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郐颖波
莫言获“诺奖”后的首部作品是剧本《鳄鱼》,可见莫言对于“转行”成为剧作家这件事是认真的。戏剧史上优秀剧作家、优秀剧本的典型,都离不开文本被搬上舞台演绎、呈现在观众面前被检阅与认可。话剧《鳄鱼》首演,3小时的演出赢得了20余次的掌声,谢幕时莫言对剧本的舞台呈现表示高度认可。
作者与观众的双重认可,证明了这部作品的成功。《鳄鱼》的剧本初稿完成于2022年,出版是2023年,直至2024年,莫言才决定选择与央华戏剧合作。央华戏剧是一家民营剧团,注重作品与当下观众的关系,致力于让文本成为被观众喜爱的舞台作品。
最莫言的话剧作品
这不是莫言第一次写话剧剧本,但《鳄鱼》是最跳脱以往又最莫言的话剧作品。该剧的题材是大家讨论的热点,但莫言只是在借助一个特殊题材、一群特殊人物来表达人与欲望的关系。文本有着强烈的古希腊诗人埃斯库罗斯诗句的色彩:“人不应该有高傲之心,高傲会开花,结成破灭之果。在收获的季节,会得到止不住的眼泪。”主人公单无惮及悉数登场的生旦净末丑,将高傲自大、欲望满盈的人性交响曲不断奏响,最后单无惮与儿子相见的那一场戏中,少年的沉沦与毁灭,不就是另一种“止不住的眼泪”?
在古希腊悲剧式戏剧结构中,莫言创作故事,勾勒人性与欲望。《鳄鱼》有扎实的故事,也有对人物内心的深刻描摹,结尾处单无惮的长篇内心独白,更是把一个具体、特殊的人物内心,分解成为对每一个人内心的文学观照。
将如此“厚”而“满”的文本,转换成一部让观众坐得住、看得懂的好戏,是对舞台艺术创作者的巨大诱惑和挑战。
以抓住观众情绪为原则
戏的开场,导演让所有演员从观众席上场,暗示观众舞台上的人其实就来自我们身边。与此同时,音乐由抒情突转为激烈,一束束硬光打在每一组人物上,演员转换成角色造型,就像古希腊雕塑般奠定了整部戏古希腊悲剧感的基调。开场定调后,导演采取了一种基于现实主义的魔幻舞台方案。
整部戏,就像主人公单无惮向往光而不得、最后坠入深渊后有关人生回忆的一场梦。这场魔幻的梦,又是现实的“哈哈镜”,为此,导演把文本中的现实叙事和单无惮迷离恍惚的幻觉结合在一起,虚实交错而不失真。比如,鱼缸是大屏幕呈现的逼真效果,但屏幕中的鱼只在单无惮内心欲望翻腾之时才动,多是静止画面。所以舞台的幻觉、演员的行动性,皆立足现实主义的真又有着微妙的平衡。比如,第一幕中刘秘书被单无惮拒于门外是无实物表演,配角人物牛布吹箫时没有真吹、但音乐是箫声等一系列基于现实又与现实错位形成的荒诞,让该剧的现实主义叙事有了黑色幽默的魔幻感。将文本里鳄鱼荒诞地不断变大,放置于现实主义舞台的表达系统中,让文本结尾最为荒诞魔幻的表达有了舞台行动的依据。
同一部《鳄鱼》,它舞台的“戏剧节奏”与剧本的“阅读节奏”其实是不一样的。舞台上的《鳄鱼》,时而给予观众意想不到的慢节奏。时而又呈现出极具感染力的快节奏,如读文本中令人感觉是慢节奏的瘦马来信,在话剧舞台上竟是伴随着激烈的音乐紧张快节奏地完成的……显然,舞台节奏完全是以抓住观众的情绪为原则。
一切舞台的剧场性是为了呈现文本的复杂性,一切舞台手段都让观众感受到每一个人都是欲望之“鳄”,向光而不得。暗色的布景、鳄鱼形的沙发,与舞台上的“数字鳄鱼”融为一体,观众从看舞台上的“鳄鱼”逐渐感受到整个舞台就是“鳄鱼池”,每一个人物都是“大鳄”更是欲望的奴隶。
表演“不统一”的统一性
该剧的选角巧妙地外化了原剧本的人物关系。莫言写单无惮与巧玲的关系有一句重要台词:“我不是与你结婚,我是与一叶猪肝和蝙蝠屎结的婚。”可见两人的婚姻是单无惮对于过往朴素年代的爱与怀念,而非爱情。瘦马不是横刀夺爱的“第三者”,而是与单无惮彼此灵魂契合的情感关系。所以,导演在选角上用了年龄差距不大但形象气质有强烈反差的两位女演员,在视觉上避免了观众的理解落入世俗的“三角关系”中,并在口音带来的听觉上,外化了两位女性角色性格与命运的反差。
整部戏中演员的表演呈现出类似武侠小说的江湖气,每一个人物都带着自己的欲望出现,每一个人物实现自己目的的招式又各不相同。张弛有度、步步紧逼的巧玲,爱憎分明的瘦马,绵里藏针的牛布,出场时广东话口音后又一口山东方言的黄大师……不同的表演方式、不同的口音,组合成现实生活中五湖四海的生活原貌,表演的生动性汇集在虚实交错而不失真的舞台行动中,让莫言剧本中魔幻荒诞但不脱离现实主义的特点,得到了精准的舞台呈现。
近年来,形成广泛关注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品数量并不是很多,而《鳄鱼》的演出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走进剧院,有人鼓掌叫好,有人会心一笑,现场的反应证明莫言的《鳄鱼》最终成功地转化为一次次具有生命力的、与观众同呼吸的舞台演出。正如莫言所说:“一部好的戏就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它让我们每一个观众都能在这个镜子面前照见自我,照见自己的高尚,照见自己的纯洁,也照见自己的和剧中某些人物类似的一些弱点。这样一种观摩,这样一种欣赏,就不仅仅是欣赏艺术,也是一种对自己人生的观照。”
(作者系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