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天堂客人》:致那段勇敢站立、热烈奔跑的经历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天堂客人》:致那段勇敢站立、热烈奔跑的经历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4-11-06 10:02

  作者:张 嘉

  继《上海公子》《六尺之孤》后,作家王霄夫的小说《天堂客人》最新出版,“血脉三部曲”得以完成。小说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关键节点,王霄夫以精准的历史笔触,生动再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与人们的生活状态。

  王霄夫曾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江山美人——宣和元年的爱情》《审判日》《宋徽宗:天才在左天子在右》和“血脉三部曲”《上海公子》《六尺之孤》《天堂客人》等,对戏剧和影视创作均有所涉及。

  近日,王霄夫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的专访。他表示,《天堂客人》主人公在三十岁不到的年纪,在人生最美好、情感生活最丰富、能量最充足的年纪,把自己点燃,希望在至暗时刻,闪现出最炽烈的如流星般的光亮。也因此,他将《天堂客人》献给年轻的一代,甚至未来的一代,“人生飘忽,时代多变,可堪追忆的唯有勇敢站立和热烈奔跑过的那段经历。”

《天堂客人》:致那段勇敢站立、热烈奔跑的经历

  原作者最好的态度,就是给予编导完全自由的创作语境

  记者:请问您是从一开始就打算创作“血脉三部曲”的吗?创作初衷是什么?

  王霄夫:第一部《上海公子》得到读者的极大支持和鼓励。我原计划是按照时间,纵向讲述,完成三部曲。第二部讲的是同一个主人公,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继续革命,再建功勋。第三部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到改革开放的时间跨度中,主人公与命运艰难共行,与时代深刻交集,后来考虑再三,觉得条件不具备,准备不充分,尤其是认识上还达不到,对人物和时代的探究难以深入。如此史诗般的创作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不然可能半途而废。

  于是,我停下脚步,再作思考之后,觉得不如暂时停留在同一时代、同一时间点,进行横向的、全面的挖掘和讲述,在相同或相似的历史背景下,对同类型的人物进行叠加重复、浓墨重彩的塑造。因此,后续的创作仍然放在《上海公子》故事发生时的民国后期。也因此,有了后面的《六尺之孤》和《天堂客人》。三个主人公,在同一时期,在不同地方,演绎相近的“血脉三部曲”。

  创作初衷源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同时发表了短篇小说《一介书生》和一个中篇小说,讲述的都是年轻的新时代知识男性,进入社会和官场后的自我寻找和觉醒故事。许多年后,我渐渐觉得与当代生活太近的创作,因为时间沉淀不够,要进行更丰富和更有深度的发挥,似乎不太放得开。其间我的长篇创作主要是历史小说。及至三部曲构想开始,我把眼光放在了某个特定的时期,比如时间不远不近的民国,感觉会有较大的创作余地。这个时代资料更多,许多事情甚至有机会从当事人那里亲耳听到,内容更加可靠、确定。同时,作为一个过去的时代,完全可以当作历史、当作传奇来写。可以说,“血脉三部曲”与我最早的创作是接轨的,特别是主题和人物类型,其追求革命和自我革命的本质,是高度相似的。

  记者:为何要叫“血脉三部曲”?这三部曲写完之后,您觉得关于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人的故事,您已经讲够了吗?

  王霄夫:在塑造人物时,我们通常从主观和客观的两个维度寻求支撑点。三部曲的主人公正处于革命洪流最激荡、最汹涌的大时代,他们的选择是决然的,一是外部的大时代选择了他们,二是内在的基因决定了他们的革命行动。从更深层次、更永恒的主题出发,他们所革命的终极对象正是自己。外部和内在,二者互为因果。

  就我个人而言,目前已经完成的是空间叙事的三部曲,如果有机会,有待于以后有新的感受和发现,致力于完成人物纵向贯穿的、时间概念上的三部曲。

  记者:您也担任了多部影视作品的编剧,所以您在写小说时会在脑中不自觉的“剧本化”吗?“血脉三部曲”有影视改编的计划吗?您会考虑自己当编剧吗?

  王霄夫:我的创作经历是写小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写了许多中短篇小说,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一点很难改变。上世纪末,我参与过影视剧的创作,但借鉴的是戏剧,特别是传统戏曲的创作,起承转合、生旦净末……比较程式化,在叙事上与小说创作是两条路子。但有一点要承认,相对小说,影视剧的主线比较清晰,人物动感强烈,情节冲突极致,对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创作,是可以充分借鉴的。

  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文学化”是第一位的,而“剧本化”思维会有助于把人物命运写出精彩,把故事集中。小说充分“文学化”的同时,适当的“剧本化”,对创作并非无益。由此,可以有更多精力去驾驭文字、铺陈心理、美化情景等。

  目前,三部曲在影视化过程中,制作方充分认识到难度,因此很努力地在寻找更好的改编方案。至于电视剧,其实是另一个创作生态,对改编有不一样的要求,特别看重是否有市场成功案例等等。专业的电视编剧往往不会轻易触碰长篇小说改编,因为很可能吃力不讨好,如有机会,他们宁肯自己去新编一个。

  编剧是一门特别的手艺,其中诀窍不太好掌握,高也不是,低更不是。因此在影视化的过程中,我明确不会参与改编,以免增加干扰。当然也不当编剧,只期待好的编剧为作品加分。对原作者来说,最好的态度就是远离改编,远离剧本创作,给予编导完全自由的影视创作语境。

《天堂客人》:致那段勇敢站立、热烈奔跑的经历

  真正观察到历史的细微之处,避免一些事过境迁的“想当然”

  记者:《天堂客人》您构思写作了多久?您觉得写作这本小说的难度,或者说挑战是什么?

  王霄夫:从开始构思到完成接近十年时间。酝酿过程很长,动笔写作三年之内就完成了。难度在于过程,掌握当时的材料越多,写起来就越谨慎,需要突破的就越多。同时,杭州是我生活的地方,据我所知,很少有人这样写过这个时代的杭州,因此没有参照物。杭州为东南一隅,偏安之地,如何拉大她的框架,让她与外面的世界,如北平、上海甚至世界有机联系,让这段不显山露水的,连本地人都很少去了解的大历史再现出来,让其时其地的人物从地底下走出来,让一张张陌生的面孔鲜活起来,显然充满挑战。

  记者:写作《天堂客人》,您需要花功夫做历史的考据吗?

  王霄夫:困难在于如何真正观察到历史的细微之处。比如阅读当时省党部的资料,包括大小会议记录,机关单位种种制度,包括薪酬制度,都需要了解清楚,从而对当时的工作生活情景、人际关系等等,有一种可靠近的想象,使创作更有质感。

  我有几十年的职场经历,反而需要避免掺杂一些似是而非的个人体验 ,避免一些事过境迁的“想当然”。

  记者:您在前言中提到了对《天堂客人》进行了大篇幅的艰苦修改,请具体讲述一下您都修改了什么?

  王霄夫:初稿写成以后,不太满意。主要是故事结构不够牢靠,叙事方法还不够独特,人物类型不够丰富。后来我吸收了资深编辑、评论家和作家的建议,他们期望很高,甚至希望成为“经典”,这给了我极大鼓励。

  压力之下,我只能大胆取舍,重新梳理。比如新加了精神科医生克里森这条人物线,通过他者的视角,解读和判断发生的事情,这条线一成立,使小说叙述路径有了依靠,结构更显清晰和确定。同时在想象力上勇敢突破,增强了梦游、幻想等精神方面的元素来演绎故事,推动情节,从而使几个主要人物显得别致和内在。另外,加强了“狮子猫”这件重要“道具”,突出了“钱江潮”这一独特的意象。还有,在主要人物上着力,增加主角沈甲妃的神秘性和命运的多重可能性。另一方面,提升原有“次要人物”,如谭杭丽笔墨加重,读者对这个人物予以了高度评价,电影改编者在阅读小说时,认为这条线有价值,人物很丰富。

  记者:精神科医生克里森和他的催眠术在小说里很重要,您是如何想到设置这样一个人物的?

  王霄夫:鸦片战争以后,上海开始有精神学科的医生,清末民初,他们经常到江浙巡诊。后来在杭州的教会医院,驻诊的“洋医师”多起来,其中包括治疗“神经病”方面的“洋医师”。这些扎根杭州的“洋医师”接触到的是“杭州病人”,因此从他们眼里看杭州,更真实更深层更具体。

  几年前,我去一家前教会医院探望友人,在一位外国女性塑像前站了很久,知道她既是医生,又是这家医院的创办人,青春年华来到杭州,直到终老于此,不禁触动,于是有了把她写进小说的想法。

  注重文学性,也努力讲故事,让作品更“耐读”

  记者:有评论家说您的小说是对读者的一场“冒犯”,您的叙事方式是对读者阅读经验的颠覆与挑战,请问您的这种书写,是基于怎样的考虑?您担心“冒犯”读者吗?

  王霄夫:作家的行文叙事方式是长期形成的。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写作的人,总想努力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而且当时发表的要求很高,如果语言没有特点,很难过编辑这一关。会更多地字斟句酌,并且会对同一场景、同一心境,通过多次的、不同角度的讲述,强化人物内心,烘托场景气氛,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另一方面,小说是文字的艺术,必须要有鲜明的字词句构建方式,通过生动而又严谨的句式,营造韵味,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甚至猜测。《天堂客人》叙事仍然采取三重结构,即围绕故事的现在进行时、过去时和将来时的叙述方式,强化对人、事、情的理解和感受,这种层层叠加的多重阅读,对喜欢轻松阅读的读者难免“冒犯”。

  发自内心、历久弥坚的阅读,有时是沉重的,甚至是痛苦的,往往不能卒读。人们能引用《楚辞》中的名句,但除了少数专业人士,又有多少人真正读完全篇?即便接近大白话的《红楼梦》,能读完全书的,远远少于《西游记》和《三国演义》。一口气读完的书,往往容易较快地被放过和遗忘,而难读的书,总是读了放下,放下又拿起,经过漫长的过程,还是难以释怀(例如《百年孤独》,以及国内一度盛行的“先锋文学”都是“冒犯”典型),其实是一种“耐读”。

  网络文学和心灵鸡汤式的美文,使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便捷式消遣式的阅读,似乎势在必然,是学会适应互联网生态下广大读者的这种写作,还是依然故我,设置“门槛”,坚持“冒犯”,对传统写作者来说,是一个需要检讨的问题。总体上,我觉得自己还是要注重文学性,也努力讲故事,徐徐引导,引人入胜,只不过叙述时,喜欢有节制的“说话”,让作品更“耐读”。

  尽管时代不同,人在青年时期的相同点往往是共同的

  记者:读者的反馈和评价会影响您未来的创作吗?您有什么与读者比较难忘的交流吗?

  王霄夫:读者对小说主题、文字和人物(比如女性人物)等方面持一些正面评价,促使我在这方面继续改进,努力靠近读者。朴实而中肯的批评很有力量,更会影响我后面的创作。对于同行批评,认为故事情节太强,对此,我认真反思,争取找到更好的构思方法、叙事手段,更好地避免过度传奇和曲折。

  在读者交流中,觉得与年轻读者,包括与大学生的互动,还是有难度的。他们虽然年轻,但更加成熟,互联网背景下,他们无所不知,了然于心。游戏的训练,使他们充满智慧,但很少提问,尤其是在传统模式下的分享场合。只有真正触动到他们敏感的神经,他们才会活跃起来,与你平等交流,然而这种碰撞发生,往往需要运气。难忘的是,一大部分有阅历和主见的女性读者,她们真的喜欢看书,而且犀利犹在,她们总是批评的,甚至是否定的、尖锐的,但最后总会促使你思考和改进,感觉效果良好。

  记者:《天堂客人》中您本人最喜欢,或者说最为打动您的是哪些情节?

  王霄夫:小说最终是奔向结局的。难以忘怀、印记于心的往往是人物的结局。如沈耀中一心求死、求死有道、死而有法的一系列情节;如谭杭丽一步一步卷进时代大潮,最终死于钱塘潮信的命运安排;再如伏申孤身远离北平,吾心何安的心路历程和最终将客死他乡的命运预示。上述只是一个类型。写作中感触最多的还是“病人”们的状态,我以为这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记者:您提到“此书献给年轻的一代,甚至未来的一代”,那么您是否在创作时,会在写法、结构、人物塑造等方面,考虑现在年轻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喜好呢?您想通过《天堂客人》如何打动年轻读者的心呢?

  王霄夫:我写的是那时候的青年,尽管时代不同,人在青年时期还是有不少相同点的,比如追求的都是爱情、事业甚至生活方式,遇到的也都有困难、压力甚至颓废消沉。因此,我写有血性的青春,虽然可望而不可即,但我仍试图以此让读者有所对照,看清当时,有所触动,有一天或许会激起斗志。基于此,我尝试刻画出一个有侠义精神、有进取心的人物,虽然工作和生活都优越,但仍然追求革命,不肯放弃,说明敢于牺牲的重要性。另外,主人公取胜有法的情节安排,让年轻读者总体上会有“爽感”,也符合他们的期待。

  除此,写作中确实有考虑,也是我最想试图能打动年轻读者的,是爱情或者说是爱情的力量。青春之时充满爱情想象,主人公伏申为了并不明确的爱情来到杭州,越陷越深……这条感情线,也是读者非常关注的。

  不排除借用AI,但要算好一笔账

  记者:您写作时会有焦虑或压迫感吗?请问您是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王霄夫:焦虑或压迫感来自当代小说创作似乎没有很好的参照。自己始终在寻找怎么样的叙事方式上纠结,如顺着时间叙述,从头开始,还是倒叙。还有就是始终在寻找最好的框架结构,因为也没有文本可以借鉴,只能靠自己摸索,如此,通常直到写了一半才能想到一个什么样的形状。等写完了,才知道应该有什么样的框架、什么样的叙述方法。最好的办法,往往在初稿写完以后才会想到。因此,修改幅度和工作量是很大的。

  记者:创作历史小说,是否也需要“深入生活”?

  王霄夫:既不能埋首于历史,更不能忘掉现实。除了掌握一些资料,主要看自己生活本身的积累是否充分。写人物,更多的是在写自己,写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写身边的人和事。打通历史和现实,打通故事和实际生活。如果没有观照现实,书中的人物和历史会显得空洞,就成不了好小说,哪怕出版了,影响力不会太大,生命力也不会持久。

  记者:写作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您从写作中获得了什么?

  王霄夫:首先写作是爱好,其次是有助于思考,然后使生活充实。花大量的时间精力,日常在枯燥中度过,但写完了,你获得的是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

  记者:很多作家都表示写作就是写人性,请问什么样的人性问题最能激发您创作的欲望?

  王霄夫:物质和科技进步很快,但人性进步很缓慢,甚至会停顿和倒退。因此,最能激发起我创作欲望的,是从过去的人物中,从祖辈父辈身上发现美好的人性,看到比你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人性更美好,更有榜样意义,并且赞美她。

  记者:您尝试过用AI写些东西吗?您觉得AI的发展会影响您的创作吗?

  王霄夫:目前我没有,但也开始接到邀请。希望这方面的技术更成熟,如果写作更大体量的当代三部曲,我不排除借用AI。但要算好一笔账,如果用于修改的时间远远多于自己重新写一遍,那就要考虑清楚了。

  记者:您未来还有什么写作计划吗?会考虑写现实题材吗?

  王霄夫:一部当代小说已经构思好。写两代半人如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走过来,一直到2022年。这个想法,引起了电影编导朋友的关注,但小说终归是小说,我力争先把书写好。(张 嘉)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