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贺莉
在中国,较常见的青年世代符号有“70后”“80后”“90后”“00后”等;在欧美,则有X世代、Y世代、Z世代等。特定符号的使用,既有语意效用的考虑(简便、隐喻),也有社会效用的考虑(交流、对话)。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Z世代正成为全世界青年研究关注的重要概念和现象。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将其界定为出生于1995年至2010年间的一代人;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将其界定为出生于1997年至2012年间的一代人;在中国,Z世代差不多与“95后”“00后”重合。
Z世代是“握着鼠标出生的一代”,是“互联网第一代原住民”。他们的生命成长深度嵌入数字社会,因而也更注重网络表达与网络形象管理,认同“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Z世代在使用互联网、新技术满足自身需求的过程中,也实现着自身价值。不过,这种价值日益差异化、分散化。他们关注的不是“平均值”,而是更加细分的群体价值,甚至是被拆解的个体价值。
与此同时,Z世代还以独特的视角和方式影响全球舆论生态。互联网为全球传播格局和模式洗牌提供了技术支撑,Z世代是其间的一个关键变量。比如,Z世代获取信息偏好移动端、可视化,推动了一场可视化变革与叙事风格年轻化浪潮。
在中国,Z世代出生成长于经济社会和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见证了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进程,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文化自信,是可以“平视”世界的一代。他们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