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与艺术相约,奔赴无垠山海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与艺术相约,奔赴无垠山海

来源:解放日报2024-09-14 10:46

  作者:林伊雯

  在意想不到处发现艺术

  不同于传统旅游推荐类书籍仅停留在介绍众所周知的著名景点,《400个环球艺术之旅》攀缘艺术藤蔓、谈论文化故事,撷取的艺术内容中有蜚声海内外的经典,更多的却是不为人知,并非传统意义的游览地。

  本书介绍了全球400个新奇独特的文化艺术景观,包括艺术展览、户外艺术装置作品、艺术节、雕塑公园、画廊等,有些已为大家所熟知,有些则闻所未闻。或聚焦一些小博物馆中特别的藏品,或关注大博物馆中不为人知的藏品,引导读者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艺术,通过专业文化学者的讲述,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体味世界各地数百种有趣的艺术魅力。

  几十万年来,艺术渗透在人类前行的每一个脚印中,而如今“博物馆和美术馆只讲述了故事的一半”。作为一本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旅行手册”,作者坦言写作此书的目的,正是通过把艺术作为一种美术馆内外的体验结合起来,跳脱常规想象、引发探究乐趣,让读者走进极富创造性的场景,并激发人们尝试亲身体验的欲望。

  书中呈现的方块式文字布局与散落其间的实景摄影,搭建起人为设置的异度空间,不啻奉上一场超越时空桎梏的圣地巡礼。恰如本书英文名中的“Immersive Experience”所表示的一般,这是一趟沉浸的旅程、这是一次难以忘怀的洗礼。作者将五光十色的艺术理论,隐匿于多样化案例之中;抛弃冗长繁复的学理性说教,借描摹真实场景,阐发历史因缘和文明演进。根据各地的不同主题,在书中总结的10条特色旅行路线中,“北美洲大地艺术地图”首先为读者带来新奇体验。

  千人千面的艺术魅力

  大地艺术(Land Art),从广义上看,被认为是一种利用自然景观和材料来创建特定场域的建筑、设施以及雕塑作品的艺术。自20世纪60年代被提出以来,它将理念植根于“无法出售的艺术”,被视为对艺术商品化的回击。怀着对这一理论的初步认知,按照作者所划定的路线图,我们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域外之地,便会发现大地艺术在许多角落皆若隐若现。穿过“风之城”芝加哥,潜入犹他州大盐湖,盐粒似霰雪般堆积的广袤旷漠上,罗伯特·史密森创作的《螺旋形防波堤》静默袒露。由泥、盐晶、玄武岩构建的雕塑见证着数十年来的气候变迁,镌刻着艺术在自然中接近永恒的一瞬。

  熟悉科幻作品的读者面临如此奇观,或许会联想到宇宙坍缩之际,邈远星球上人类的文明遗存,由此感触超现实的震撼;浸淫宗教情怀的读者,思绪又可能飘向神谕,想象着教诲降临的时刻。这便是作者所强调彰显的千人千面的艺术魅力。

  从人迹罕至的自然秘境归来,公路的喧嚣提醒你留意繁华都会里身边的艺术。博物馆、美术馆之外,城市的街道、餐厅、地铁站也是孕育艺术的沃土。在阿根廷西北部通往一名女性圣徒墓地的公路旁,随处可见的路边神龛,介于垃圾堆与微缩村庄之间,在荒芜草丛中营造出民间艺术的殿堂。过去的旅行者和朝圣者搭建出石膏小屋的雏形,如今的卡车司机们将水瓶、塑料花、耶稣雕像,甚至卡车废弃零件作为祭品供奉其中。读者的眼前似乎浮现车辆疾驰而去,窗外的斑斓色彩鲜活依旧。

  在英国伦敦的特拉姆希德餐厅,达米恩·赫斯特所创作的《公鸡与公牛》与餐厅背景产生奇异共鸣。橡木餐桌上高悬着一个巨大的玻璃箱,蓝绿色液体中浸泡着一只站在公牛之上的鸡。魔幻现实主义的讽刺意味吸引了大量食客,煎锅与福尔马林的交响成就艺术绝唱;在莫斯科地铁站,城市艺术中常见的滑稽夸张不复存在,苏联凛冽的钢铁气息同欧洲文明的典雅成为主调。12个车站的墙壁以及它所矗立的地面也已成为艺术家的画布,大理石、彩玻璃、金银饰品都流露出对权力与财富的憧憬。

  抽象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艺术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而作者在记述这些经典时仍不忘关注相对罕见的未来主义与超现实主义,这难能可贵。在墨西哥希利特拉,爱德华·詹姆斯的作品提前运用了20年后方才提出的大地艺术。他以基督教神话背景淬炼密林中的希腊悬梯,在庞大植物群中屹立一方永久花园,引诱读者在超现实主义伊甸园的巨蛇阵里迷失方向;同样在南美,秘鲁南部的“外星人艺术”仅能在空中鸟瞰。长达520千米的纳斯卡沙漠海岸上,遍布各种动植物组成的地表图案,铺展开意味多样的巨幅画卷。作者将肉眼难以捕捉的宏大景观通过高空拍摄呈现,弥补读者无法亲临实地的遗憾,而文字解说在介绍相关历史的同时留下合理空白,引发读者的多样解读,从另一个维度丰满了作品的艺术韵味。

  人生的艺术之旅正待开启

  艺术,能给人以灵感,也能让人身心愉悦,只不过对于现代的人来说,生活、工作太过匆忙,很多时候我们忘却了停下脚步,去欣赏这个世界带给我们的诸多惊喜。

  翔实的内容之外,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可圈可点。外封星罗棋布的各地定位与穿插进世界地图的目录页,将旅行清单书籍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书籍大小适中,锁线装帧,可180度平摊阅读,日常便携,适用于各种使用场景。配色上,内外封统一采用高明度橙色,带给读者愉悦轻松的阅读体验,与内页低饱和度设色相得益彰。值得一提的是,腰封被设计为登机牌样式,预示翻开扉页的那刻,环球艺术之旅悄然拉开帷幕。

  由北美洲始,至大洋洲终,400个故事在书中走向尾声,而人生的艺术之旅正待开启。就像作者在序言中所坚信的那样,“任何一个热爱艺术的旅行者都可以走进这些地方,去进行这些体验”。秉持艺术之心,怀揣辽阔世界,让我们重新出发,奔赴无垠山海。(林伊雯)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