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向延安》:红色题材当代表达的一种诠释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向延安》:红色题材当代表达的一种诠释

来源:解放日报2024-06-05 09:20

  作者:金 涛

  从《永不消逝的电波》《千里江山图》到《向延安》,近年来,红色一直是申城舞台创作的厚重底色。在这座“光荣之城”的文化基因中一直不乏致敬、回望和凝视:致敬的是英雄,回望的是年代,凝视的是人性。

  海派谍战话剧《向延安》根据同名小说改编,探索了谍战类型剧从文学到戏剧的舞台表现形式,沿袭了海派话剧素有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在笔者看来,更重要的是,它为“红色文化如何当代表达”这个城市的文化命题提供了一些最新的诠释。

  《向延安》中饰演汉奸老唐的李传缨,这样表述自己对塑造这个角色的理解:“我希望观众先给我贴上一个标签,然后慢慢地撕掉。”这其实也是红色题材戏剧的标签,这个标签即是难度。红色题材作品创新不易,因其固有的“高、大、上”程式。“高”指题材的门槛,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之间还得小心翼翼地搭桥;“大”指主题的演绎,革命史诗和市井传奇之间需要游刃有余地穿梭;“上”指舞台的风格,文本形象和舞台意象之间应该金蝉脱壳地出新。大部分红色题材作品都有比较好的文本基础,从文学到戏剧,对红色素材的二度创作绝非“图片+音乐+朗诵”式的僵硬搬运,亦非如“光明与黑暗”般“红与黑”式的机械图解。红色需要沉淀,无论演绎主题、塑造人物还是调度舞台,均是对红色的提纯。而近3小时长度的《向延安》,让观众看到了标签被一一撕下的努力。

  红色题材,不缺主义,缺的是情感和温度。上海屋檐下看透时代风云,万家灯火中诉尽儿女情长。《向延安》对原著小说进行了创造性的转换与表达,导演李伯男采取的依旧是传统视角,即“家国同构”的双线叙事策略。战火纷飞中的开场,即是一场家祭。向家屋檐下,云集了大革命时代的各路旗帜和政治光谱,兄妹四人的背景人设色彩斑斓。大姐是投奔延安的革命青年,姐夫是国民党中统特务,大哥是深藏不露的地下党,二哥是76号汪伪行动队长,小弟是面临种种选择的“普通人”厨子。所有的戏剧冲突,在家事、国事和天下事的纠缠中,始终饱含着张力,推动情节进向高潮。

  一个家庭,即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家国叙事,在红色题材创作中是一个反复被探索的重要命题。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创排的上一部红色大戏《人间正道是沧桑》,通过杨、瞿两家命运的更迭,表现了在国共大决战背景下血肉亲情、革命理想及纯洁爱情的冲突纠葛。红色题材作品中的家国情怀,是中国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一大特色,但家国叙事如果仅仅停留在“牺牲”“奋斗”“奉献”等概念,会流于表面、单一和空泛。话剧《向延安》中的向家儿女,尽管不乏“夫妻反目”和“兄弟阋墙”的阶级斗争,却无刀光剑影的善恶分明,但见血雨腥风中的温情脉脉。维系家族的血脉传承如草蛇灰线,和抗日救国的革命斗争主线暗自呼应,角色呈现复杂的多义性。从家庭角度来看,向家没有一个绝对的坏人。投身汪伪、为虎作伥的二哥向金水,也有为保护家人而委曲求全的一面;国民党中统特务姐夫国良,面对妻子奔赴延安,他没有抛弃家庭,展现了照顾家庭的责任和担当。即便是二哥遗孀凤仙,这位出身卑微的风尘女子,亦有为爱情和家庭忠贞不渝的大义之举。红色题材作品题材越是硬核,处理越需“软着陆”,在角色塑造上,不简单“抹红”,更不刻意“黑化”,赋予角色性格、血肉和灵魂是关键。

  英雄,无问名字,只需要时间。《向延安》导演阐述全剧的主题是关乎信仰。放在红色题材戏剧的经典语境中,这一点并不出新。而令笔者感触至深的主题却是:无言。

  这是一群即将奔赴延安的上海无线电学校的进步学生,原以为所谓的“谍战”肯定是围绕摩斯密码的争夺,但是,随即展开的黎明与暗夜的较量和电波毫无关系,却是关于一名厨师的半世人生。而讴歌平民英雄、探讨人生价值、叩问信仰根基,正是当下风行的一种叙事。

  革命者化身厨师、裁缝和司机等,是近年来谍战大戏的普遍策略,这也反映出红色题材创作中英雄观的变化。今日的谍战英雄,早已告别了上天入地的特工形象,他们隐于凡尘,归于市井,甚至轻若尘埃,平凡琐碎得几乎被人们忽略。《向延安》塑造的革命者向金喜,就是这样一个舞台上的另类英雄:永不述说。没有惊天伟业,潜伏始终;半世被污为汉奸,沉默无言;一生向往延安,从未涉足。正是因为这种“永隔一江水”的戏剧情境,《向延安》中比“信仰”主题更为动人的其实是“牺牲”。所谓“牺牲”,不是带着信仰赴死,而是舍弃一切地去活。隐入烟尘,是隐蔽战线斗争中最残酷的职业信条。一个优秀特工重要的使命是不为人知,一旦被知道了名字,也就意味着终结。向金喜让人想起当年蜚声海上的左翼作家关露。她是红色特工,还是汉奸文人?关露至死也没有辩护。正如后人所言,辞海对“忠诚”二字的定义是“真心诚意,无二心”。这短短七个字,在隐蔽斗争中往往要用一生名誉和全部生命来诠释。从这个角度来说,谍战类型作品真正致敬的英雄都是无名的。《向延安》剧名的英文翻译The Unknown Heroes,恰是无名英雄,这是全剧深藏的锚。

  电视剧《觉醒年代》诠释了“牺牲”,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理想与信仰,做出了艰苦卓绝的牺牲;芭蕾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描摹了“浪漫”,这是海派文化的开放、江南文化的古典和红色文化理想信念的结合……这些作品之所以赢得当下观众的共鸣,是因为它们拨动了时代之弦。

  一次次地对信仰与忠诚这些终极价值反复打捞,一回回地对延安的遥望和凝眸,也是为了从中找到今天我们的精神坐标。(金涛)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鸳鸯楼·惊魂》突破1亿票房,国产恐怖片迎来第二春?

  • 《完美的日子》:专注于“当下”的美与意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