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王雪瑛
“我的祖辈、父辈承受过的战争创伤,也留在我的记忆中,我能不能写好抗战时期的苏州?写作这部小说对我是极大的考验,小说里的人物不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是我思想生活的一部分。给笔下的主人公取名为‘后乐’,我重温的是中国知识分子先忧后乐的精神。”作家、评论家、苏州大学讲席教授王尧就长篇新作《桃花坞》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刚刚出版的《人民文学》2025年第7期,以头条全文刊登了这部长篇小说,以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桃花坞》围绕着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抗战时期,方家三代人的人生选择与探索路径,讲述了几个家庭在抗日烽火中的患难之交与情感连结,展开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成长史,以苏州桃花坞辐射出现代中国地域发展史。小说重点着墨于主人公方家第三代方后乐在全民抗日中的成长之路,他的觉醒与奋进、西行与北上,以及最终走向革命道路,是那个时代热血青年知识分子的必然选择。用大历史和小细节,塑造出鲜活的桃花坞人物群像,展现出中国人的精神探索、民族气节、人生追求、生活状态和价值坚守。
战争的创伤萌发小说创作的缘起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小说时间线展开的正是80多年前中国历经血火淬炼的抗战岁月。王尧告诉记者,在完成长篇小说《民谣》后,就开始构思《桃花坞》,只因心里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细节:日本鬼子的飞机从小镇上空飞过时,他的奶奶带着幼小的独子躲在桌子底下。“那个小孩就是我的爸爸。奶奶和爸爸都对我说过这一细节,我一直想象他们在桌子底下的状态……”这是留在三代人记忆里的战争创伤,成为他创作《桃花坞》的缘起。“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的思想脉络中,有深刻的家国情怀,先贤们救亡图存的民族气节、牺牲精神仍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作为长篇小说,20万字的《桃花坞》篇幅不算很大,但触及很多重要问题和深刻思考。关于抗战时期的救亡图存,革命青年的精神成长,西南联大的教育救国,地域发展变迁,知识分子生活与身份认同,还有新文学与艺术等。《人民文学》主编徐则臣认为《桃花坞》充分展示了学者式小说的风貌与魅力,“小说兼把历史中真实的人物、细节与虚构相结合,种种推演、梳理和辨析,既有阅读小说的愉悦,又像上了一堂内容开阔、丰富的思想、历史和文化大课”。
历史中的灵魂人物成为他们的老师
小说中的方后乐和青梅竹马的黄青梅一起,从苏州出发,长途跋涉到昆明,报考西南联大成功后,他们在联大校园里遇见过刚毅坚卓的梅贻琦校长,听过朱自清、冯友兰等先生的课,与闻一多先生的交流更多,无论是对新文学与中国文化,还是对民族前路的探索,他们还准备选修沈从文先生的课……“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他们在抗战时期的校园生活,给读者带来怦然心动的阅读体验。
如何将著名的历史人物与虚构的文学形象自然地融汇于小说情节中?王尧表示,这与他的学者、评论家的职业习惯有关。“《桃花坞》是写历史的小说,但不是‘历史小说’。我喜欢思考人性、人的命运与历史的关系。”事实上,近年来王尧在《收获》《钟山》分别写过关于五四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散文专栏,先后出版了散文集《沧海文心:战时重庆的文人》《日常的弦歌:西南联大的回响》。他向记者透露:“在构思《桃花坞》时,闻一多、朱自清、梅贻琦、冯友兰等现代知识分子在我的内心很活跃,他们应该是方后乐、黄青梅的先生,我在想象和虚构中与他们生活在一起,方后乐、黄青梅与他们在西南联大的故事,是我依据当年的历史‘场景’想象和虚构的,这是大历史中的小细节。”“我也会扪心自问,如果回到那个年代,我是联大的先生或学生,我会如何自处?如果联大先生或学生在今天,他们又会如何选择?所以,《桃花坞》是写历史,也是对当下的关切。”
一个AI给不出答案的开放式结局
小说责编、《人民文学》编辑梁豪告诉记者,他很心仪方后乐这个具有时代感的青年形象,他的成长与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与时局的变化、自身的遭遇、老师的言传身教紧密结合。他与父亲方梅初在新旧文化上的理念辨析,他与黄青梅在感情上的小心靠近,他在理想和情感之间的抉择,让方后乐这个人物变得“活生生”。
“我想在历史的纵深处写出我想象的方后乐,写出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书生意气和儿女情长,也写出江南的市井烟火气。”王尧表示,小说在情节推进中展开了人物的思想脉络和命运走向,方黎子、方梅初、黄道一、徐嘉元等,革命者方竹青、老许、张若溪等,还有真实的历史人物章太炎、朱自清、闻一多等,他们构成了复杂的思想谱系,方后乐是在这个斑驳的体系中思索、选择和成长……他曾想做一个学者,革命者王恺夫的出现和牺牲改变了他的选择,最终他听从时代的召唤,以自己的行动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与已在美国留学的黄青梅天各一方——留下一个让人畅想又感怀的开放式结局。
在刚刚结束的江苏书展上,一名先睹为快的高中生读者向王尧表达了对方后乐与黄青梅未来的关注。他们会不会重逢,成为他心中的牵挂。豆包和DeepSeek的回复并不能让他满意。王尧坦诚相告:“黄青梅会不会回到祖国怀抱,他们是否将并肩同行?我要在今后的写作中给出自己的答案。”高中生的提问让他思索,独立的文学写作与AI写作的区分,“写作小说是我内心抑制不住的冲动,我想通过文学建构我所理解的历史和现实,写出人在历史和现实之中的命运”。(王雪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