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天下第一楼》:把旧酒有创意地装入新瓶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天下第一楼》:把旧酒有创意地装入新瓶

来源:文汇报2025-07-02 10:15

  作者:韩 爽

  如果说今年初亮相内地的粤语版话剧《天下第一楼》是在北方京味基础上的创新演绎,那么此番来到内地巡演的粤语音乐剧《大状王》则是实打实地对本土岭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在历史上,方唐镜确有其人,清末时期的状师方唐镜在广东民间传说中以刁钻精怪、欺压百姓而闻名,人称“扭计师爷”;周星驰的喜剧电影《九品芝麻官》也曾对状王这一人物形象进行过刻画。音乐剧《大状王》则另辟视角,将大状王方唐镜置于善恶徘徊与转变的过程之中,在这一对人性审视的构架下,本剧的主题由此变得深刻,舞台呈现亦更充满悬念和戏剧张力。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指出:“政治学上的善就是‘正义’,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文学家郑振铎曾有言,“平民们去观听公案剧,不仅仅是去求得故事的怡悦,实在也是去求快意,去舞台上求法律的公平与清白的!”通常来说,艺术作品在反映社会生活时,必然涉及人性中的善恶交织与价值冲突。当创作者以鲜明的道德立场来呈现这些人类行为及其矛盾时,其作品便自然彰显出艺术正义的光辉。

  音乐剧《大状王》的结局同样诠释了艺术正义。方唐镜和宋世杰是大状王这一角色的一体两面,内心的邪恶与正义在一念之间或徘徊,或坚定,人的起落都浓缩于舞台之上。

  《大状王》以歌舞的形式表现紧张的破案剧情,案件的情节与音乐同步叙事,让相对单一的叙事变得更为丰富。16年前,两个少年方唐镜与宋世杰在水牛岭寻找可以为村民治病的金蜻蜓,方唐镜却丢下了不小心落水的宋世杰。后来,成为“怨鬼”阿细的宋世杰“助力”方唐镜做下80件坏事。而方唐镜则由恶及善,从得意忘形地为恶人翻案到献身自证追求正义,实现自我救赎。该剧对艺术正义的诠释,如同一面多棱镜,照见和反映了人性的多面与多义。

  全剧的第一个案件,是方唐镜为马富翻案。马富被告奸辱姑娘阿香和打死李四等罪名,方唐镜在“怨鬼”阿细的提示下,寻来大夫为阿香号脉,发现其已有孕在身,又得知阿香和李四早有情意。方唐镜抓住此事大做文章,将阿香贴上“不洁”罪名,仗打三十大板,成功转移了众人的注意力,而马富的罪行则就此不了了之。

  这是全剧对方唐镜人物塑造的首个画像,方唐镜自此创下80起案子连胜的纪录。蛮横而猖狂的他为所欲为,自觉不可一世,还将佣人秀秀卖给了邬家。而另一边,宋世杰(阿细)的内心则挣扎起来,与命运进行和解,现身提醒,令方唐镜幡然醒悟,竭尽全力营救秀秀并为其翻案。

  为了解救被邬家诬陷的秀秀,方唐镜要打一场真正的“正义官司”了,这是本剧的第二个案件,也是对方唐镜人物塑造的转折点。这次,他不再玩弄律法、颠倒黑白,他以亡友“宋世杰”之名行世,还原真相,救出秀秀。方唐镜走上了弃恶从善的道路,开始为伸冤的底层人民打官司,友人宋世杰在天之灵的叩问,推着他在自我救赎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为食用万寿堂的药物而冤死的17个孩子申诉,是方唐镜对死去的曾经的状师何淡如的交代,也是秀秀给予他力量后的选择。作为全剧最后一个案件,他经历了内心不断的斗争,以生命为代价,扳倒万寿堂。因果循环,善恶有报,从黑白不分到正义现身,是方唐镜,也是宋世杰,这一世因果轮回的缠绕,是他们一生的相克相依。

  三个案件共同串联起本剧的核心内容,环环相扣。编剧以案件塑造人物,在舞台上,导演以极具象征意义的舞台意象、贴合人物内心的灯光运用以及层次分明的空间调度来烘托人物。

  莱辛在《汉堡剧评》中指出,“表演艺术介于造型艺术与诗艺之间”,这是对舞台表演艺术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特征的高度肯定。《大状王》在某种程度上高度再现了这两种特征应有的剧场形态。本剧视觉空间的呈现一如香港话剧团惯有的写意风格和中式留白特征,简单而又不失格调的一桌二椅,圆形和长方形转台之间的自如切换,舞台设计的空间感极为明晰。与之相构成的是,审判案件时中式圆形大鼓的震慑,秀秀和宋世杰相互吐露情愫时月光的美好,两种意象的相互交织,一动一静,相得益彰。舞台设计并不只是一个固化的陪衬,它所展示的流动的空间为导演的舞台调度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同时,无论是对方唐镜还是秀秀内心的刻画,导演方俊杰并未以大开大合的手法进行突出强调,而是以内敛的光效洞悉和穿透人物的内心。导演还极为巧妙地采用了说书人这一串联角色,一别大多舞台剧解说人的呆板和突兀。他佯装严肃:“各位看官,今日我想同大家讲一个故事”,又不失滑稽和可爱,说书人对于场次之间的衔接和叙事的推进可谓相当自然了。在《大状王》中,状师方唐镜与伸冤歌队没有直接形成对立面,导演欲让方唐镜孤身在前,歌队在后构成一种线性交错的画面,双方均一气呵成地展现出高下之判。

  历经十年磨砺,《大状王》堪称一部流动的粤港文化图鉴,有效实现了东西方艺术基因的有机融合。粤语本身即是一种具有较强音乐性的语言,高世章作曲的音乐融合了岭南文化精髓,他灵活运用粤剧唱腔、岭南民间故事和方言童谣等本土艺术形式,营造出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比如开场16分钟的伸冤和控诉融合了粤剧说唱、南音甚至“数白榄”等元素,锣鼓声、唢呐声,夹杂着弦乐音,中西音乐的多重声调,实现了演与唱的有机结合。通过对这些传统文化符号的创造性运用,音乐剧整体风格融入于岭南风情,观众一面沉浸在鲜活的地方文化体验之中,一面又泪洒在剧中人的柔情与大义凛然的决绝中,展现出鲜明的文化辨识度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值得一提的是,作曲高世章为剧中每一个主要角色都设计了专属旋律,而词作者岑伟宗的书写也极尽含蓄,秀秀和宋世杰“有几多邂逅,会终生也未忘记”的缺憾美,方唐镜和宋世杰彼此“一个念头,一个宇宙,来自我一对手”的宿命感,这些瞬间与舞台融为一体。

  《大状王》的成功创作经验,值得引发我们对于本土音乐剧的思考。近年来国产音乐剧的内容题材和主题呈现上不应只拘泥于经典IP的改编和悬疑类型的孵化,还应注重挖掘和创新本土传统文化的因子。即便这“新瓶装旧酒”的故事略带俗套,歌词过于追求意境而导致对推动情节叙事略显不够,但瑕不掩瑜,当观众坐在剧场里,既拥有看TVB港片的怀旧感受,又增添了主题鲜明、悬念紧张的剧场体验,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

  (作者为艺术学博士,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部助理研究员)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忘了我记得》:一场充满温情的陪伴之旅

  • 怀念蔡澜,洒脱叙事背后的文化符号与精神困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