倒也不失为一个正解。但接下来,情节突兀转变,刘盐转行成为厨师,进入高地餐厅,带领团队奋力摘钻,剧情由此变为女性职场晋升的爽剧,传奇色彩随之消散,作品重新回归常识范畴。

  职场升级爽剧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剧作要求:一是行业描写要体现专业性和知识性,以营造出真实感;二是主人公要有相应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天赋,这是他们最终取得成功的基础;三是在主人公不断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观众要获得陪同主人公一起升级的快感;四是要凸显行业价值,为主人公的成长赋予意义。而《她的生存之道》在这四个方面都没有做好。刘盐作为职业厨师,在后厨一边做菜、一边使用手机,这明显是不符合安全规范的行为,缺乏专业性;刘盐在工作中也总是分心,甚至在关键时刻突然离开岗位,直到最后都缺乏应有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高地餐厅没有客人,靠直播引流等方法解决问题,这样的方法也显得不专业和想当然;作品也没能妥善处理“给饿的人吃”的食物和“给不饿的人吃”的食物之间的关系。换言之,高地餐厅这种专注于“给不饿的人吃”的餐厅,其存在的价值悬而未决。因此,刘盐在高地餐厅的所有努力,以及最终摘钻的成就感,均指向了一种意义的空虚,并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满足感。

  作品还掺杂了都市言情剧的成分,陆天池、汪洋、何光远三位优质男性都对刘盐深情专笃。他们对刘盐的爱也不能说毫无理由,但如此巧合一旦出现,仿佛是在提示观众:故事进入了浪漫幻想的领域,必须抛却现实感,才能沉浸于唯美哀伤的言情叙事中。历来职场剧中过多穿插爱情元素常遭诟病,原因在于两条线索相互冲突,且言情部分的超现实性与职场故事所需要的专业性、真实感彼此撕扯,破坏了观众的沉浸感。这正是《她的生存之道》中期剧情的一大不足之处。

《她的生存之道》:人设亮眼、叙事失败的类型大杂烩

  为了展现刘盐的烹饪天赋,作品中还融入了日式美食治愈剧的元素。然而,由于故事节奏大起大落,快节奏的叙事实际上已无法容纳舒缓温柔的治愈空间。美食治愈的效果主要靠人们吃下食物后夸张的表情反馈来展现,显得颇为机械和单薄。为美食赋予回忆与情感的力量,是美食治愈剧的常规做法。但想要做好这一点,就需要细细地铺垫厨师与食客的各自人生——他们心境的交点、互相理解的契机,所有这一切都凝结在美食之中,经由味蕾浸润灵魂,进而治愈悲伤,给人以温柔鼓舞。而在《她的生存之道》中,刘盐用美食治愈他人,靠的是看新闻报道了解对方人生故事,这就显得太过敷衍,让观者难以萌生同情之心。

  由江芳引出的赌徒追债的故事线索同样充满了矛盾。作品一方面似乎想起到戒赌警示作用,竭力强调戒赌之难;另一方面又要肯定刘盐始终不放弃赌鬼江芳的正当性,让江芳极为突兀地改过自新,两者之间缺乏缓冲,互相否定。作品似乎还希望展现一些真实的底层生活,但在如此混杂的类型故事之中,所谓的底层也不过是悬浮的奇观罢了。

  到了结尾处,刘盐突然从高地辞职,陆天驰被杀,职场与恋爱都戛然而止。显然,创作者并不希望这部作品在标准类型故事的框架中平淡收场,但突兀的转折并未带来真正的戏剧高潮,反而使最后一集显得越发平庸。且不说克服情感创伤已经偏离了“走投无路,先吃一顿”所点明的创作主题,仅从故事本身来看,创作者似乎也不知道如何让刘盐克服挚爱之死这一巨大的人生悲剧,从而使情感的转变变得异常生硬。或许是为了用视听语言弥补剧本的缺陷,最后一集使用了黑白镜头来表现刘盐失去陆天驰之后的悲伤。但这一炫技起到的却是反效果:一方面,简净的黑白镜头带来电影式的视觉体验,那么情节、对白也应更趋向于电影式的凝练和留白,如此两者才能匹配。但这一集的剧本风格与此前别无二致,密集台词、琐碎叙事与电影式的黑白镜头显得过分割裂。另一方面,从逻辑层面来讲,痛苦让刘盐眼中的世界失去了色彩,黑白构图旨在传达刘盐内心的苦痛。但在这一集中,几乎完全没有采用主观视点镜头,依然延续了此前上帝全知视角的镜头逻辑。甚至在世界恢复色彩的时刻,镜头中也没有刘盐的身影。这是明显的镜头逻辑错误,形式与表达互生龃龉。画面与剧本、视觉风格与镜头语言的严重割裂非但无法弥补剧本的薄弱,还进一步降低了沉浸感,放大了作品瑕疵。

  异国传奇、职场升级、都市言情故事、美食治愈剧、戒赌警示教育片、底层生活……《她的生存之道》将如此多相互矛盾的元素混杂在一起,不仅没有调制出如东北乱炖般的和谐美味,还呈现出一锅食之无味、主旨模糊的大杂烩。刘盐明明身在一部作品中,却仿佛穿行于不同片场,渐渐地,那个野草般坚韧的形象变得模糊。看到结尾时,我甚至想不起来当初为何会对她一见倾心。

  追求类型融合与创新并没有错,但任何创新都应服务于表达。《她的生存之道》的问题就在作品的标题里——创作者没有想明白刘盐的“生存之道”究竟是什么,又该如何呈现给观众。为了让观众获得快感而加入职场升级、给刘盐大开金手指,为了让观众“买股”“嗑CP”而写一女三男的言情故事,为了显得深刻而借用底层叙事,为了迎合女性主义潮流而让唐霜霜被家暴,为了“高级”而使用黑白画面……一切服务于迎合市场,却还要包装出文艺片的清高,结果两边不讨好。这样的作品缺了些真诚,所以没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戏里戏外的世界:《戏台》的隐喻与讽刺

  • 从“农民画”到“乡土绘画”,一场美术界的概念更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面对“内卷”困局,平台经济已经走到了必须转型的十字路口,而转型的主题词应该是“创新”和“价值”,它们是平台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自救之路,更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2025-08-05 14:49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