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古典美学处处痕

来源:北京晚报2024-11-09 09:51

  作者:晏藜

  编辑联系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正在秋山深处,感叹目之所见的景致果然如所料,同记忆中的往年不同。今年天气同往年有异,夏季格外漫长,夏季的短袖裙装一直穿到寒露之前。延续到眼下,即便是深秋霜降后,眼看都要入冬了,秦岭深处的主色调都仍是苍青的,期待中的层林尽染并没有见到。偶然间遇到一株红枫或者银杏,都是难得意外的“点睛”了。但也不至于失望而归,毕竟“性本爱丘山”,“复得返自然”,山林能给人的治愈,并不因岁时风物的变迁而改变。自然恍若亘古的宁静里隐藏着盎然的生机,且有一种古意,非心悦已久、身在其中而不能明白。和同行的朋友相约,等冬季的某个雪天时,要再来看“开门雪满山”。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古典文学和美学就成为身边一个去不掉的符号。当然不是因为在此方面取得了什么非凡的成就,反倒是因为其他方面实在不值一提,才将这么一点喜好凸显出来,算作一点徒劳之功。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姥姥背古诗文,童年生活的故乡依巴山傍汉水,远近风光中总能牵连出一些古老的发源,诗中的景物常是眼前的景物,因此背起那些遥远的歌谣来颇得地利之便。又因城太小、工业不发达,虽未能实现多少经济的腾飞,但也维持着一种无人催赶、同时也“不被代表与概括”的缓慢、宁静和真实。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故乡春山多草木,家门前后、校园之中,到处都是野花漫生的山坡。因为实在太平常,反而很少会想起采些花回来插瓶。入夏过端午,大清早,家家户户都会出去薅艾草,完了回来煮成沐汤,洗了好去河边看赛龙舟……当然还有中秋、春节的聚合与清明、寒衣的纪念。于是,无形的日常便因为这些寻常的人事,被一度又一度的轮回固化为有形的寄托,并被潜意识地留在了我的生活中。这种传承于过去的生活琐细,后来想想,或许就是我所选择生活的初源。

  我是15岁才因为求学离开故乡,去到大一点的城市生活的。都市流行的诸多风尚乱花迷眼,年少的自然丘山也被裹挟入各种斑斓的浪潮中。只是浪潮在大多时候都具有一度性,无论当时如何心热,过了也就过了,少有回头。如此倒显出一些东西的坚固,它们始终在生活里沉默地存在着,周而复始,一如远处牵挂的山水,一如近在眼前的四时。

  我不知道后来的许多选择和早年形成的生活模式之间存在多大的关联,但我选择时的确没有过太多的纠结。比如自少年起阅读喜好就偏古典,分科时没有悬念地选择了文科,考大学时选择中文系,读研时选择去江南,毕业后回到家乡省会古城西安,又幸运地进入出版系统成为一名图书编辑,方向也多以社科文化类为主。中国古典美学、文学,则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眼前的书架上就放着今年责编的一些书,王振复先生的《中国美学文脉史》、王柯平先生的《中华美学精神》、龚静老师的《会丹青:中国画里的文心写意》,还有如传统戏剧、园林建筑,等等。这些书有的上学时都曾读过,作者中也有我的老师,甚至老师的老师,但隔着十几年,初读和复读的感觉,当然不尽相同。责编这些好书的过程给予了我巨大的精神愉悦——人在顺应自己的习惯和喜好做事情的时候,总是不容易感受到消磨。为它们寻找到一个恰当且蕴藉的形式,使它们更容易被现代市场接受,是我甘之如饴之事。

  偶尔也写一点小文章。题材也多是围绕着我相对比较熟悉的、关于古典美学和文学的轶闻旧事。去年,我将之前在《北京晚报》开设的有关节气风物的专栏文章结成一个小集子,取名《桃花与蟹》,将我这么多年来对于传统风物节令文化的所阅所感收录起来。并不是多么成熟的书写,只是对那段不可复制的纯净生活的纪念。也曾暗暗担心在这个纷杂的时代,书中的那些主角怎么看都有些旧了,无论是春天的桃花还是秋天的蟹,还是清茶美酒、明月河川,又或是以月为令、以图消寒,这些从“诗”与“骚”的时代起就被妥帖收进笔墨丹青里的风物,和现代都市光怪陆离的新潮事相隔甚远。没想到,却收获了一小波莫名的欢迎,从首印起,至今居然印了四次。这当然不甚合理,只是由互联网巨大的偶然性所造就。但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偶然?我想,或许是古老的意象唤醒天然的亲缘,或许是沉重的生活压力迫使人们复归自然,以求片刻的突围。

  三十年来,中华古典美学给我带来的影响,不只学业的选择,还有如山川带给地形的,在生活上润物无声的塑造。我的乃至于女儿的名字,家居氛围,喜欢的艺术家与作品,穿搭风尚,出游目的地,结识的新交和故知……都无不为之印刻。当然知道不能只囿于这一方狭窄的天地,世界那样广博,不同的民族在浩渺的时光里沉淀出了斑斓的文化,“如万里黄河,与泥沙俱下”,一起汇入现代人一日千里的视阈中。人们先在眼花缭乱中饕餮着无尽的新鲜事,是满园春色看不尽,而后再在一次次取舍之间明了自己的选择,是轻舟已过万重山。而接下来的坚韧与专注,传承与创新,便是明了所求之后的新的课题,而我们热爱、承袭传统,终究是为了成为更好的现代人。(晏藜)

[ 责编:刘朝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