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们为何如此迷恋霍珀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我们为何如此迷恋霍珀

来源:文汇报2024-09-19 09:40

  作者:来颖燕

  由美国桂冠诗人斯特兰德叙写的关于20世纪美国画家霍珀作品的画谈《寂静的剧场》,看似是一本对于绘画作品的解读,却很难被纳入某个确切的河道——是对霍珀画作单向度的阐释吗?这些文字分明是诗人心理图示的投影。是斯特兰德的呓语吗?一切又都有着精准的源自画面的入口。但这种胶着,正是不同艺术门类间的互相对立、矛盾、支援乃至成全的理想情态。

霍珀《科德角的早晨》,1950

霍珀《杂碎》,1929

  这本书曾有另外一个译名:《深度寂静》。这一次,译者没有变,但译名的转变是一种暗示和预示——越来越多的“我们”被吸引到了属于霍珀和斯特兰德的剧场里,舞台背景是霍珀的画,画外音是斯特兰德的声音,但是,这出戏没有第四堵墙,在台下身为观者的我们随时可以翻身上台。

  译者光哲本就是一个诗人,以诗解诗的格调,是靠近原作最浑然恰切的方式,但我喜欢这个译本,更因为光哲即使葆有斯特兰德的诗性,却并不迷醉,他很冷静地面对这本画谈,就像斯特兰德冷静地面对霍珀的画:“斯特兰德更多是‘如是,如是’的原始指点,经常只是就是画面重讲一遍。不知道的,就会以为太简单,以为是浅显,浮于表面”,但是“重述一开始,便有一个选择,一有选择,便有人意。而一些人念兹在兹的深度,往往并不在别处,恰就在那表相之下”。斯特兰德看似云淡风轻的精准解析,反而扩展而不是穷尽了霍珀的世界——他抵达的是霍珀画作中不可言说之处,那里神秘、安宁地令人悄然陷落,以沉默无语领受着对于世界的敏感。这种敏感神奇地在不同的频率触动无数个我们的神经。

  只消看一看霍珀的取景框,我们就会发现他描绘的场景是那么日常、具体,像是对生活不经意的一瞥。街边小酒馆里的几人小聚,邻里在阳台上的远眺,房间里独自沉思的女人……曾听一位画家在谈论霍珀的代表作《夜游者》时的感慨——“画里的那个地方,我好像在上海也曾经路过嘛,就是那个感觉。”有一刻,我想问那是什么感觉,但很快自省这会多余。在画作或是文学中遭遇的怦然心动,常常这样近,又那么远。霍珀的画“诱惑”我们,又“拒绝”我们,它敞开背景,给人一种平易的错觉,可一旦踏入其中,又会觉出它的克制和冷漠——“每幅画都邀请观者参与,却又指示出一种阻力,阻止观者的继续前行”。

  这两端的撕扯在霍珀构图和设色时就开始了。霍珀似乎钟爱斜边的梯形构图。这注定会有一个透视焦点的消失处,但这个“灭点”会被遗弃在画框之外。著名的《夜游者》是典例。画面的前景是一个奇异的梯形,“梯形的两个长边彼此相倾,却又永不相交”。斯特兰德意识到夜深的小餐馆里那三个顾客被封闭在于此的心境——走不出去,也不想走出去,走出去也寻不见去处……跟随斯特兰德,三人的情绪底色与夜色合一,无奈,无聊,彷徨。霍珀的用色是经过了调和的深绿,正是这介于灯影扑朔间的复杂的绿,显出夜和夜色里的众生在黑暗中的挣扎和落寂。他的画中还总是出现窗户或门,远方的世界永远在召唤,但是时间静止,我们的滞留遥遥无期。

  当然,霍珀的画不总是这样的暗色调,画中人的情绪也不总是指向黯然的调性——《四车道公路》里的老人坐在阳光里,一个女人的头从他身后的窗户里探出,看表情,那是他的妻子吧,看口型,一定是在询问日常的琐事吧,可是老人依然一动不动凝望远方,滋生出一种日常的幽默,每个人都在认真地沉溺在自己的角色里,不愿意被唤醒。《阳光里的人》中,人们一排排地整齐地坐在阳光里,穿戴齐整地朝着相同的方向凝视远方。为什么要如此正襟危坐地看往那个方向?在看什么呢?斯特兰德在此刻的空气中看到了神秘、滑稽与悲凉的混合。《旅馆房间》里那个读着信的女人,轮廓如此明晰,在室内的灯光下,一种无言和无情在干净利落的房间里蔓延,通往窗外的夜的深处。斯特兰德竟然将这个房间视作了“这个女人听天由命的写照”。

  属于我们的生活的五味杂陈,被霍珀一一言中,而斯特兰德的每一篇简短的画谈,都在拉开一个舞台的帷幕,他摆出跟我们一样追寻画中故事的姿态,但又提醒我们,这一切“是一种写意而非写实的呈现”——“霍珀的画超越了现实的表相,将观者抛置于一个由情绪和感激所主导的虚像空间。”

  这个空间里,细节肆意流淌,但经过了思想的滤镜,它们不再只是生活中的尺寸,如同他画里的光。

  光似乎是霍珀的画与生俱来的主题,尽管在西方绘画中,光是作为让物象显形的外在条件,但是在霍珀这里,光不再充斥在大气之中,而是存于意念之中、超越时间的。在集子的最后,斯特兰德有意选择了将《海边房间》与《空房里的光》并置。它们初看是如此相似,因为几乎一致的空荡荡的房间里,光是唯一吸引我们目光的主角。但是前者有一种令人愉悦的开阔性,不只因为画面的门框外的大海的召唤,更因为错落的房间主色调是隐去了尘烟的蓝色,将要发生的一切是未知又是可期的。但在《空房里的光》里,“不再有什么来安抚这光了”。斯特兰德领受到的是“光”如何跌落在房间的墙壁之上,这过程已经不再需要我们参与其中,“其自身荒凉的述说,已近尾末”。他同时标明,这是完成于1963年的霍珀的最后一幅杰作。我们随之陷入更深的沉默。

  虽然斯特兰德一早就意识到,霍珀的画总是击中我们,不是因为它的社会学动力(譬如霍珀本身的特立独行,以及难以自弃的时代和社会氛围),而是因为它在绘画上的审美支点。但离奇的是,这种审美支点,并不需要我们具有太多的绘画专业背景。虽说斯特兰德对此有着丰富的积累,他的解读基于此之上,但是他的感性和冷静,又同时消解了这种专业性。他触碰到霍珀画作中的礁石,是因为他跟霍珀的频率相同。霍珀于他,不只是一个被阐释的对象,而是一个释放自己心性的容器。

  他在一次访谈里谈到,一首诗释放自己,使自己神秘,这个过程一定是缓慢的。这应和了霍珀在画中传达情绪的过程和节奏同样有着延迟,因此才会成功地先诱惑我们进入,然后再将我们遗弃。布鲁姆曾经评价说斯特兰德的诗“找到了自己的视觉”,这几乎是对于斯特兰德与霍珀之间关联的谶语。正如此,斯特兰德才能成功地揭示出霍珀是如何将自己的绘画意识建立在了一种叙述性与空间几何学的平衡点上。

  这也是身为普罗大众的我们为何会愿意追随斯特兰德进入霍珀的世界——他利落地让我们靠近霍珀的画,而这看似条分缕析的解读实现了自我解构:他最终的意图是诱使我们感知到一种空间态势,其中的情感色调是让人无可遁逃的孤独感。这孤独从现实中来,却清晰地游离于现实、构成了一个替代性的世界。

  苏童在谈到判断好的文字的标准时,曾言其一是要具有“突袭感”。在平淡的、琐碎的、不经意的日常之间,突然将人击中,让人“一麻”。站在霍珀的画前,会在艺术的另一维空间里遭遇到这种“突袭”——而斯特兰德一直示范着自己如何在直觉的层面被这种孤独感“突袭”。

  所以,我们为什么会迷恋霍珀呢?正是因为越靠近他的画,我们会越构建起自己孤独的壁垒。我们陡然发现,被这个世界排斥又无法遁逃的情绪,在每个人生活的不同层面不时地探头。甚至于“我们”一词也疑点重重——这其中暗示的“非我”的群类,似乎更深地暗示着,领受孤独的永远只能是个体,“我们”也是一个无法被集结的群体。

  奥地利导演古斯塔夫·德池曾在2013年拍摄实验电影《雪莉:现实图景》,用一个名叫雪莉的美国年轻女子的经历和社会现实将霍珀的十三幅名作串联成电影,成全了霍珀画中那些未知的前世今生。但是这样的框定,愈加突显出静止的霍珀画作在叙事性上的迷人:他选定的时刻总是处在此后会发生什么和此前发生过什么的“火山口”,是一种介于已知和未然的“现在完成时”。这个时态的完型填空充满动态的可能,最终只能由我们自己来完成。(来颖燕)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