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陈 璐
2022年底,以大语言模型(LLM)为代表的人工智能(AI)技术及其应用爆发,引起全球关注。飞速进步的人工智能有效提升了工作生活的效率和质量,助推多个行业形成新质生产力。在文化艺术领域,“AI生成”作为创作手段的介入,加速推动内容行业进入“AI生成内容”(AIGC)时代。在此背景下,何为故事、何为作者、何为角色、何为风格等很多文艺创作方面的问题或许都需要获得重新考量。日前,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和清华大学《数字人文》联合主办的第105期青年文艺论坛——AI时代的文艺原理之“何为风格”在京举办,邀请来自文学、美术、设计、动漫、影视、游戏、音乐、舞蹈等领域的学者专家,围绕人工智能语境下的文艺创作及“何为风格”等展开跨学科、跨范式的探讨。
对《红楼梦》的研究在中国文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石中琪以《红楼梦》的文字风格切入,指出《红楼梦》在叙事语言、描写语言、人物语言、诗词韵语上都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他认为,尽管计算语言学很早就介入红学研究领域并取得一些成果,但就目前状况来看,数字人文对红学研究还未能发挥“雪中送炭”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赵薇介绍了计量文体学在文体风格计算、作者归属判断等方面的一些实践探索,包括这些年来在《红楼梦》研究上的应用和争议,指出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为文学史上的很多问题提供更可靠的计量文体学的研究范式,但使用者应具有一定的文学研究功底和文学史积累,同时深刻了解和掌握算法的细节。她表示,像《红楼梦》这样成书过程极端复杂的作品,仍呼唤研究模式和方法的创新。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汪瑞认为“风格即人”,对于风格的判定应该是基于人而体现的、在场的、完整的。她以罗斯科的画展为例,指出画家对绘画的认识呈现在画面中,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一种显著的风格和冲击力。而这种画作材质的冲击、颜色的微妙之处,人工智能很难模仿。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油画家尤勇认为,风格就是人的影子,于研究者而言,也是图像学和形式分析进入绘画研究的抓手。他们共同提出,人们在享有AI创作带来的效率和发展的同时,也必须思考其在实现艺术创造和艺术研究的核心目标中扮演的角色,思考如何避免AI普及对人类世界造成的“僭越”和负面影响。
影视、动漫和游戏领域似乎天然就与技术、风格有着更多联系。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薄一航提出,早在计量电影学出现之前、电影还处于胶片时代的时候就有了对电影的量化研究,那时的研究者通过计算整个影片的平均镜头长度和切换率等来分析影片的剪辑风格。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各种算法的成熟,电影的色彩、光影、构图、景别、运动、叙事等,都可以进行量化、可视化的分析。她认为,计算思维下的电影研究是对传统电影研究方法的拓展。来自集智俱乐部的十三维介绍,游戏的风格包括技术风格、美学风格、交互风格、叙事风格、社会风格等。互动性是游戏的突出特点,一些AI研究者也认为AI与人类未来可能会是一种互动共生的关系。人类其实一直在与技术互动,每次技术媒介的更新,也更新了人类本身的创造力。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副教授刘书亮就AI动画影像的应用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他说,AI艺术作品是基于数字化的、可复制的呈现,而传统艺术作品一般是有“灵韵”、有独一无二原作的。但数字时代下的“灵韵”,可能已与1936年瓦尔特·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出的“灵韵”概念在内涵上有所不同。科幻编剧、《三体》动画总编剧赵佳星表示,技术和媒介都是人类的延伸和外化,作为一个编剧会主动去拥抱AI,因为这可能为编剧风格的建立提供了机会。但她也认为,尽管AI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助力编剧相关工作,但在艺术创作上与人类始终有壁垒,比如其在叙事语法上缺少向死而生的力量,未必可以理解人类的欲望、幽微的人性等。
音乐、舞蹈领域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AI对创作有很大帮助,但不能真正取代艺术创作。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讲师马仕骅说,自己在做电子音乐作品时牵涉大量的程序编写和管理工作,这方面AIGC可以提供很大帮助,但AIGC对个人创作的特色是一种磨灭,不适合比较追求个性化表达的作品。他认为,相比人工智能基于现有材料的模仿,人类作曲家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等要素对其开展突变型艺术创新是非常重要的。未来人工智能与音乐创作的结合,首先需要在继续学习上进一步发展,解决结构化学习的问题;还必须引入各艺术领域、外部环境等的变化,避免闭门造车的创作状态。
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闫桢桢认为,AI对海量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远超人类,但就舞蹈艺术家而言,支撑其创作风格形成的是一种个体、共同体、历史三重经验的融合,这种基于经验的、有意识的创造是AI难以达到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春也认为,AI作为生产力工具在艺术创作前期或可带来很大帮助,但真实的世界有着无可取代的魅力,在现场编舞、排练的过程中,从开发身体、观念到熟悉演员特性,人与人之间的共鸣、每一刻的变化,可能是目前或者很远的将来AI给予不了的。
作为本次论坛的召集人,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秦兰珺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讲师耿弘明表示,在今天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数字人文研究背景下重新审视那些重要的文艺学问题,对“何为风格”给出新的回应,是希望将老问题的“厚度”和新语境的“锐度”焊接起来,助力文艺研究更好地“引渡”到未来。(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