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丁贵梓
“我想让‘小东西’回来,小猫们都回来了吗?”演出散场后,画着“猫脸”的小观众仰着头问妈妈。妈妈回答:“小猫们是去守护故宫文物、守护家园了,它们一直陪在我们身边,故宫里的每一只小猫都是‘小东西’。”
歌舞剧《猫神在故宫》剧照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供图
2024年寒假演出季,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简称“中国儿艺”)里,一群脸上画着小猫胡须的孩子们在剧场欢乐地奔跑,或在前厅与猫型人偶合影留念,或在集章处排队等待盖章。最让他们欢喜的还是剧场里精彩的演出——由中国儿艺和故宫博物院共同出品的歌舞剧《猫神在故宫》。该剧改编自同名绘本,通过猫的视角讲述了一段关于爱与陪伴、记忆与历史、生命与永恒的故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提供了新的思路。
破圈合作,故宫猫化身“小东西”
在紫禁城里,一只名叫“宝贝儿”的小猫,因为对人类伙伴的深深眷恋,经由奇特机缘穿越时光,成了名叫“小东西”的小猫。此时的紫禁城已经成了故宫博物院,“小东西”在这里寻找着曾经陪伴自己的伙伴,也寻找着自己……2020年,中国儿艺院长冯俐创作的绘本《猫神在故宫》问世。导演焦刚回忆,他最初看到绘本时,就被故事中猫和人之间无限眷恋和互相关爱的情感打动。基于故宫猫这一热门IP,绘本故事以新奇的视角、深厚的文化底蕴,收获了业界和读者群体的广泛关注,也埋下了戏剧创作的种子。
经过漫长的筹备与排练,活泼生动又各具特色的故宫猫形象来到了观众面前。紫禁城里的四爪侍卫“宝贝儿”、穿越数百年时光来到故宫博物院的“小东西”、霸气张扬的“局气猫”、英武洒脱的“大橘猫”、喜庆可爱的“墩墩猫”……它们善良乐观、勇敢坚强,是孩子们的好伙伴,也是脚下这片土地历经岁月变迁的见证者。
好的作品在于情节,更在于细节。在《猫神在故宫》的舞台上,随处可见传统文化与时代元素的有机融合。近2小时的演出中,每位观众都能在剧中发现自己喜欢的元素,比如,将传统服饰元素与国风漫画相结合的人物造型,以青少年儿童更易接受的方式传播民族服饰文化。
从2023年12月到2024年2月,《猫神在故宫》完成了首轮50场演出,并以线下演出与线上传播相结合的方式成功“破圈”。在演出现场,不乏“三刷”“四刷”的小观众,甚至还有不少京外小观众拉着行李箱专程来看剧。
“猫眼”看戏,小故事展现大情怀
“总有人担心孩子能不能看懂剧情,我觉得应该给孩子适当提供一些‘刺激’,让他去看、去听、去感受。”这是一位观众看完戏后的真实体会。评判一部戏是否成功,不仅要看观众在剧场里的反应,还要看观众走出剧场后留下的思索。《猫神在故宫》虽以儿童为主要受众,但其中蕴含的哲思却不囿于年龄,同样也打动了走进剧场的家长。
在创作之初,“思考猫和人的关系”就是主创团队尤其关注的问题。冯俐通常会用“伴侣动物”来代替“宠物”这个词,这些伴侣动物对待人类的情感,是毫无保留,也带着人性的。在剧中,这种“人性”通过戏剧表现手法得以丰富。在“小东西”到来之前,故宫里的小猫们对待人类并不友善,它们或曾受人类欺骗或曾被人类伤害。但“小东西”坚信“人类不是猫的主人,而是伴儿”。在它的影响下,一身戾气的小猫们看到了万物向善的可能性,它们眼中的世界也变得平和、明亮了。
戏剧教育的意义在于让人们认识世界的丰富性。透过舞台上一双双灵动的“猫眼”,小观众能看到复杂的人类情感和多面的人类社会。“小东西”在一系列经历中变得勇敢、自信,建立了对世界的友好和善意,成为故宫的守护者。角色的成长同样给孩子以启迪,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处理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如何与这个世界建立友爱。
走进剧场,听文物讲述“活历史”
《猫神在故宫》不仅融入了历史背景,还对小猫与文物之间的情感联结进行了深度刻画,赋予故宫文物拟人化的生命和情感。比如“小东西”初来乍到受排挤时,“铜狮子”和“罐罐”给予它安慰。它们不仅是小猫的好朋友,更是故宫文物和中华家园的具象。
“这部戏以小朋友易懂、易接受的形式进行表演,既有细腻视角,又有宏大格局。”“孩子不仅看懂了,回家后还在不停地回味,主动学习补齐对这段历史的认识。”看到观众这些由心而发的评论,冯俐十分欣喜地说:“故宫的故事是非常丰富的,我们用100部戏都说不完道不尽,但我们可以用一部戏来唤起所有人对故宫的好奇和想象。”她希望能在这部戏里注入更为丰富的内涵,也让每一位观众拥有解读这部作品的权利。
《猫神在故宫》让故宫文物“开口说话”,小猫守护朋友与人类守护文物的行为在孩子们的意识里贯通,借由戏剧艺术与历史故事的融合,在“活着的故宫”里触摸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奥义。小观众带着对小猫世界的好奇走进剧场,在戏剧中感知并理解历史的厚重,并化作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竭动力。(丁贵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