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香港戏骨为何“经久不衰”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香港戏骨为何“经久不衰”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4-11-15 09:56

  作者:卓别林黛

  近年来,香港电影产业、人员、资本不断与内地互通融合,“港味”一词亦在此背景下被提出。随后,“港味”成为香港电影拥趸探讨的热门话题之一。这种笔下虽无、心中却有的独特味道颇受青睐,也成为不少香港戏骨至今活跃在内地各种文化场域的原因之一。

香港戏骨为何“经久不衰”

  无缝融入内地文化

  随着香港影人“北上”,周润发、成龙、刘德华、古天乐等香港明星在大量的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中挑起大梁,为观众贡献了众多耳熟能详的角色。而曾经的不少“绿叶”香港演员在时光的加持下,也逐渐受到内地观众的喜爱,活跃在影视剧、综艺节目以及多种媒介形态中。吴镇宇可算是这一脉络中颇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只不过,年过六旬的他不是以出挑的站位亮相,而是有机地内嵌在各种文化场中。

  仅以今年观之,从《无限超越班第二季》的嘉宾,《喜剧之王单口季》的气氛组组长,到电视剧《边水往事》(饰演猜叔),和刚刚上映的电影《盐湖计划》(饰演老项),吴镇宇都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说《边水往事》中,吴镇宇的表演并未跳脱出当年港片的类型与表演框架,但其具有的跨文化背景却与《边水往事》虚构的异域空间相得益彰。而当笔者担心综艺节目《喜剧之王单口季》中,吴镇宇是否能理解来自天南海北的晚辈吐槽生活与窘境的段子,是否能弥合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时,他引用众人熟悉的朱自清散文《背影》来形容脱口秀演员刘仁铖的父子关系,让人倍感亲切的同时也体会到香港演员已经无缝融入了内地文化。

  而在短视频的赛道中,曾经的甘草演员(甘草演员是指那些在影视作品中扮演配角或小角色的演员,他们通常以出色的表演和独特的角色塑造能力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林雪、郑浩南转型探店,在市井凡俗生活中游刃有余。曾经在极具世俗风情的“港片神话”中活跃的角色,如今出入内地日常的消费场景,某种意义上也带给了消费者亲切感与怀旧感。

香港戏骨为何“经久不衰”

  驾驭得了风衣撑得起背心儿

  香港电影曾是亚洲影视文化的“优等生”,表征了亚洲的都市文化想象,从无数日韩乃至美国文艺作品对香港电影的致敬、借鉴和模仿都可管窥。同时,香港电影也是极具烟火和市井气的,足以抚慰人心。正因如此,当年香港最“能打”的演员都遵循了这样一条文化脉络:能Hold(驾驭)住浮华,能沉入市井。这也成了如今香港戏骨“好用”的主因。

  具体到香港男演员来说,比如周润发,穿上风衣就是风头无两、帅气十足的小马哥;穿上格子衫就能成为有些疯癫的“奶爸”(《纵横四海》)。在《赌神》中,他更是一人分饰了赌神和“巧克力”两个角色:前者风华绝代、亿万身家、西装背头、众星捧月;后者憨淳可爱、流落街头、T恤衬衫、无人知晓。而二者之间的切换,对于周润发而言,仿佛打开自来水开关那般简单、自然,通过眼神、微表情和肢体的变换就能瞬时完成,并被观众轻松领会。“赌神”表征了当年香港所代表的都市想象,功成名就,高处不胜寒,“巧克力”就表征了香港的市井烟火气,贫寒却有两三知己好友相伴,活力无限。

  再如梁朝伟饰演的周慕云,既能蜗居阁楼,也能流连于灯红酒绿之间;梁家辉出演过电影《情人》,也出演过恶搞的《东成西就》;张国荣更不必说,既有戏里戏外与角色“疯魔”同构的《霸王别姬》,也有从容有度的喜剧《花田喜事》;即使是以喜剧为主的周星驰也是如此,《大话西游》前半部是过火癫狂的无厘头喜剧,但在结尾处却能180度转换,让人流泪,皆因为周星驰的个人魅力,既能驾驭卑微“没正形”的至尊宝,又能塑造出让人信服的牺牲个人的七情六欲、为大爱皈依禅林的齐天大圣。而吴镇宇其实也在这一脉络里,多年“甘当绿叶”的他出演了许多配角,虽然戏份不多,却都让人印象深刻:《古惑仔》里阴邪的“靓坤”,《枪火》里的保镖阿来,《无间道2》里的枭雄倪永孝,乃至在《唐伯虎点秋香》里“打酱油”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如果说香港演员驾驭浮华的能力成就了其明星光环,那么在市井凡俗生活中的游刃有余,则是其熨帖呈现各种角色的母胎能力。香港电影黄金时期产生了一大批这类演员,如今他们被观众所熟悉,“拿”来就能用,在不同角色的调性转换中相当丝滑顺畅,特别是一些非黑非白的“灰色角色”,一些香港演员塑造起来就显得更加得心应手。同时,基于多年的专业功底,香港的戏骨们又为表演提供了一条可感知的基准线,所以当一部戏需要戏骨支撑,或者说为年轻的流量演员“保驾护航”时,他们就成为制片方的不二之选。

  “港味”不该只是调味品

  事实上,在中国电影史上,赵丹、石挥都是具有极大表演弹性的前辈,从某种意义上说,香港电影演员正是因循秉承了这一传统。因为中国电影史上并未发生严格意义上的现代电影运动,在西方现代电影运动中萌发的表演流派和方法也一直未成为中国电影中的主流。所以演员仍然在影视剧的情感和表意的通俗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早期电影的奠基人之一郑正秋就曾针对中国观众的特点讲道:“不宜率直,求其曲折,必须多所映衬,旁敲侧击,尤当注重,烘云托月,分外动人,悲痛之至,定当有笑料以调和观众之情感,苦乐对照,愈见精彩,此穿插之所以重也。”其实,这种情感表意机制与戏曲相似,如赵丽蓉主演的评剧《杨三姐告状》,当杨母得知突然传来的杨二姐死讯时,在情感调性上,仍然设置了滑稽的穿衣桥段,这显然不符合当下悲痛、情急的主调性,但在大哭、大悲场景之前,让观众笑一笑,显然是经过数百年的戏曲民间实践得出的宝贵经验。而这些都对演员的表演弹性和角色表达提出了挑战。

  而如今香港戏骨的受欢迎,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下影坛表演多样性的不足。从流媒体兴起至短视频火爆,从爽文的方兴未艾到大小IP的批量影视化生产,都对表演形成了深远影响。竖屏、高产和碎片化,倒逼着表演的衡量标准与“爆”的维度走向单一,因为只有情绪饱满,“起范儿”的表演才能在短时间内吸引眼球。所以如今的很多表演在一定程度上,更像是传统杂技,需要瞬间直给,给人一种“绝活儿”感。大开大合的肢体动作、调门儿、让观众有迹可循的外露演技,能成为话题的“话题型”表演方法似乎更受青睐。而遵循这一逻辑去摸索演技的演员们又何谈表演的弹性与多样性呢?

  有一档娱乐节目采访朱茵,就以“哭戏”作为了好演员的标准,问朱茵是否具有瞬间掉泪的能力。但若以此为衡量标准,那《恋恋风尘》结尾全景中,“吝啬”地不给演员特写的欲哭无泪,只道天凉好个秋的苍凉愁绪,就不能算好演技,可谁又能否认李天禄毫无斧凿痕迹,天然去雕饰的演技呢?电影《以和为贵》中有处闲笔,林家栋以吃完饭酒足饭饱、摇头晃脑翻栏杆的闲适,来表演他优势在握睥睨天下的劲头,以今天的标准,是不是就该换成拍桌子、吆五喝六更能彰显他的气派呢?

  行文至此,让人唏嘘的是,如今的香港戏骨们虽在搭档流量演员时起到了“保驾护航”乃至定海神针的作用,却没能有“传帮带”的效能,他们独特的“港味”更像是一顿席里的醋,调味儿。至于吃的是馄饨、馒头、包子还是饺子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碟儿醋营造出了吃饺子的仪式感和幻觉。(卓别林黛)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话剧《西迁》:以人物弧光映照恢宏历史

  • 陈林侠:古装剧如何走出“爽文”怪圈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