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爆款越来越少,偶像剧过时了吗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爆款越来越少,偶像剧过时了吗

来源:齐鲁晚报2025-02-20 09:45

  作者:刘宗智

  自2024年以来一路走低的偶像剧,在今年更是“扑”得悄无声息,播出热度与造星效果都与过去的“现象级”相去甚远。因为同质化严重,当下的偶像剧市场已经让观众审美疲劳。

  反响远低于预期

  2月18日,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现代偶像剧《难哄》正式开播。该剧由白敬亭和章若楠主演,导演由打造过《恶作剧之吻》《我可能不会爱你》等多部偶像剧的瞿友宁担任。剧情以双向暗恋、破镜重圆为标签,讲述了曾约定考同一所大学的桑延、温以凡因误会而错过彼此,阔别9年后再度邂逅,重陷爱河的故事。

  得益于同名原著的影响力,该剧自去年开拍之时便引起了广泛关注。拍摄期间,多个话题曾轮番冲上热搜,相关视频网站上预约观看量超过790万,被押宝为“待爆热剧”。从已播出内容来看,《难哄》的前几集更偏向于生活流,整体节奏较为和缓,矛盾冲突较少,导演试图通过颇具美感的灯光、镜头、转场等视听语言,构建出双向暗恋的氛围感。

  与开播之前的话题度和期待值相比,《难哄》的表现缺少亮眼之处。评论区里,不少观众质疑剧情节奏太慢,“氛围到位,但缺少代入感”“故事性较弱,像是两位演员各自拍摄的MV”“滤镜太重,画面细节不足”。从播出数据上来看,《难哄》的实时正片播放量在一众古偶、现偶中的确遥遥领先,只是与已经上线17天的现实题材年代剧《六姊妹》相比,仍逊色不少。

  实际上,《难哄》并非首例开年遇“冷”的偶像剧。古偶范畴里,杨紫、李现二搭的《国色芳华》有一定热度,但与“爆款”还存在着不小差距。邓为、向涵之主演的《仙台有树》,刘诗诗、窦骁主演的《掌心》,林允、方逸伦主演的《怎敌她千娇百媚》,白鹿、敖瑞鹏主演的《白月梵星》等表现均一般。现偶更是一片沉寂,主打回归青春爱情的《树下有片红房子》、重在都市言情的《漫城》等剧,则“扑”得悄无声息。

  爆款越来越少

  曾几何时,偶像剧也有过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盛景。《穿越时空的爱恋》《粉红女郎》《男才女貌》等剧集观众群庞大;《宫锁心玉》《宫锁珠帘》打开了古装偶像剧的市场;《何以笙箫默》《微微一笑很倾城》《杉杉来了》都有过风靡一时的辉煌成绩;改编自八月长安“振华三部曲”的《最好的我们》《你好,旧时光》相关平台评分为8.9分、8.6分,许多剧迷至今仍在怀念;一部《亲爱的,热爱的》将名不经传的李现捧红。

  2023年时,《长相思》情感浓度极高,成为当之无愧的“爆款”;《长月烬明》以神魔虐恋引发关注,热度居高不下;《玉骨遥》《云之羽》《偷偷藏不住》都以爱情议题为主,出圈方式各有不同。

  只不过,如今能够激起观众内心涟漪的偶像剧作品愈来愈少。2024年,全年口碑和热度兼得的偶像剧仅有暑期档的《墨雨云间》,其余剧集《长相思第二季》《度华年》《颜心记》《七夜雪》《锦绣安宁》《春花焰》《你比星光美丽》《私藏浪漫》《舍不得星星》《再见,怦然心动》等或播放量惨淡,或口碑“瘸腿”,爆款几乎销声匿迹。

  同质化严重

  同质化严重是偶像剧热度断崖式下跌的直接原因。以古偶为例,2015年,赵丽颖、霍建华主演的《花千骨》横空出世,少女花千骨与上仙师尊白子画之间关于责任、成长、取舍的纯爱虐恋引发了追剧“热潮”,也带红了“师徒虐恋”的流水线模板。今年播出的《仙台有树》,便复刻了此情节:第一世,沐清歌被苏易水误会,但她不声不响为封印苏易水的灵泉惨死,为徒弟牺牲得彻底;第二世,苏易水对转世的薛冉冉开启“保护系男友”模式,一边护她周全,一边自我攻略。诸如《周生如故》《玉骨遥》《从前有座灵剑山》等剧也“换汤不换药”。

  当偶像剧还沉浸在“套路”中时,观众的观剧需求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除了爱情,没有其他事情能讲了吗?”套路就像一条已经铺好的路,制作者只需沿着它走,就能相对轻松地拍出一部“合格”的作品。而决定它是标准品还是精品的,很大程度上看有没有精心的打磨、细节的铺垫、角色的成长。当吸引观众的逻辑内涵被压缩为几个扁平化的关键词,触动心灵的“爱情”“友谊”被符号化为炒CP、工具人,只剩下浮于表面的“工业糖精”和俗套反转,怎能不让观众审美疲劳、弃剧而逃?(刘宗智)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郭 伟:纪录片《寻找冯友兰》的诗意叙事与思想探寻

  • 散仙的快乐:陆压与《封神演义》的隐逸趣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