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董 铭
虽然片名是《美国内战(Civil War)》,但实际上这部影片中并没有展现出战争的全貌,甚至没有足够的信息解释战争的起因、立场和诉求。长达109分钟的剧情更像是一部公路片,跟随战地记者的镜头去记录陷入战火的美国社会。虽然真实可感,残酷,甚至荒诞,但终归还是落得个“这有意义吗”的无力感。
并非战争大片仅限于巷战级规模
对于那些期望看到战争大片的观众来说,调整预期更为必要,或者片名干脆叫做《报道美国内战》《美国内战中的战地记者》,反而显得更贴切些。克斯汀·邓斯特在片中饰演资深战地记者李·史密斯,以她为代表的记者小分队,在动荡的美国一路驱车,前往首都华盛顿特区,目的是要采访到总统,获取独家新闻和照片,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全片只有最后的叛军攻陷华盛顿,打下白宫,活捉总统算是最激烈的交战场面——但也仅限于巷战级规模。至于叛军是如何一路推进各州,政府军又是如何战败投降的大场面,导演亚历克斯·加兰并没有去展现。观众只能从对白的只言片语中得知:叛军是来自于加利福尼亚和得克萨斯两个州的联军。这个设定本身就有着微妙的政治考量,但主创也不打算去解读,更多的还是关注几位主演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心路。
当然,这部《美国内战》之所以没有拍成战争大片,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制作成本所限。虽说是A24公司迄今为止最大的投资,但5000万美元的预算在好莱坞也就相当于中等成本的独立制作。这也难怪被《时代》杂志调侃为“一部B级片”。对于曾打造出《别让我走》《机械姬》和《湮灭》的亚历克斯·加兰来说,这位编剧出身的英国人,强项本就不在战场的大场面,他更着意的还是独特的立意和视角。在这部新作中,加兰就是用电影镜头来拟合新闻报道,称颂以李为代表的老派战地记者,但同时又抛开了战争的正义性,不着善恶地聚焦人性和专业性,最后落到了有关“新闻报道本质”的反思。这种模糊的立场对于主流观众来说,其实是一种挑战。
记录真相真的比生命更重要吗?
正如传奇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的那句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美国内战》里的记者四人组全程都在践行这句座右铭。无论是街头骚乱、狙击还是攻坚,他们都几乎把自己编入了作战部队,像士兵一样勇敢地冲在一线,区别只在于别人手里是枪,他们端的是相机。在这种把快门按得像扳机似的节奏里,李和年轻的杰西的确抓拍到了足以获得普利策奖的照片。但随着事态的发展,他们也陷入困惑:“记录真相真的比保护生命更重要吗?”关于这一点,新闻摄影史上并非没有争议,像卡帕那样“战死沙场”固然值得敬佩,但真要是只顾着拍照而不去救人,也是有违最基本的人道主义的。
因此影片高潮时的“无情”也难免引发争议,李和杰西对于“拍照还是救人”最终有了完全不同的取舍,这也呼应了她们之前曾聊到的话题。两人的成长弧光正好相反,但同时又有一种默认的传承存在,导演加兰又一次没有挑明对错就戛然而止。从传承的角度来看,同行的四人组,他们不仅是老中青三代记者,同时也像是公路上开车出行的一家四口:爷爷运筹帷幄、经验丰富;父母身体力行、理性干练;小女儿则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加兰显然参照了家庭剧的模式来写剧本,饱含了长辈对子女的呵护和操心,同时也不忘战争的残酷。而那种失去亲人的彻骨悲伤,只有在他们相当熟悉之后才能体会到,即便是看淡生死的战地记者同样如此。于是,就有了那场差点被“团灭”的惊悚戏。
新晋戛纳影帝杰西·普莱蒙的短暂登场,促成了全片最关键的转折情节;那个遇害的香港记者,也成了全片最“黑色幽默”的角色。颇有意味的是,当身边同行被肆意处决,记者的身份不再是保护伞,李和她的小组就还原回了任人宰割的平民。杰西不久前冲在前线,拿着相机对着人拍的胆量不复存在,跪在地上噤若寒蝉——原来那份勇气不过是“媒体马甲”带给她的狂热,一旦失去,就又变成了需要大人保护的孩子。最后还是得靠“爷爷”、老记者萨米舍生相救。一群人撒腿就跑,保命要紧,连最能引发新闻轰动效果的万人坑,都没人顾得上拍下来。
这样的情节处理,倒并非是嘲讽记者们外强中干,更多的是提醒杰西这样的新人:一个真正的战地记者不是靠一件“马甲”、一腔热血,或是士兵枪口抬高一尺的侥幸,萨米和李的经验和理性才是她最需要的。萨米能一眼看出正在屠杀平民的士兵对他们绝不会手软;李能敏锐地预感到抗议者、加油站的危险,第一时间猜到总统还躲在白宫里。这些都是之前在死亡线上徘徊才换来的经验,一种幸存者的“后遗症”。
事实上,即便像李这样经历丰富的战地老记,后期也出现了战后应激综合征的迹象,尤其是眼见“导师/父亲”萨米为救自己牺牲时,她的“职业信仰”开始崩溃,默默地删掉了相机中“你死时的照片”……邓斯特在这段的表演非常压抑,颤抖的身体仿佛在向内加压,同时也为之后去救杰西做了铺垫。
对于这种老式的西方新闻报道理念,加兰却用了一种最擅长的“科幻式”设问:从人类文明的角度来看,此番英灵殿般的献祭接力,最终换来的不过是一个倒台总统的狼狈遗言和死亡抓拍,这到底值不值得?
取得了关注度和票房也陷入了争议
这就又回到了新闻报道的意义上了,“虽然不能改变战争,但是能够记录真相。”而《美国内战》的真相,就是美国已经陷入内战,国家机构瓦解,只剩下无政府主义和军阀割据。在美国大选拉开帷幕之前,上映这么一部“反乌托邦历史片”,其现实寓意不难解读。但加兰作为一个外国人也“太高冷”、太置身事外了,不涉善恶,只有屠杀和被屠杀的表现方式,注定会冒犯部分美国人。
《美国内战》虽然取得了关注度和票房,但自上映第一天就陷入巨大争议。即便是被电影赞颂的媒体圈,观感也很分裂:有人肯定其“独立、客观的新闻视角”,有人不满“导演对道德立场的逃避”——就连片方用AI生成的海报,也被调侃“一个以人工智能(《机械姬》)成名的导演,果然还要用AI作品来‘欺骗’观众”。总而言之,加兰当初选择了这个“内战”题材,就是选择了敏感的政治站边,一如《纽约时报》的点评:“当人们忘记这是一部具有形式和美学的电影,只纠结于意识形态和世界观时,它其实就已经沦为政治宣传的广告了。”(董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