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张鑫
听雨是文人园林生活中重要的审美活动。中国古典园林中对雨这一自然气象有着巧妙的利用,造园师往往精心设计园林景致,将风雨等自然天气巧妙化为自然景观,利用芭蕉、梧桐、荷花、翠竹等植物以及石板、山石等材质来营造听雨景致,将雨水滴打在这些物象上的声音转化为别具情趣的听景。
当落雨与不同植物相结合,便因雨声、意象、情感等因素的复杂组合而诞生出无比丰富的审美意趣。在茫茫烟雨之中,雨点洒落在不同的承接物上,文人们一边和三五好友品茗畅聊,一边欣赏雨滴落在瓦片、芭蕉、荷叶、翠竹、空阶上所发出的滴滴答答、淅淅沥沥、噼里啪啦等音色和节奏各不相同的雨声,别有一番情调。
夜雨芭蕉 鲛人泣泪
芭蕉是南方著名的观赏植物,也是园林中常见的花木。由于芭蕉造型优美、叶片肥厚、青翠欲滴的特性,它常常被造园家用来营造听雨的意境。在音乐中,“芭蕉夜雨”也是著名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音乐家们创作出无数优美的音乐作品。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经典著作《园冶》中对雨打芭蕉的声音有所描述,其文曰:“夜雨芭蕉,似杂鲛人之泣泪。”明末清初文人李渔的《闲情偶寄》中也记载:“蕉能韵人而免于俗,与竹同功。蕉之易栽,十倍于竹,一二月即可成荫。坐其下者,男女皆入画图,且能使台榭轩窗尽然碧色……蕉可作字,皆文士近身之简牍。”这些文字解释了文人为何偏爱在园林中种植芭蕉,欣赏雨打芭蕉之声。
在江南园林中,多见以芭蕉和雨这两种意象为名的景亭、轩榭、楼阁等建筑,如“蕉雨亭”“蕉雨轩”等。苏州拙政园设有听雨轩,其意在欣赏雨打芭蕉之声。听雨轩园区内的主要建筑面北,内悬匾额“听雨轩”,轩前庭院有清水一泓,池中植荷几叶,池边栽种芭蕉翠竹,轩后也有芭蕉翠竹。听雨轩虽然面积不大,但是植物、水体、建筑之间的组合别具特色,置景别具心裁。其听雨的主题鲜明突出,是一处颇有诗意的园中之园。
明代沈周在其散文《听蕉记》中有着对雨打芭蕉之声的生动描写:“夫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然蕉何尝有声,声假雨也。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之为声。蕉雨固相能也。蕉静也,雨动也,动静戛摩而成声。声与耳又相能想入也。……剥剥滂滂,索索沥沥,床床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如珠倾,如马骧,得而象之,又属听者之妙矣。”这篇文章叙写了作者听到雨打芭蕉时精致细腻的感官品味,他先听而后思,连续运用象声叠词和排比博喻句式,将雨打芭蕉的声音表达得抑扬顿挫、生动流畅、精彩异常。文章中拟物模情,形象细腻;虚实相生,意蕴独特。欣赏此文,不禁沉浸于作者用生花妙笔呈现出的极其生动精彩的音乐效果,也能透过文字体会到作者描绘的雨中芭蕉的典雅气质。
还有众多的诗词名句,都记载了文人们在园林中欣赏雨打芭蕉之声的情景,字句中可见作者对于此境的偏爱。南宋杨万里《秋雨叹》中云:“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南宋刘辰翁《菩萨蛮》中云:“芭蕉叶上三更雨,人生只合随他去。便不到天涯,天涯也是家。”北宋贺铸《菩萨蛮》词云:“芭蕉衬雨秋声动,罗窗恼破鸳鸯梦。愁倚帘栊,灯花落地红。”而宋代李清照在《添字丑奴儿》中写道:“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尽管诗人们在听雨时的情愫各不相同,但都选择雨打芭蕉这一意象加以书写,可见他们都钟情于此,并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共识。
槛清霜飞 残荷听雨
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荷花,硕大的荷叶和冰清玉洁的荷花不仅是营造视觉景观的重要元素,也是营造听觉景观的重要植物。苏州拙政园中设有留听阁,是园内西部主赏雨景听声之处。建筑物东、南两次均临水池,池中遍植荷花,“留听阁”的名字也取自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一句,李商隐原诗曰:“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红楼梦》第四十四回中,刘姥姥游览大观园,时值仲秋,池塘中的荷叶干枯,即将凋敝。贾宝玉游船时觉得荷叶恼人,便抱怨说“如何不将这破荷叶拔了去”。林黛玉便出声反对,认为荷叶不该拔去。她说:“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林黛玉在此将李商隐的“留得枯荷听雨声”改成“留得残荷听雨声”,足见她对欣赏雨打残荷之声的偏爱。
苏州拙政园中的留听阁在卅六鸳鸯馆西北,位于一块东突进水面、类似于半岛的地面上,是一座单层阁。留听阁两边临池,体型轻巧,四周开窗,阁内空间纵长,前后开门,阁前有平台,实际上是一座抽象的舫形建筑,是园主寄托江湖之思的象征物。留听阁室内空间划分为类似船舱的形式,两旁全部装窗和木制栏凳,凭窗观荷,倚栏听声,颇有情趣。建筑内特殊的室内空间,使得观赏者仿佛置身于船舶之上。
北京圆明园内有“曲院风荷”一景,此景仿自杭州西湖的同名景观,位于福海西岸、后湖东侧、同乐园南面。此景中水面开阔,荷叶茂盛,风动时荷叶摇荡于湖面之上,朵朵荷花舞动其中,素雅动人。此处也是听雨的绝佳位置,雨打荷叶,水珠跳动,发出悦耳的声音,观景听声,可谓乐趣十足。
“留得残荷听雨声”聚焦于秋天,以雨打残荷之声为欣赏主体。在花木茂盛的夏日,不仅有雨打圆荷带来的“跳珠溅玉”“明珠碎圆”“园荷泻露”等美丽的景象,也有听觉上强烈的刺激。而在气候萧瑟、草木凋零的秋天,视觉上枝繁叶茂的美景不复存在,只有萧瑟的秋雨滴落在宽大干枯的泛黄的荷叶上,噼噼啪啪地发出阵阵干涩的响声,别有一番萧索的境界。所以,秋天的雨打残荷声是非常独特的,别有一番情趣。
文人们寄情于雨打荷叶之声,也为其留下诸多名句。宋代诗人陆游在《枕上闻急雨》中说:“枕上雨声如许寄,残荷丛竹更催诗”。南宋姜夔有词云“荷花池馆,别有留人处。此时归去,为君听尽秋雨。”明代诗人李东阳写过一篇《听雨亭记》,其中写道:“亭之前杂植群卉,而性独爱荷,置二盆池,种者长满。尤爱雨,雨至众叶交错有声,浪浪然,徐疾疏密,若中节会。静观子闲居独坐,或酒醒梦觉,凭几而听之,其心冥然以思,肃然以游,若居舟中,若临水涯,不知天壤间尘鞅之累为何物也!”从这些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文人们在园中赏荷听雨的高雅情趣。
雨滴空阶 水击石涧
雨滴空阶也是园林中听雨时常见的意象,往往营造出凄清孤寂的氛围。“空阶”多被用来暗指无人陪伴的寂寞和离别的哀愁。雨滴空阶上,点滴霖霪,庭院更显空寂。南朝诗人何逊写有《临行与故游夜别》,语言精工,意境清幽,是以雨景营造意境和气氛,进而渲染悲愁情调的代表作。诗中的“夜雨滴空阶”一句更是成为后世文人大量引用的千古名句。宋代柳永在《正宫·尾犯》中沿袭何逊诗意并出新,以深秋之雨写凄凉之意,抒发孤独寂寞的心情。词上阕云:“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暮秋时节,气候转凉,百花凋零,虫鸟隐匿,只有蟋蟀在生命将尽的时刻凄苦地鸣叫,那是它生命的绝唱。夜雨淅沥不绝,水滴滴落在台阶上,声音因夜深人静而更显凄清悠长,蟋蟀的悲鸣和雨滴的声音叫人梦醒便再难入眠。刹那之间,相思之愁苦、客乡之孤独一起向诗人袭来,诗人对雨意的敏感,刺激着内心深处无可倾诉的苦楚。
宋末元初诗人蒋捷的《虞美人》是听雨的名作,诗人在不同的年龄段有着不同的人生阅历,他将自己的人生阅历融入当下的听雨活动,自然产生迥然不同的情感和思绪。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一句中有着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自适,正是经历了人世沧桑、世事无常,明白了人生中的种种悲欢皆不由人定,所以便任凭檐雨滴落,空阶声声,在这雨滴空阶中选择顺其自然,坦然回望人生过往,也准备好了迎接未来的悲欢。
在北京颐和园内有一处园中之园,其名为谐趣园,为乾隆帝仿江苏无锡寄畅园所建。园内有一处建筑名为“洗秋轩”,其位于引镜亭东北侧,是一座面阔三间的敞轩,歇山卷棚顶,四周出廊。洗秋轩外梧桐、柳树等树木枝繁叶茂,水中荷叶亭亭,从“洗秋”的名称就不难想象出造园师对秋雨落绿叶、花木净如洗这番意境的追求,雨打屋檐、荷叶、瓦片的淅沥噼啪声也似乎从耳畔传来。
此外,也有一些园林中会设置较为特殊的听雨装置,来营造别有风韵的听雨景观。比如,在无锡寄畅园内有八音涧,其引惠山泉水,水声淙淙,如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悦耳,故以名之。八音涧的掇石采用堆叠技法,根据黄石山崖之横向褶皱和竖向节理所构成的天然岩相,取其纹理刚健、体量浑厚、轮廓分明、线条遒劲的特点,模拟中国山水画中“大斧劈皴”的技法,运用大块黄石,把涧壁化为石脉分明、坡脚停匀、进退自如、曲折有致、悬挑横卧、参差高低、主从相依、顾盼生情的天然图画。若是雨水汇集,山石间水流加大,水石之间撞击发出的声音更大、气势更为浩瀚、音色更为丰富、音调更为高昂。这样,雨水和山石结合在一起,不仅形成了山水画般的美景,更形成了悦耳动人的婉转音乐。(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