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电影要和更多观众在一起
——从金鸡奖看当前中国电影的五个问题
作者:支菲娜
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于11月16日晚在厦门落下帷幕。作为中国国内电影专业评奖的最高荣誉,金鸡奖再一次展现了中国电影人锐意创新、团结奋进的精神传承。从“50后”的张艺谋、陈凯歌,到“90后”的陈小雨、张裕笛,导演群体保持着以电影书写民族历史、社会温度、人文品性的敏感性;从依托于虚拟摄制技术的《安国夫人》,到依托于专题片采访素材的《里斯本丸沉没》,创作群体不拘泥于形式和技术;从宏大叙事、家国情怀的《志愿军:雄兵出击》到微小叙事、个人成长的《屋顶足球》,多面相地展现了这一年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最新成就;从小心平衡着冷静的法条与执法者的人心、展现人情事理观照之下“依法治国”进程的《第二十条》,到超越意识形态、用人道主义构筑起跨越时光和国境的情感号召力的《里斯本丸沉没》,这些作品都朴拙真挚、立体丰满地呈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形象。
电影和更多观众在一起了吗?
然而,与金鸡奖红毯上的熠熠星光、电影圈的弹冠相庆不相称的,是全国电影市场的冷清和观众的淡然。
首先,流媒体发展叠加疫情影响,观众对进影院看电影兴趣寥寥,这一现象在今年显得尤为突出。即便11月16日是周六,即便有获得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的《里斯本丸沉没》和多部知名中外优秀影片排映,全国票房也就刚刚过亿元、影院平均上座率勉强达5%——远难达到上座率15%的影院盈亏平衡点。
电影《里斯本丸沉没》海报。(图片源于网络)
其次,观众对小成本优秀电影的兴趣寥寥,电影“传播圈层化”日益明显,优秀的创作者、审慎的评委和普通的观众之间的信息鸿沟日益增大。2024年金鸡奖获奖影片里,《飞驰人生2》《热烈》等几部在大档期公映的高票房影片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而《屋顶足球》《乘船而去》《守龙者》等中小成本电影鲜为人知,观众不足10万人,《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安国夫人》的观众甚至不足1万人。如果将电影范围扩展到提名名单,更多影片之于普通观众几乎是“没听说过”。
还有,由于各种层出不穷的影视节、影视周,观众已对明星和晚会“祛魅”,甚至对中国电影金鸡奖这样的业界盛事本身也兴趣寥寥。数据显示,新浪微博的“#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话题阅读量只有1.3亿次,已跌至2020年有统计以来各届金鸡奖话题阅读量的最低。
电影,不仅仅是电影
这些现象背后折射出中国电影行业面临的五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电影不仅仅是电影,还是国家形象最为具象化、通俗化的表现,而当前电影产业链越来越趋于“沙漏型”的畸形发展,产业较为脆弱。电影作为率先进行产业化改革的文化门类,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排头兵,更是全球文化战争的主战场。电影产业链分为前端(制作)、中端(宣传发行)、后端(放映和后产业),良好的产业形态应该是匀称的。而近十年来,电影产业形态逐渐从“橄榄型”向“哑铃型”发展,最终成为今天的“沙漏型”。也即,制作和放映两端积聚了不少产能,但是宣传发行环节“平台独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影片想要进入市场只能高价争抢窄如沙漏的发行通道;大量影院也只能被迫等待沙漏的涓滴细流。因此,影片集中于大档期投放的现象日益突出,这也使得观众养成了只在年节才进影院的习惯。
第二个问题,电影不仅仅是电影,还是部分地方管理部门的政绩与门面,其颟顸蛮干,使人民群众受够了“仿古街”“NPC”式的同质化供给。党的二十大以来,行政主管部门尽快理顺了管理节奏,继续简政放权、做好服务,行业获得了明显复苏,迎来了“电影市场红红火火”的局面。然而也要看到,自2018年电影管理职能转隶以来,一些地方管理部门人事更换频繁,再加上对电影的艺术规律、产业规律、管理规律认识不足,政策措施容易陷入“拍大片、建基地、办节展”的“三板斧”窠臼,有资源的争抢资源,没有资源的就盲目上马老套说教的“政绩”电影,建设千篇一律的影视基地,举办千篇一律的电影节展,这与群众追求代入感、个性化、新鲜感、体验型的消费需求背道而驰。
第三个问题,电影不仅仅是电影,还是一些相关部门借“守土有责”之名、行“戏精附体”之实,刷存在感的方式,使从业者动辄得咎、无力应对。近年来,中央传递了对电影宣传文化功能的准确认知和高度信心,极大拓展了电影创作的视野和空间:“只要是传递真善美、弘扬主流价值的,不管什么题材、什么类型,都是主旋律、正能量,都是我们所鼓励和倡导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电影有相关部门协助审查的制度。党的二十大以来,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孤注一掷》《第二十条》《三大队》等优秀作品获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但实际调研发现,仍有部分相关部门奉行“本本主义”,无视艺术规律、创作规律、市场规律,只考虑电影上映后会不会“给自己找麻烦”。即便不在协审范围内,也动不动约谈创作者、经营者,将艺术创作等同于政策文件和教科书,将正常的电影经营当作影响仕途的风险点,“只求不犯错,不管好不好”。
电影《三大队》海报。(图片源于网络)
第四个问题,电影不仅仅是电影,还是一些偏颇观点党同伐异的对象,“扣帽子”“贴标签”“查立场”“开盲盒”的舆论环境,使投资者如惊弓之鸟,逐渐离场。电影是最为大众化的艺术,电影评价天然不具备门槛。然而,权威批评体系的崩溃、“红包影评”的失能,使得一些偏颇的观点粉墨登场、翻弄市场。有的评论者动辄甩出各种耸人听闻的大帽子,或者过度炒作艺人隐私,使得一些电影的评价完全脱离本体,影片无法在市场上获得相应的回报,成为私权的牺牲品。虽然也有宏观经济因素,但投资离场也是不争的事实。2020年至2024年10月末,电影领域的私募股权融资总宗数与2019年以前相比有明显下降,其中逾亿元的更是连续4年一宗也没有,融资环境之严峻可见一斑。与其他文化门类不同,电影是一门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风险的艺术。上游资金池枯竭、行业自有资金池见底,长此以往,行业萎缩不可避免。
第五个问题,电影不仅仅是电影,还是宣传教育观众、疗愈社会心理、承担社会情绪的重要载体,但在快餐式短视频的冲击下,这种功能几乎被消解殆尽。电影发展史屡屡证明,电影不仅能影响个体或群体的一生,而且常常能影响社会发展进程。近年来,“三分钟看电影”之类的切片化短视频,既不合法,也将电影作为教育传承、文化传播的意义消解殆尽。电影与短视频切片的区别就如同全谷物和超加工食品,一个注重口感丰富、营养全面、维持身体健康,一个注重高油、高盐、高快感、高利润。2023年,中国网民人均的单日短视频使用时长为153分钟,而观众人均单日观影时长仅为0.3分钟。最近几年,社会情绪一方面处于内卷的焦虑状态,一方面又处于充斥着无力感、无意义感的情绪疲软状态。电影应能更好、更大范围地发挥好心理疗愈功能,让社会更包容、积极、富有生命力。
怎么办?
尽管行业面临的问题既具体又抽象,既有阶段性问题又有结构性问题,既有中国的个性化问题又有全球影视行业的共性化问题,但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星光萤火却不绝不止,真正的电影人始终不曾离开。一年多来,电影人感受到20余年电影产业化改革与开放带来的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感受到来自行业管理者的包容担当及其背后深沉坚定的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一年多来,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中外电影产品进入市场,屡屡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一年多来,业界开始探索“差异化发行”道路,努力让更多个性化观众在个性化影院看到个性化的电影,已积累不少成功的创新经验。
电影《第二十条》剧照。(图片源于网络)
在今天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电影应该拿出更多像《里斯本丸沉没》《第二十条》一样反映当代中国人精神风貌的电影走向世界,“要在开放的气氛中实现中国电影的繁荣”。中国电影走到今天,需要重新回到改革与开放的初心。我们看到,全国的生气、生机,仍在缓慢但顽强地恢复着。这个阶段,不要自作聪明,不要突发奇想,更不要锣鼓喧天,只需要老老实实地尊重艺术规律、行业规律、管理规律,避免封闭僵化,坚持守正创新,鼓励试错,更要容错,产业和企业会给国家和社会一个好的结果。相信人民、尊重人民、追随人民,是电影、也是民族文化复兴的唯一道路。
(作者系电影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