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李林荣
作为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的项目,《草原牧医》自2024年8月在晋江文学城完本以来,凭借其开阔的视野和灵动的叙事手法,在网络小说界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全书以北京知青林雪君(小名小梅)在小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乃至藏川牧区的成长和奋斗为主线,在144万多字的篇幅中,细腻地描绘了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紧密交织的丰富情节和宏阔画卷,突破了传统女频文学耽于情爱纠葛的窠臼,为网络小说更深刻、更有力地承载历史与现实题材开辟了新路径。
全书最大亮点在于其独特的叙事格局和精妙的题材处理。尽管作品开篇沿袭了年代文中惯用的穿越框架,但作者轻侯并未依赖“系统流”或“金手指”的俗套设定,而是以抵近历史现场的深切笔触,描绘了一幅草原牧区的劳动生活画卷。故事以六七十年代知青插队为背景,通过描写女主的成长历程,再现了那段岁月城市青少年到广阔天地经风雨、见世面的历练与蜕变。林雪君从初到草原的稚嫩知青,快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牧区兽医和动物医学专家。她与战友们并肩前行的励志篇章,既展现了一代热血儿女个体生命力的蓬勃绽放,亦生动诠释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一时代命题的鲜活内涵。书中的故事,其时间跨度实则颇为短暂,大概仅三五年光景,然而,它却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已然远去的时代画卷:知青插队的那段岁月里,确实有那么一批来自城市的有志青年,他们在广阔天地中经受住了风雨的考验,通过艰苦的历练增长了才干,回馈了人民,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全面提升。《草原牧医》对这段岁月为一代人带来的正面成长机会和成长能量的特定史实,进行了戏剧性和沉浸感十足的精彩演绎。
凭借扎实的畜牧兽医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体验,作者巧妙地将知青生活、民族团结与生态保护等多重主题相互交织融合,成功实现了畜牧医疗的专业性描写、草原风物的诗意表达、网络文学的流畅节奏与现实主义的厚重底蕴的妥帖匹配。作为一部现实题材作品,《草原牧医》没有刻意制造矛盾或挖掘人性幽暗,所有角色均为正面人物,皆是善良之辈。有读者认为,这样的处理方式或许削弱了文本的戏剧张力,但从网络文学的阅读习惯来看,这种“童话式叙事”反而增强了作品的治愈效果。何况,《草原牧医》中的众多善良角色各具特色,尤其是主要人物,个性鲜明,言行际遇各异,有效避免了人物形象的脸谱化,并未陷入雷同的窠臼。
作为一位在晋江深耕七八年的资深作者,轻侯此前多以融入玄幻、奇幻元素的言情小说和都市文学创作见长,而《草原牧医》则展现了她把握现实题材的艺术才华。在当前穿越、重生类年代文泛滥的网络文学环境中,《草原牧医》不落俗套,既满足了读者对爽感的期待,又灌注了传统文学反映现实的质朴力道。
小说的叙事结构清晰明了。前三分之一部分采用了传统成长小说的范式,通过医疗救援、畜牧改良等专业细节,成功构建了人物的可信度,奠定了逼真的现实主义基调。中期则画风一转,步入“草原童话”般的传奇喜剧,细腻描绘了牛、羊、马乃至狼、鹿等动物与人物的和谐共处,并巧妙引出了女主与阿木古楞之间充满诗意的爱情线索,营造出写实与浪漫交相辉映的情境。随后,写实底色再度凸显,为人物打开了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高光开挂故事表现空间,最终以“人与自然”诗意栖居的升维画面收束全书。这种“写实-传奇-诗意”的三段式结构,巧妙地调和了网文的爽感需求与对文学深度的追求。总体而言,人物弧线带动的故事脉络清晰合理,尽管收尾部分高阶开挂的桥段密度和渲染强度略显失衡,但在网文框架下仍属情有可原。
不过,作品的结构安排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从第316章开始,故事转向女主率队前往藏区抗疫,随后又转到大熊猫救助,场景切换过于频繁,导致原本扎实严谨的细节刻画和叙事节奏变得浮泛松懈。如果能够持续聚焦于呼伦贝尔草原,或许作品的整体水平能达到更高境界。此外,个别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节穿插也存在明显疏漏。比如,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始于1968年底,但故事结尾处却出现了1967年氢弹空爆试验成功的新闻,并且还将1971年技术试验卫星发射成功、1975年发现古生界地层油田即华北油田等史实压缩至此前同一年。这种处理方式虽然强化了喜庆气氛,却牺牲了年代文的严谨性,也容易误导年轻读者。男主阿木古楞入职中宣部的设定,也与整体朴实的风格稍显违和。然而,这些局部问题瑕不掩瑜,且易于改进。《草原牧医》整体上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它证明了网络文学完全能够突破“情爱结界”或“爽文依赖”,承载起崭新的时代命题。
轻侯少年时期在呼伦贝尔的生活经历,为这部作品注入了独特而不可复制的地域魅力。这也充分证明,当作家调动自身真实的生命体验,并辅以个人才华,必然能创作出好看又耐读的佳作。《草原牧医》不仅是轻侯个人创作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更为女频文学突破传统模式、年代文挣脱穿越和系统流束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细节把控和结构安排方面继续加以完善,这部作品完全有资格跻身传统文学行列,与严肃文学精品比肩。作为晋江文学城这一知名网络文学平台近年少见的现实题材力作,《草原牧医》值得更多的关注。
(作者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传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