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曾于里
最近,起源于哔哩哔哩(下文简称“B站”)的“春山学”和“如学”,引发广泛争议。前者衍生自歌舞节目《上春山》,后者衍生自2018年播出的电视剧《如懿传》。
一边,白敬亭正式对B站及多位相关内容创作者(下文简称“UP主”)提起诉讼,回应网络上针对《上春山》的人身攻击与侵权行为。另一边,UP主纷纷对2018年电视剧《如懿传》展开重新解说。然而在一些评论视频中,UP主的言论从对剧作的批评转向对周迅个人的攻击,相关视频遭到投诉并下架。
如今,以B站为主要阵地的短视频文艺评论,成为文艺评论生态重要的组成部分。去中心化的短视频文艺评论,为文艺评论注入创造力与活力;不过,短视频文艺评论强烈的分众化、圈层化、部落化色彩,亦导致很多评论形同“网暴”,既伤害了创作者和作品,也伤害了文艺评论生态。
话语权更迭:人人都是评论员
在传统媒体时代,文艺评论主要依托于传统媒体组织,如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和杂志社。文艺评论传播,呈现出“中心化”的特征。中心化媒体本身具有较高的社会公信力,它们在长期运营中积累的品牌声誉为所发布的文艺评论提供了信誉保障。文艺评论从媒体机构这一中心流向广大受众,相对线性和单向。公众作为被动接收者,较少有机会直接参与内容的生成或反馈。由此,他们倾向于接受那些被认为是权威的观点。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由中心化时代进入去中心化时代。受众不再依赖传统的单一中心节点作为内容生成、发布与分发的核心渠道,而是转向一个由众多平等参与者组成的网络体系——人人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创建自己的媒体账号,成为“自媒体”,直接面向公众发声。
从理论上讲,人人都有一个麦克风,人人都可以是影评人,人人都能够直接参与到内容的创造、分享与接收之中,形成多点对多点、点对点的直接交流模式。权威的来源变得分散且多元。
去中心化的创作环境,赋予更多人表达观点的机会,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的草根力量,让文艺评论更具活力。当一个观众想要看一部上新的影视作品的评论,他不仅仅是翻阅报纸的文艺评论版面,还可以刷豆瓣评论,可以看微博影视大V的相关推介,可以参考影视类公众号的文章,也可以看B站或抖音上的短视频评论。
创造力彰显:丰富观看作品的视角
以B站为代表阵地的短视频文艺评论,是去中心化时代的一大收获。成立于2009年的B站,初期以ACG(动画、漫画、游戏)为代表的二次元文化为核心。随着B站逐步走向大众化和商业化,平台的内容生态开始多元化,影视内容的权重逐渐提升,为文艺评论类内容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土壤。2018年,B站文艺评论类内容迅速崛起并蔚为大观,为国内的文艺评论生态吹来一股新风。
B站提供了低门槛、开放的创作环境,普通用户也能成为UP主,通过视频形式分享自己的观影心得、解读电影,参与到影评的公共话语空间中。在此之前,虽然传播载体不断发生变化,但文艺评论基本是图文形态。短视频文艺评论是视频形态,包括配乐、音效、字幕、特效等视听元素的综合运用。UP主设计动态字幕来配合解说节奏,通过动画、手绘、混剪等方式对原片素材进行再创作,形式活泼、节奏明快,充满创造力。
一些优秀的UP主凭借学识背景、审美倾向和个人见解,对文艺作品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评论。他们不局限于“几分钟看一部电影”的剧情概述,而是深入探讨文艺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塑造、叙事手法、象征隐喻、社会文化背景等深层次内容,分享常规观影过程中可能忽略或未深入思考的见解。
比如从一些UP主对《上春山》一帧一帧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到“文本细读”的功力;在对《如懿传》的重新解读中,UP主从弱者的视角出发,对魏嬿婉多了一份“同情”,本质上“是为无权无势的配角去鸣不平”。这样的解读虽然见仁见智,但丰富了观众审视作品的视角。
网暴的隐患:圈层的遮天蔽日
只不过,跟传统媒体的公共属性、面向公众发言、努力形成公约数的共识不同,短视频文艺评论带有浓烈的圈层色彩。由于人们的需求、兴趣和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市场和社群越来越细分为基于年龄、性别、职业、文化背景、兴趣爱好等特定特征的圈层,每个圈层具有较高的凝聚力并共享认同感。比如B站的主要用户群体是“Z世代”,他们大多数是中学生和大学生,出于对二次元文化以及即时开放的互动方式(弹幕)的喜爱而在B站汇聚。
短视频时代的算法推荐,更是让圈层画地为牢。算法根据用户的浏览历史、互动行为等数据进行个性化推荐,实质上为每个用户创建了一个以个人兴趣为核心的“信息中心”。就像戴锦华教授所描述的:“理论上,经由数据库、搜索引擎,你可以拥有整个宇宙。但事实上,你从互联网的黑洞、黑海中能够召唤出来的,是你已知并获得了召唤意愿的所在,而不会不期而遇、自主显现。”其结果是,“现在网络结构让我们太‘已知’了,在一定范围内,它创造了一个抱团取暖、党同伐异、同气相求的结构,把异类完全从视野当中排除。”
以B站为代表的短视频文艺评论,聚集了众多具有特定兴趣爱好的用户群体,形成了一个个相对封闭或半封闭的圈层。用户围绕共同喜爱的影视作品、特定类型的解说风格或特定UP主形成紧密的社区。当短视频平台成为一些年轻观众获取影视信息的重要乃至首选途径之一,他们也隔绝了其他渠道的信息。
这时,短视频文艺评论有可能导向圈层的遮天蔽日、闭目塞听。部分短视频评论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或立场倾向,尤其是在涉及热门话题、争议性作品或公众人物时,UP主为了吸引关注或迎合圈层偏好,会使用激烈的言辞、过度的讽刺或片面的解读,以激起观众的强烈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容易转化为对评论对象的“网暴”。
“春山学”和“如学”正暴露出这一面。短视频文艺评论中脑补出来的“春山学”,引发大量网友跟风讨论、批评乃至谩骂,诸多言论超出对事件本身合理批评的范畴,转而对白敬亭进行人格侮辱,侵犯其尊严。
同样的,在对《如懿传》的重新解读中,一些UP主将对作品的不满情绪上升到对演员周迅外貌以及个人生活的歧视、攻击和造谣,明显超出正常的文艺批评范畴,构成了网络暴力。
圈层的跨越:不同形态的取长补短
如果从宏观的视角审视,近20年来,文艺评论经历传统媒体主导的中心化时代——“人人都是影评人”的去中心化时代——圈层化和部落化的分众化时代的变迁。它们呈现出一定的先后顺序,而非取代关系。事实上,时至今日,这三种形态的文艺评论仍普遍存在、友好共存。
可惜的是,在分众化时代,它们彼此之间有时也显得泾渭分明、互不干涉——这反而加剧它们各自的危机:传统媒体的文艺评论传播面与互动性受限;“人人都可以是影评人”,但质量参差不齐、专业性不足;短视频文艺评论精准定位、创新表达,但圈层封闭,创造力与暴力成为一体两面……
要突破它们各自的局限,尤其是避免短视频文艺评论沦为网络暴力,需要它们取长补短、融合彼此。传统媒体的文艺评论也可以“新媒体化”,不仅是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也可将深度解析与短视频等鲜活形式相结合,促进观点的交流与碰撞;传统媒体要保持敏感触角,对于年轻人的圈层热点发出权威、理性、主流的声音,比如对“春山学”“如学”的荒诞走向提出批评,进行合理引导;年轻受众要意识到长期沉溺于某个圈层将令我们陷入“认识论危机”,“令我们无法从互联网上获取新知、发现未知,甚至丧失了求知的意识和愿望”,所以务必跨出圈层,打破信息孤岛,促进多元视角的交锋与博弈,从中学会理智、审慎和节制的品格——这是构建良性文艺评论生态的前提。(曾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