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刘 春
电影《我本是高山》根据“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的事迹改编。虽然部分剧情引发了网友的质疑与讨论,但回归作品本身来看,可以说该片仍不失为一部动人的电影。影片在角色塑造和情节设置等方面打破了人物传记片常见的概念化、扁平化窠臼。故事从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校开始,讲述该校第一届学生从入学到高考三年间的变化,通过理想与现实的诸多矛盾冲突,展现张桂梅平凡生活中所蕴含的崇高精神。
以精神刻画人物
片名《我本是高山》取自华坪女高誓词——“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段誓词在影片中多次出现,既形成了回环往复的情感激流,又以高山为意象从多个方面具体刻画张桂梅的精神世界。
影片开场,以一组平行蒙太奇分别展示师生不同的生活场景。跋山涉水磨破鞋的学生要翻过山梁才能走到学校,而校长张桂梅打开教室窗户,看到的正是清晨雾霭中绵延不绝的山峦。这里的高山,具象化了学校师生的生活环境,也隐喻了她们面对的重重困境。校园硬件欠缺、师资力量薄弱、家长重男轻女粗暴干涉学生求学、学校运营资金不足……困难如同一座座高山,阻挡在张桂梅面前。影片不美化现实、不回避困难,也不用苦情戏渲染张桂梅的负重前行,而是以一种纪录片式的冷静客观,呈现她在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中的百折不挠。
现实的高山之外,银幕上反复出现的还有一座画在黑板上的高山。华坪女高不设入学门槛,许多学生基础薄弱,这就是黑板上所画高山的起点。而张桂梅以近乎执拗的强硬态度,要求学生抓紧一切时间学习,黑板上的高山正是她和同事、学生齐心协力勇攀高峰的精神象征。填报高考志愿前,有感于山里的孩子眼界窄、胆子小,张桂梅和几位老师带领学生们去爬山,站在高山之巅告诉学生,只要翻过山,考出去,就会有多所大学迎接她们。这一刻,黑板上的高山与现实中的高山重合了。高山是阻碍,也是激励;翻越高山是进取的目标,也是未来的希望。
就叙述策略而言,影片没有从张桂梅的第一视角或内心独白来直接讨论她坚持办学的动因,而是几次出现她作为共产党员带领师生入党宣誓的画面,以此来凸显一种信仰的力量。这种倚重事实而不是主观倾诉的“距离化”表述,在人物塑造方面实现了既不刻意神化,又令观者高山仰止的双重效果。
以群像描摹时代
歌曲《红梅赞》,为观众理解电影《我本是高山》提供了另一个重要的意象。影片中《红梅赞》的几次出现,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张桂梅与学生关系的由远及近,以及她对学生触及灵魂的深刻影响。入学伊始,学生们总看到张桂梅拎着大喇叭到处播放此曲,觉得歌曲老土、校长严厉;随着对张桂梅教育情怀的理解,学生们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意义,慢慢改变看法;等到张桂梅积劳成疾住院抢救时,学生们聚在病房外齐唱《红梅赞》,送出对校长发自肺腑的敬爱和祝福;考出理想成绩后,学生们更是用这首歌来表达对学校的感激之情。
影片没有仅聚焦张桂梅一人,而是通过她与学生、同事、领导之间的多组关系来展现她的精神世界,同时延续红梅凌寒怒放的核心意象,成功塑造出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学生对张桂梅的信服,落实在夜以继日地拼命学习上;同事对她的认同,体现在牺牲个人时间超负荷教学;基层领导对她的认可,表现在在有限条件下尽可能从政策、资金方面给予学校支持。所有这些默默奋斗着的普通人,如同傲雪红梅面对困境依然“朵朵放光彩”,又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浪潮。
张桂梅精神就是对受苦者的悲悯、对他人的关爱、对理想和信念不计个人得失的坚守,她用信仰、情怀和担当延续了“中国脊梁”的当代英模谱系。在她的感召下,教师扎根基层甘愿奉献,学生勤奋苦学取得优异成绩。师生共同谱写的这曲不向苦难低头、昂然奋进的生命礼赞,正是时代精神的表征之一。
《我本是高山》之所以打动人心,离不开张桂梅精神的感人。她不仅是先进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充满干劲地以教育推进乡村建设。她的积极影响早已超出校园,春风化雨般默默改变着某些落后的社会观念。例如,山月深感前途无望主动弃学后,张桂梅再次把她带回学校,她的父兄却又打起了拿她换彩礼的主意。在全校师生为山月鼓劲的加油声中,山月的家人不得不妥协,前来抢人的村民也被她们焕发出的不屈精神和自强不息所震慑,意识到原来一直被轻视的女性具有这样强大的力量。
让批评回归作品
网络上对该片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对此,客观来说,影片的情节设置虽有其总体考虑,却也有所偏颇。其一,学生逃课逛街泡网吧。刚从山区出来,学生对城镇感到新鲜,这里的自由散漫、无心向学,是为其日后的改变做铺垫,但如果增加周围“女孩读书无用论”对她们学习态度的影响或许更有说服力。其二,酗酒父亲改为酗酒母亲。虽然这个改动的出发点是突出张桂梅从物质到精神,对不同年龄女性的帮助,但既缺乏人物前史,也不符合现实。其三,张桂梅亡夫“存在感太强”。影片引入张桂梅的个人生活,想以回忆、梦境等方式,表现英模人物遇到困难时内心的委屈和脆弱,丈夫给予她的,与其说是情感疏导,不如说更像志同道合者的理解和支持,但表现形式过于单一。如果除表现家庭生活外,还有两人事业上相互支持的画面,也许就不会形成张桂梅的精神动力仅靠情感的误读。
瑕不掩瑜,电影总体而言叙事生动,人物立体,情感真挚。传记片很容易走入过于拔高或曲解人物的误区,而《我本是高山》的视野较为广阔,这里的“高山”既是张桂梅,也是女中学生,更是所有自强不息的国人。在这个意义上,让批评回归作品,围绕影片本身发声,方是观看之道。
《我本是高山》质朴地展现了张桂梅人生中平凡又闪亮的三年时光,引发观众思考什么才是有价值的人生。越过争议看到“高山”的存在与精神,或许比争议更具现实意义。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