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回归艺术创作初心,微短剧才有未来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网络文艺评谈 > 正文

回归艺术创作初心,微短剧才有未来

来源:文汇报2024-01-03 09:04

  作者:李跃森

  网络微短剧是当下传播最为广泛的一种视听艺术形式。它的发展势头极其迅猛,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就形成潜力巨大的市场,给网络视听行业带来新的机遇,进而形成新的风口,甚至连横店影视剧制作基地都因为大量接纳竖屏微短剧制作而被调侃为“竖店”。

  虽然目前微短剧还不足以让视频产业重新洗牌,但对观众有巨大的分流作用,各大平台极力在竞争中抢占先机,形成了从长视频的爱优腾鼎足而立到微短剧的快手、抖音分庭抗礼的局面。微短剧成为平台和制作方应对影视产业困境的一种创新策略,也成为资金匮乏情况下的现实选择。

  从创作的角度来看,微短剧具备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特征:一是人物关系简单,形象扁平化,性格层次单一,常常突出某方面的特征,带有夸张色彩。二是情节碎片化,强调情节的快节奏、强冲击和多重反转,不太重视情节的连续性和结构的起承转合,相对于连续剧,可以说是一种“碎片剧”。三是叙事具有跳跃性,注重瞬间的情绪、感受,不看重事件之间的逻辑关联,往往需要观众调动想象来补充情节的省略部分。

  与此相关,微短剧创作中也存在一些负面倾向。创作者大多沿袭前些年网络电影的情节模式,把各种离奇元素强行缝合在一起,热衷于追求土味、爽感、甜度。比如《这个男主有点冷》就是出轨、离婚、霸道总裁等内容的简单拼接。相当数量的微短剧脱离现实生活,偏离主流价值观,人物行为刻板,随意分割剧情,热衷于制造噱头,堆砌庸俗、奇葩的笑料,靠无厘头、无底线的内容吸引眼球,表演低劣,制作粗糙。

  令人费解的是,艺术质量已不是微短剧成功的保证。前两年网络平台播出了一部微短剧《亲爱的乘客,你好》,讲述代驾司机大锁在网上认识一个叫陈珂的快车司机,两人日夜开车忙碌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对乘客的苦辣酸甜感同身受,闲下来就通过网络分享新闻趣事,渐渐地对人生和情感有了新的体悟。开朗洒脱的陈珂改变了在低谷中徘徊的大锁,大锁对陈珂也产生了别样的情愫,无奈机缘总是完美错过,但一次送病重老人叶落归根的旅途让他们开启了全新的关系。这部作品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质,聚焦新的职业群体,反映普通劳动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人物形象生动,意味深长隽永,制作也比较精致。但就是这样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作品,流量却不如人意。相反,一些肤浅、悬浮的作品,却受到年轻观众的热情追捧。比如快手的《这个男主有点冷》,抖音的《做梦吧!晶晶》,优酷的《另一半的我和你》,芒果的《吃货皇后》,微视的《大唐小吃货》,爱奇艺的《生活对我下手了》。

  这种现象值得深思。作为一种文化产品,网络微短剧不可避免地要遵循两个逻辑:艺术逻辑与商业逻辑。按照通常的理解,独创性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但在微短剧这个领域,同质化的内容却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取得高收益。以往的网络影视剧主要依赖IP产生流量,但在微短剧中,几乎看不到IP的作用,曾经被热烈追捧的IP成了过时的传统。网络影视剧生产流程中,宣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微短剧的传播更多依靠引流而非宣发,比如芒果TV的《念念无明》,就在几乎没有进行宣发的情况下取得了优异成绩。

  要精品化还是要大流量,是微短剧创作中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不能理解为艺术逻辑与商业逻辑的冲突,更不能归结为要艺术还是要商业。艺术与商业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关系,都要遵循基本的规则,比如同样追求情节的极致化,艺术和商业都要明确边际,恪守底线。艺术要求作品的高品质,商业要求利润增长的可持续,两者具有方向一致的底层逻辑,但某些制片方对资源竭泽而渔式的攫取破坏了这种底层逻辑,数量突飞猛进与创作团队专业性匮乏的矛盾日益凸显,无序竞争和低水平重复造成巨大的浪费。在目前的条件下,几十万投资,十几天上线,绝对不可能产生好作品,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但仍旧不断有人蹈其覆辙,因为有利可图。然而,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干预,或者依靠舆论呼吁提高质量,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新的问题出现了,在这个赛道,传统的艺术逻辑和商业逻辑似乎同时失效。

  劣币驱逐良币成为微短剧市场一种理所当然的现象,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资本与政策的博弈。曾经在影视行业搅动泡沫的热钱找到了新的出口,急不可耐地杀进这个市场。资本毫不掩饰嗜血的本质,极尽所能地蛊惑人心,编制幻象,放大欲望,堂而皇之地炮制垃圾,鼓励拙劣、幼稚的相互模仿和自我模仿,用浮躁、粗鄙的趣味规训观众,用不断强化的刺激吸引观众,营造出一种令人无法摆脱、欲罢不能的成瘾性,抑制了人与人交流的愿望,让青年人变得更加封闭、自恋。这场无规则游戏的实质,是资本强行改变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将文化产品金融化,通过不断充值控制消费者,形成虚假需求,制造虚假共情,违反常识常理,用虚幻的梦想和奇观替代现实,甚至突破底线,赤裸裸地宣泄欲望。这些作品的泛滥带来市场的严重失衡。观众面对的已经不是一个正常的市场,而是一个被资本扭曲的市场。在算法推荐的名义下,资本决定我们能看到什么,甚至还要决定我们想看什么。

  毫无疑问,微短剧不是也不应该是金融产品。如果任由资本摆布,微短剧最终会由工业糖精勾兑的安慰剂,沦为操控观众的精神毒品。浮华之下,危机已经悄然来临。目前所有资源都不足以承载微短剧赛道过分庞大的体量,畸形繁荣过后,结果只能是泡沫破裂,一地鸡毛。

  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回归艺术创作“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和初心,把社会效益真正放在首位,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这就需要彻底改变微短剧现有的付费观看模式,制定质量标准,提高准入门槛,限制粗制滥造和低级趣味的作品进入市场,用主动挤出泡沫的方式提高品质,让优秀作品充分实现市场价值。

  能不能给观众带来新的体验,是微短剧生存发展的关键。微短剧不是迷你化的网络剧,也不是碎片化的网络电影,而是一种新的叙事形态。这里,短应该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情节的浓缩,而不是时间的简单切割,如果内容贫乏,时间再短都会让人觉得冗长。微不应该仅仅理解为篇幅的微小,还应该包含制作上的精微和内涵中的微言大义。

  最近,网络平台播出的微短剧《河姆渡的骨哨声》给观众带来了意外的惊喜。故事讲的是一个考古工作者因为偶然的机缘穿越到新石器时期,与一个部落女孩产生了朦胧的恋情,两人在现实世界里再次相遇。它采用了年轻人熟悉的穿越桥段,不追求强情节叙事,甚至没有首尾一贯的情节,更多地表达一种含蓄蕴藉的感觉,让人从中体味中华文明的悠长绵远。这种叙事方式拓展了微短剧可能的叙事空间,让人对微短剧有了新的理解。可以期待,未来一段时间里,像《河姆渡的骨哨声》这样具有创新性的作品会给微短剧创作带来活力与转机。

  (作者为《中国电视》杂志执行主编)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