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春风化雨》:种出芬芳,留一路花香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春风化雨》:种出芬芳,留一路花香

来源:解放日报2024-09-12 10:32

  作者:龚金平

  世界电影史上不乏优秀的教师题材作品,如《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嗝嗝老师》等,中国也有《烛光里的微笑》《凤凰琴》等。这些影片大都塑造了道德超拔、行为至善的教师形象。讴歌教师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确实能使观众在道德情感上受到深沉触动,但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说,若在主题宣示与呈现手段的关系上处置不当,这样的人物形象容易显得苍白高调,无法突出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对于观众的情绪感染力也大多停留在苦情与悲情的层面,难以让观众洞察教师在“精神鼓舞”“人生指引”等方面对于学生而言的重要意义。

  电视剧《春风化雨》对教师与教育的关注与表述,则显示出不同的向度。观众渴望收获感动,但更希望看到突破,体验惊喜,得到思想的启发和心灵的净化。从《春风化雨》这个片名来看,剧集强调了教师的“育人”功能,英文名Sowers of Hope直译是“希望的播种者”。这似乎暗示了,教师对于一个学生最深远的影响,并不在于传授了多少文化知识,毕竟这只是每一个教师的本分;在学生心中播种希望,为学生的未来注入活力和勇气,鼓励学生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执着地追求梦想,这才是教育的初衷和理想境界。

  在主观视点中完成对人物的深度刻画

  《春风化雨》整体而言采用的是客观视点,有利于全景式呈现乡村教育的面貌,这对于一部体量巨大的电视剧来说非常有必要。但客观视点的代价是容易显得情感疏离,以及因叙述的权威性而削弱主体情感的个体性和亲切感。因此,《春风化雨》在剧情的前半部分,大量使用了主观视点,使观众与人物深度共情,并跟随人物完成好奇、发现、震撼的心理起伏过程。

  剧集中的和平中学是一所乡村中学,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从小生活在城市的教师安颜,第一次面对和平中学这个陌生的环境时,有困惑、茫然,也有非常明显的不适应。这时,观众得以与安颜的眼睛重合,一点点去感受乡村中学简陋的教学条件和居住环境,去发现不同学生的内心秘密和他们背后的家庭结构。同时,剧集也用安颜对环境的反应,完成对人物性格和精神世界的描摹。安颜并没有抱怨环境,而是坦然地面对现状,用心经营生活,这就是一种生活态度。当安颜看到学生张楠等人困厄的生活条件时,反而激发出朴素而恢宏的人生志向,对张楠说自己要像老母鸡一样,守着学生们破壳,看着他们长大。

  在和平中学所遇到的学生问题、学生家长问题,对于安颜来说都是全新的课题,需要她慢慢去习惯,积极去应对。这相当于在人物与环境之间制造了对抗性的关系,体现了更为紧绷的戏剧张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人物刻画。虽然,剧集在表现安颜的心理调整能力时多少有理想化的痕迹,但是,安颜对于学生的真诚和细致,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教育理念,仍令人感动。而且,安颜在和平中学完成了一段心理弧光,她从震惊、不适应,到慢慢欣赏、热爱、依恋,这是不断开掘生活的探寻之旅,也是自我成长的人生历程。

  剧集通过代际的主观视点接续,还生动诠释了乡村教育事业的代代相传。安颜刚到和平中学,就遇上了退休教师于阗的逝世。在那场葬礼上,她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默默观察身边人的反应,感同身受于众人对于老师发自肺腑的感激。她整理于老师的遗物时,从学生的来信和贺卡中,体会到师生间那份朴实而深挚的情感,也深深理解了教师的意义。这样,虽然于老师在剧集中并没有真正出场,但通过安颜和学生的主观视点,观众得以领略一位乡村教师平凡而伟大的人格光芒。饶有兴味的是,当安颜用好奇、崇敬的心情走进于老师的职业生涯和心灵世界时,教师丛俊生也在用欣赏、钦佩、爱慕的眼光观察安颜,近距离分享着安颜生命中的苦与乐,并深刻地领悟了乡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与此同时,安颜的学生也用自己的眼睛,在捕捉安颜身上的人性光辉。

  在客观视点的框架中,嵌入大量的主观视点,《春风化雨》兼顾了视野的开阔和心理描写的细腻,不仅使剧情保持了一种亲历者的现场感,也使观众得以在一种主体性的情境中深入了解人物。整个剧集也通过这些多角度、多层次的视点运用,为观众展现了一个真实丰富的乡村教育世界。

  在离别中直面现实的沉重与慰藉

  《春风化雨》在几场离别戏中着力渲染,用大量煽情性的细节和视听语言,凸显人物之间真挚的情感交流,甚至完成对主题的深刻探讨。

  剧集的首场离别,是陆敏老师的“另谋高就”。陆敏因给学生收费补课,违反了纪律,她干脆辞职,受聘于城里一所私立中学。在学生的依依不舍中,也有一缕异样的苦涩静静流淌:陆敏对于乡村教育有情怀,但她无法忍受生活的困窘,渴望活得体面和优裕。开着豪车来接陆敏的私立中学校长还大言不惭地解释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学生对于自己被贬为“低处”很愤慨,而在场的老师一言不发。因为这是事实。这场离别,某种意义上也是对乡村教师的“祛魅化”处理,即老师不是圣人,他们也会受到物质条件的挤压与诱惑,他们也会在道德感召与现实处境之间苦苦挣扎。当然,这场离别也是一种映照,反衬了安颜等教师不忘初心的坚守与高洁。

  钟校长的黯然离场,则象征着一个时代的落幕。他是一位来自乡村、扎根乡村的教师,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就因为一气之下用教鞭打了学生的屁股,发酵成舆情,县教育局要免掉他的副校长职务,降低他的职称,还要给他一个处分。钟校长理解不了,接受不了,情愿辞职离开。这场离别让观众思考,在快速变化的社会,教育者应如何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环境的变迁。

  第三次离别,是安颜带着收获与成长开始新的征程。安颜在和平中学工作了十几年,她对这里难舍难分,但又渴望回城多照顾孩子和父母。安颜身处道德困境中挣扎时,校长指出乡村教师在“孵化”一届届学生时,学校也在培育一名名教师。正像学生要走向四方一样,和平中学培养的安颜这只大鹏,不可能永远固守一方,应该有更广阔的天地,去影响和改变更多的人。在这场离别戏中,剧集借鉴了影片《林则徐》(1959)中林则徐送别邓廷桢的经典场景。随着安颜的车子远去,几名学生不断登上高处,只为能更长久地目送安颜。车子在盘山公路上疾驶的远景,与学生奋力登高的小景别交替剪辑或叠化处理,伴随民族歌曲的吟唱,学生恋恋不舍的心情得到了直观化的呈现,并融入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人生哲思。

  每一次离别似乎都伴随着伤感,但安颜在经历一次次离别之际,也在见证一次次的回归。丛俊生从市里主动调到和平中学,就是一次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生逆行”。还有,张楠读完研究生后回到家乡,秋韵也将以研究生的身份回馈乡村教育,潘诗雨说以后要变成安老师去帮助更多人……正是在这些离别与回归的交织中,观众看到了教育的意义,看到了乡村教育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源源不断的活力。

  《春风化雨》通过精心设计的离别与回归场景,深刻探讨了教育的时代内涵,完成了对主题的深度开掘,并让观众在感动中思考,在思考中领悟。

  在人生的大舞台领会教育的真义

  《春风化雨》不仅深入解读了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也诠释了教育领域对于成功的定义。丛俊生在和平中学意识到,对于教师而言,真正的成功是让学生能够各安其位、各有所得,这才是教学之道,这才是育人。这是剧集非常接地气、朴素和开放的教育理念。

  安颜在和平中学工作的十几年里,如人生导师般点拨学生时,自己其实也常常处于纠结之中。她在老师的身份之外的女儿、母亲、妻子的角色,也会对她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剧集并不想简化人生的复杂性,也不想对人物进行真空化处理,而是让人物在直面这些苦恼时,去慢慢地确证自己的人生信条:遵从自己的内心,其余的顺其自然,尽力而为。

  安颜在工作中真正无助的时刻,并不是学生的厌学或幼稚,而是面对学生父母的短视、狭隘、偏激时的无能为力。剧集中的农村父母在考虑要不要让孩子继续读书的问题时,都会本能地困惑:这个账我算不过来。他们认为读书要花钱,不如早点去打工。这些父母身上所体现出的这种“认知贫困”,比经济贫穷更具破坏性。剧集由此体现了对于脱贫攻坚的深层理解,即扶贫先要扶志;并重新定位了教育的目标,即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文化面貌。

  剧集还通过安颜父亲之口说出了投身乡村教育的人生价值,那就是——见人性,见苍生,能看见自己。安颜在乡村中学工作的十几年里,确实看到了人生百态,也看见了民生疾苦。更重要的是,她透彻地了解了自己。安颜在和平中学体认了自己的价值,感受了教育的成就感,也在一次次的考问中知道了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安颜的这段经历,与乡村教育是一种相互成就的关系,她扶持学生追逐梦想时,也在成为更好的自己,成就更高的人生境界和人生价值。这正是剧集主题的“野心”所在,它聚焦于乡村教育,其实着眼于人生选择,思考着人生意义,给观众带来深刻而隽永的人生箴言。

  当然,我们也要意识到,剧集在情节设置方面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人物的生活比较单纯,与真实的乡村教师生活和工作状况有一定的出入。例如,安颜的家境比较好,她大部分时间一个人住在学校里,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单身的丛俊生也没有父母需要赡养,所以能毫无挂碍地追随内心的声音,主动要求从市区调往乡村中学。更重要的是,剧集把核心戏剧冲突放在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至于教师与领导之间、领导与领导之间,总体而言一团和气,每个人的人品都比较正直磊落。这可以视为剧集出于意识形态的使命,而对生活作了简单化与美化的加工,但也可理解为剧集为专注于主题,而放弃了部分情节枝蔓。

  同时,剧集频繁地使用闪回的艺术手法,有得有失。适当的闪回确实可以补充剧情,丰富人物的心理和性格,但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也通过闪回来交代,就会冲淡主情节发展的饱满性,影响叙事的节奏。

  整体而言,《春风化雨》的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厚重,主题表达质朴深沉,它不仅刻画了生动立体、温暖亲切的乡村教师形象,还像一面多功能的透视镜,让观众得以窥见中国社会多个维度的面貌,深入理解乡村教师的生存现状、工作状态和心理波动,重新思考教育的真谛和教师的职责所在,但又不是一味地礼赞教师的奉献精神,而是从人生选择、人格完善等角度出发,提出了许多富有启示性的人生议题。

  (作者系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授、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话剧《西迁》:以人物弧光映照恢宏历史

  • 陈林侠:古装剧如何走出“爽文”怪圈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